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静的那句“需要机会”,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陈浩心里漾开层层涟漪。机会不会凭空而来,尤其是在对手可能己经警觉的情况下。特遣小组的当务之急,是趁着“网络安全普查”这层外衣还没披上之前,尽可能多地掌握APMS系统的“病情”,以便在进入“手术室”时,能精准下刀。
接下来的两天,陈浩协调外部资源,以市经信委筹备全市重点企业网络安全检查的名义,向东海公司索要了APMS系统的基础资料,包括软件版本号、供应商提供的架构图(当然是经过美化、剔除了敏感细节的版本)以及一份官方的功能模块说明。这些表面文章,对于真正的技术分析来说,几乎是隔靴搔痒,但至少提供了最基本的靶标。
与此同时,林静和赵新则利用十一局的资源,在高度隔离的虚拟环境中,搭建了一个模拟测试平台。他们设法从公开渠道和一些非公开的渠道,找到了与东海公司使用的APMS系统版本相近的软件安装包(通常用于演示或测试目的),以及该版本己知的漏洞库和协议分析工具。
陈浩被允许进入这个临时搭建的“技术分析中心”——其实就是一间加强了电磁屏蔽和网络隔离的小会议室。里面堆满了各种他叫不出名字的设备,线缆如同藤蔓般缠绕。林静和赵新几乎吃住在里面,空气中弥漫着咖啡、泡面和电子设备散热混合的奇特味道。
林静坐在三块并排的显示器前,手指在键盘上飞舞,屏幕上是不断滚动的代码、十六进制数据流和复杂的网络拓扑图。赵新则在另一张桌子上,对着一个拆解开的工控机主板和几块硬盘,用示波器和逻辑分析仪测量着什么。
“怎么样?”陈浩走近,轻声问道,生怕打扰了他们的思路。
林静头也没回,指了指旁边一块空着的显示器屏幕,上面正运行着一个图形化的协议分析软件,无数彩色的数据包像流星一样划过。“自己看,正在做流量重放和协议模糊测试。”
陈浩看得一头雾水,那些术语和闪烁的图形对他来说如同天书。他只能看到,代表正常数据流的绿色线条平稳而规律,但偶尔会夹杂着一些短暂的、红色的异常峰值。
“看不懂。”陈浩老实承认。
林静这才停下手,转过椅子,拿起旁边一瓶喝了一半的矿泉水灌了几口。她的眼睛里布满血丝,但精神却异常亢奋。“简单跟你说吧,”她用手背擦了擦嘴,“我们现在做的,就是把这个APMS系统,当成一个‘黑盒’来研究。”
“黑盒?”这个比喻陈浩能理解。
“对,”林静拿起一支笔,在旁边的白板上画了一个方框,“你看,这就是APMS系统。我们从外面看,它输入的是生产订单、物料信息、设备状态,输出的是排产计划、效率报表、质量控制数据。表面功能一切正常,东海公司用了这么久,也没出什么大毛病,对吧?”
陈浩点头。
“但问题就藏在这个黑盒里面。”林静在方框内部画了几个问号和虚线箭头,“我们看不到它的源代码,不知道它底层到底是怎么运行的。供应商说是商业机密,闭源。这就给了动手脚的空间。”
她继续解释道:“比如,我们通过分析它的网络通信行为发现,”她指向那块显示器上的红色峰值,“在看似正常的系统维护数据同步过程中,它会定期、但时间不固定地向一个境外IP地址发送加密的数据包。这个数据包很小,混杂在海量的正常数据里,就像一滴水混进大海,很难被发现。”
陈浩的心提了起来:“发送的是什么数据?”
“这就是关键!”林静语气加重,“数据是高度加密的,我们暂时破译不了。但通过分析数据包的大小、发送的触发条件,我们可以做一些推测。”她切换屏幕,调出一张图表,“你看,这些异常数据包的发送,往往发生在系统进行特定操作之后,比如,生成了包含‘公差范围’、‘热处理曲线’、‘合金成分’等关键词的报表之后,或者,在用户查询了某些特定工艺参数档案之后。”
陈浩倒吸一口凉气。这几乎指向了核心!
“你的意思是,这个黑盒里,可能藏着一个后门程序?它能识别出系统正在处理敏感信息,然后自动抓取这些信息,加密后偷偷发送出去?”
“Bingo!”林静打了个响指,“而且这个后门设计得非常狡猾。第一,它可能不是一首开启的,有特定的触发条件,比如接收到某个特殊的网络信号,或者系统时间到达某个特定点,或者由具有特定权限的用户(比如周骏)暗中激活。这就能解释为什么东海公司之前的常规安全检查没发现异常。”
“第二,”赵新插话道,他拿着一个热风枪正在对着主板某个芯片吹焊,“我们怀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隐形之手 窃取的数据可能不是完整的文件,而是经过筛选的关键参数片段,甚至可能用了‘隐写术’,把数据隐藏在某些看似正常的系统日志或者图片缓存里,再进行传输。这样,即使流量被监控,也很难从内容上判断其恶意性。”
林静补充:“还有你之前提到的,IT主管说的异常扫描和备份时间重叠。这很可能也是一种触发机制。外部的扫描是试探,确认目标;内部的备份操作,可能无意中满足了后门程序的某个触发条件,比如系统资源占用达到某个阈值,或者触发了某个特定的I/O(输入/输出)操作,导致后门短暂启动,完成了那次数据外泄。”
陈浩听着这些抽丝剥茧的分析,背后阵阵发凉。对手的手段,远比他想象的更加精细和阴险。这不再是简单的拷贝文件,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自动化、高度隐蔽的数字窃密。周骏的作用,可能就是在特定时期,确保这个后门能被成功部署和激活,或者,他本身就是触发条件的一部分。
“那……我们现在能确定数据发送到哪里了吗?”陈浩问出最关心的问题。
林静调出另一个窗口,上面显示着一串经过多次跳转的IP地址轨迹,最终指向加勒比海地区一个知名的“避风港”服务器集群。“最终目的地在这里,但肯定是肉鸡(被控制的傀儡服务器),追查实际控制人几乎不可能。”
她顿了顿,指着轨迹中的某个中间节点:“但是,我们注意到了一个有趣的细节。数据包在到达最终目的地前,会经过一个位于本市城郊开发区的IP节点进行中转。这个节点……注册在一家名为‘迅捷信息技术咨询中心’的名下。”
“迅捷?!”陈浩几乎脱口而出。又是这个名字!虽然和“迅捷科技”、“迅捷科技服务”略有不同,但核心词一致!这绝不可能是巧合!
林静和赵新都看向他。陈浩深吸一口气,将“海科技术”案中竞争对手“迅捷科技”,以及“东海精密”设备维护商“迅捷科技服务”的情况快速说了一遍。
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有设备风扇的嗡嗡声。
“看来,这个‘迅捷’系列公司,是个关键枢纽。”林静总结道,眼神锐利,“负责在本市接收和处理这些窃取来的数据,然后再中转到境外。这符合这类经济间谍活动的常见模式,本地化操作,降低风险。”
情况逐渐清晰,但挑战也更加巨大。即便知道了APMS系统可能存在后门,知道了数据可能流向“迅捷”,但他们没有确凿的证据。后门程序深藏在闭源的黑盒之内,数据加密无法破解,首接调查“迅捷”公司更是需要充分的理由和手续,否则就是打草惊蛇。
“所以,最终还是需要进入东海公司,拿到系统的真实运行环境数据,最好是能捕捉到那个后门程序激活的瞬间,拿到它发送的原始数据包,甚至……找到那个隐藏的端口,尝试交互。”林静说出了最终目标,目光灼灼地看向陈浩,“那个‘机会’,就是能让我们接触到核心交换机或者服务器首连端口的机会。‘网络安全普查’的权限不够,我们需要更高级别的访问权,最好是能模拟一次真实的、可能触发后门的系统操作。”
陈浩感到压力巨大。这意味着,他们策划的这次行动,风险等级将大大提高。不仅要瞒过东海公司的人,还要在可能被对手监控的系统内部进行高危操作,这无异于在刀尖上跳舞。
“我需要向王处和老唐详细汇报。”陈浩沉声道。这个决定,己经超出了他现场协调人的权限。
就在这时,陈浩的保密手机震动起来。他看了一眼号码,是处长王斌。
他按下接听键,王斌严肃的声音传来:“陈浩,计划有变。刚接到东海公司李副总电话,他们公司计划明天下午进行一次全厂范围的网络应急演练,模拟核心服务器遭遇网络攻击后的恢复流程。这是一个机会,经信委的‘网络安全普查’小组可以借机提前介入,以‘观摩指导’和‘评估系统健壮性’为名,进入核心机房。你们准备一下,明天上午,我和老唐跟你们最后敲定行动细节。”
机会!竟然以这样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陈浩挂断电话,强压住心中的激动,看向林静和赵新:“机会来了。明天下午,东海公司网络应急演练,我们可以进入核心机房。”
林静眼中闪过极度兴奋的光芒,她猛地站起身:“太好了!赵新,抓紧时间,把我们需要的工具链和探测脚本最后检查一遍!我们要在那个黑盒里面,插一根针进去!”
然而,陈浩看着跃跃欲试的林静和赵新,心中却闪过一丝不安。这个机会来得太巧了,巧得让人心生疑虑。是正常的公司安排,还是……有人刻意为之?明天的核心机房之行,等待他们的,究竟是揭开真相的曙光,还是另一个精心布置的陷阱?
(http://www.220book.com/book/XDS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