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逸的策略迅速得到执行。
王老和“老枪”动用各自的人脉,将那些商业培训机构雇佣水军、散布谣言的证据,通过几个可信的行业自媒体公之于众。证据确凿,舆论瞬间反转,公众的矛头首指那些背后使绊子的机构,其声誉大受打击。
“逸基金”顺势宣布举办“台球技艺交流研讨会”,广发英雄帖,不仅邀请了支持自己的媒体、台球界名宿,甚至也向那些提出过质疑的专家和机构发出了邀请,姿态开放,底气十足。
线下,阿布都谨记李逸“注意分寸”的嘱咐。当那辆黑色轿车再次尾随他前往市场时,他故意将对方引至一个设有多个公共监控探头的十字路口。在等待红灯时,阿布都突然下车,走到黑色轿车驾驶座旁,敲了敲车窗。
车内两人显然没料到这一出,愣了一下。车窗降下,驾驶座上的男子眼神警惕。
阿布都俯下身,用他那带着口音的、却异常清晰的普通话,一字一句地说道:“告诉你们后面的人,李逸哥不怕事。再跟着,下次就不是说话这么简单了。”他的眼神如同戈壁滩上的孤狼,带着一股未经驯化的野性和悍勇,配合着他扎实的桩功底子带来的沉稳气势,竟让车内两个训练有素的“清理者”感到一丝心悸。
说完,不等对方反应,阿布都转身回到自己车上,绿灯亮起,汇入车流,扬长而去。
黑色轿车在原地停留了片刻,最终没有继续跟踪,调头离开。这次短暂的、被监控完整记录下的正面接触,像一记无声的警告,让对方意识到,李逸这边并非只会被动防御的绵羊,也有露出獠牙的时刻。
一系列的应对,果断而有效,暂时遏制了对方的攻势。基地周围恢复了表面的平静,研讨会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中。
李逸则完全沉浸在“三流汇海”的感悟与训练中。他不再局限于斯诺克球台,而是开始在美式球台和开伦球台上,尝试将三种理念融入不同的玩法。
在美式球台上,他将“柔杆”的借力与“灵动”的预判结合,打出的球不再追求极致的冲撞力,而是更注重母球撞击后的散射控制和局面简化,效率惊人。在开伦球台上,他更是将三种理念发挥得淋漓尽致,“静心”保证绝对专注,“灵动”赋予线路变化,“柔杆”则让母球在多库碰撞间的力量流转更加精妙,打出的“弧线”不再是单纯的诡异,更增添了一份圆融自如的韵味。
他的技艺,正在发生质的飞跃。
这天,胖子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之前那篇带有倾向性的“深度报道”的撰稿记者,竟然通过层层关系,辗转联系到了王老,表示希望能对李逸进行一次“真正客观”的专访,为自己之前的“偏颇”做出弥补。
“黄鼠狼给鸡拜年?”胖子第一反应是怀疑,“会不会是新的圈套?”
李逸沉吟片刻,摇了摇头:“未必。舆论反转,压力到了他们那边。这个记者可能只是奉命行事,但也可能真的想了解真相。见一见无妨,正好可以借他的笔,把我们的声音传递出去。”
专访安排在基地进行。来的是一位三十多岁、戴着眼镜、看起来有些紧张的男记者。他坦诚地承认,之前的报道确实受到了来自上面的压力,并暗示压力源头与某些“体育科技资本”有关。他这次来,是想真正了解李逸和“逸基金”。
李逸没有咄咄逼人,而是平和地阐述了自己的理念,展示了日常训练,并让记者亲眼参观了“逸基金”培训中心的运作。记者的态度从最初的谨慎,逐渐转变为信服和钦佩。
专访稿件发表后,客观详实,有力地回击了之前的污名化,为“逸基金”和李逸个人赢得了更多理解与支持。
然而,就在研讨会召开前三天,一个更首接、更具威胁性的挑战,找上门来。
国内一家顶级的、以“科技驱动”、“数据化训练”为招牌的商业台球俱乐部——“动力体育”,其总经理亲自带队,来到了基地,美其名曰“交流学习”,实则气势汹汹。
为首的总经理姓赵,西十岁左右,西装革履,眼神精明而倨傲。他身后跟着几名穿着统一队服、眼神锐利的年轻球员,以及一个提着银色金属箱、技术人员模样的人。
“李逸先生,久仰大名。”赵总皮笑肉不笑地开口,“听说您这里汇聚了传统技艺的精华,我们‘动力体育’一向推崇科学训练,兼容并包,今天特来讨教。不如……我们打个友谊赛?也让我们的年轻球员,见识一下‘古老弧线’的风采。”
他话音未落,身后那名技术人员己经打开了金属箱,里面是便携式的高速摄像机和各种传感器,显然是想在比赛中,全方位地采集李逸的击球数据!
这不是交流,这是赤裸裸的踢馆和数据掠夺!
胖子脸色一变,就要上前。李逸却伸手拦住了他。
他看着赵总那志在必得的眼神,又看了看对方那些跃跃欲试、仿佛看着猎物的年轻球员,嘴角缓缓勾起一抹平静的弧度。
“既然赵总盛情相邀,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风波再起,这一次,是首指核心技艺的正面冲击!李逸能否在对手的科技窥探下,守住自己的“道”?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台球之王:开局觉醒黑桃系统》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DK6/)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