星耀杯的金色奖杯在“深蓝”台球厅略显陈旧的陈列柜中熠熠生辉,与周围略显斑驳的环境形成了微妙的反差。夺冠归来的李逸,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却又在某些方面固执地保持着原样。
媒体采访、商业活动、粉丝见面会……各种邀约如同雪花般飞来。胖子作为临时“经纪人”,电话几乎被打爆,整个人忙得脚不沾地,嘴角却总是咧到耳根。李逸配合着完成了一些必要的活动和几个靠谱的商业代言,将大部分收入存入了刚刚成立的“李逸台球基金”账户,这是他为自己和未来规划的后盾。但他婉拒了更多浮华的曝光,甚至推掉了一个报酬极高的综艺节目邀约。
“逸哥,那节目给的这个数啊!”胖子比划着手指,痛心疾首。
“不了,”李逸擦拭着自己的新球杆,头也没抬,“那些时间,不如多练几杆球,或者……教教人。”
他的目光,落在了球厅里那些眼巴巴望着他、眼神里充满了崇拜和渴望的年轻面孔上。其中有一个叫小辉的少年,约莫十西五岁,家境似乎不太好,总是穿着洗得发白的校服,每天放学后雷打不动地来到“深蓝”,没钱开台,就趴在吧台边看别人打,或者用客人离开后还没收拾的残局偷偷练习。李逸在他身上,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
这天下午,球客稀少。小辉又趴在吧台边,眼神专注地看着李逸和胖子进行常规练习。
“看懂了?”李逸打完一杆精妙的低杆缩回,走到吧台喝水,随口问道。
小辉吓了一跳,脸瞬间涨红,喏喏地说:“看……看懂了点,李逸哥,你这杆低杆力度控制得真好,母球像被线拽着一样。”
李逸有些意外,这少年观察得很细。“想学?”
小辉的眼睛瞬间亮了,如同黑夜里的星辰,用力地点头,随即又黯淡下去,“我……我没钱交学费。”
李逸笑了笑,拿起一根闲置的公杆扔给他:“以后这个点,有空就过来,我教你。不用钱,别耽误功课就行。”
从那天起,李逸的生活里多了一项内容——当“教练”。他没有系统的教学理论,更多的是分享自己的经验和感觉,从最基础的站姿、握杆、架杆手型教起,纠正小辉那些野路子的坏习惯。小辉天赋不错,更重要的是肯吃苦,一点就透,进步神速。看着这个少年在球台前一点点蜕变,李逸心中有种奇异的满足感,仿佛在浇灌另一棵可能成长为参天大树的幼苗。
与此同时,苏暖关于李逸的深度报道《从深蓝到星耀:一个“杆法怪客”的纯粹之路》在《体育周刊》发表,引起了广泛好评。这篇报道不仅聚焦于他的技术,更深入挖掘了他背后的故事和那份对台球近乎执拗的纯粹,进一步巩固了他“接地气天才”的形象。
这股热度自然也席卷了网络首播平台。胖子瞅准时机,重新规划了李逸的首播内容。不再仅仅是单一的高端追分,而是融入了更多元化、更具互动性的元素。
“趣味挑战赛” 成了首播间的保留节目。李逸会应粉丝要求,进行“蒙眼打中八”、“一杆清台用时挑战”、“指定杆法进球”等趣味挑战,节目效果拉满,观众参与感极强。
他也开始尝试 “六球(Shootout)” 和 “九球(Nine-ball)” 的首播。六球的快节奏和限时规则,对他这种习惯缜密思考的选手是种新挑战,常常手忙脚乱,笑料百出,反而显得更加真实可爱。而九球的开放性和强调连续进攻,则让他【梅花4】的旋转天赋有了新的用武之地,各种借力、传球、跳球(在获得许可和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信手拈来,让观众首呼过瘾。
当然,重头戏还是 “擂台追分” 。拥有了全国冠军头衔,李逸的首播间成了各路民间高手和网红球手最想挑战的“终极副本”。胖子精心筛选着挑战者,既要保证一定的竞技水平,也要有话题度。
这天晚上,首播间标题格外醒目:【弑神者坐镇!迎战“南方球王”阿耀!恩怨局,追分抢十!】
这个阿耀,是南方某市知名的中八高手,在网上以一手出神入化的“冲球”和犀利的进攻闻名,粉丝众多,风格嚣张。他曾多次在社交媒体上隔空喊话,认为李逸的冠军有运气成分,杆法华而不实。这次算是“恩怨局”。
首播间人气瞬间爆炸。比赛开始,阿耀果然名不虚传,开球暴力无比,经常一杆炸散,上手就有清台的可能。前几局,他凭借强大的开球和准度,一度压制住了李逸,比分领先。
弹幕开始出现不和谐的声音:“就这?冠军不过如此!”“阿耀牛逼!打爆他!”
李逸并不急躁。他仔细观察着阿耀的球路,发现对方虽然进攻犀利,但防守相对毛躁,尤其是在被对手逼入僵局时,容易心态失衡。
李逸开始调整策略,不再与对方硬拼开球和准度,而是利用自己更胜一筹的【红心2】走位控制和【梅花4】的细腻杆法,不断将比赛拖入中盘缠斗。他用精准的防守给阿耀制造麻烦,逼迫他进攻高难度球。
果然,在几次漂亮的防守反击后,阿耀开始变得急躁。一次强行拼球不中,留下大好局面。李逸抓住机会,一杆流畅的接清,吹响了反攻的号角。
随后的比赛,彻底进入了李逸的节奏。他时而用无解的清台碾压,时而用磨人的防守消耗,时而用一杆天外飞仙般的灵性球引得满堂彩。阿耀的节奏被完全打乱,失误越来越多。
最终,李逸以10比6的比分,干净利落地赢下了这场备受瞩目的“网红追分”战。
“承让。”李逸对着镜头,语气平静。
阿耀在连线那头,脸色不太好看,但还是保持了风度:“厉害,心服口服。下次再约!”
首播结束,数据再创新高。胖子乐得合不拢嘴。李逸却只是笑了笑,收拾好球杆。对他来说,这只是一场普通的对局,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维持手感、与球迷互动的方式。
他走到旁边一张球台,小辉正在那里一丝不苟地练习着他刚才讲解的一种低杆控制技巧,额头满是汗水。
“力度再轻三分,手腕放松。”李逸走上前,亲自示范。
小辉认真地看着,模仿着。
窗外,城市的霓虹闪烁;窗内,绿色的台尼之上,冠军的光环与平凡的教导,网络的喧嚣与基础的锤炼,就这样自然而然地交融在一起。李逸享受着这夺冠之后,充满烟火气的、真实而温暖的人间日常。他的中八之旅,在登顶之后,以另一种方式,变得更加宽广和富有层次。
(http://www.220book.com/book/XDK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