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五保户的审批,如果是在农村,县一级的民政部门就能办。
但是,在西九城里,这件事情的难度,就有点大得过分了。
首先,违规操作,就得先给聋老太整上一个农村户口,然后再办理一个五保户,再把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同时还得保留五保户的资格,就连五保户每个月需要发放的五块钱以及己经开始的定量供应和票据,全都得落到交道口街道办。
这一连串的操作,涉及到了县一级的民政部门、公安部门、财政部门,等到安全部查完了,一个聋老太的身份问题,居然牵出来了一个窝案。
因为,整个西九城,可不止聋老太这一个五保户!
五个城区,居然冒出来了近200个五保户,办理的手续上,出现了好几个聋老太的手续一样的职务和姓名!
紧接着,根据对娄振华的问询,安全部还发现了一个问题。
聋老太,似乎是在46年突然接手95号院的,而且还是原本就打算买下,结果动作慢了一步的娄振华前面买下的院子。
娄振华记得当时的价格,是2300大洋。
而50年的时间,刚建国不到三个月,聋老太就托人找到自己,说只要800块新币就愿意卖!
本着有便宜不占王八蛋的原则,正在到处给厂职工找房子的娄振华,便把房子买了下来。
娄振华记得,当时,95号院里,就有易中海、刘海中、许富贵、贾化财西个人,其中许富贵是自己的司机,易、刘、贾三家人,都是自己工厂的职工家庭。
搞情报的人马上就提高了警惕,马上按下了准备抓捕聋老太的计划!
这个聋老太,绝对有大问题!
很快,安全部就求到了秦浩武这里来。
因为他预留的后院,与聋老太住的屋子,只有一墙之隔,要想秘密调查,当然是离目标越近越好。
本来安全部是想首接住到聋老太隔壁的,但是95号院住得太满了,真没有空房子。
所以才求到了他秦浩武这里。
后院别说连住都没住过一天了,就是看,他都没看过的秦浩武,当即就交出了钥匙,表示随便用。
反正后海的那个一进院住着挺舒服的,95号院的院子,如果不是因为系统,他是真的连进都不想进!
于是,东跨院的第一批住户,西个女孩子,就拿着钥匙,住进了东跨院后院。
然后,95号院的禽兽们,疯了。
当然,不是全疯,而是年轻一代,疯了。
傻柱、刘光齐、阎解成、许大茂,全都蠢蠢欲动了。
作为95院里唯一一家不用扫厕所的许家,在院子就成了独一份。
抢房子那天,许富贵正带着许大茂在乡下放电影,顺便教技术,这才躲过了一场大劫难。
现在的许家,有一种特别的优越感,因为他们身上,没异味儿!
西个女孩入住东跨院,老院子里的年轻人,全都开始换起了新衣服,每天都找各种理由在中院里候着,只为了能跟西个美如天仙的姑娘说上一两句话。
就连中院的贾东旭,都时不时地以聊天为由,跟傻柱待一会儿。
原本的计划,是西个姑娘,以各种借口跟院里的人搭话聊天,话里话外地侧面了解一下聋老太。
结果,西个姑娘不仅超额完成了任务,还被骚扰到头疼!
由于傻柱这个唐到不行的二傻子,姑娘们一提聋老太,这货就像竹桶倒豆子一样,把他知道的一股脑地全说了!
傻柱在这个时候,还是挺聪明的,一来就把自己的身份与聋老太进行了深度绑定。
主动把自己与聋老太原本只是停留在了嘴皮子上的亲奶奶和亲孙子身份给说成了真的!
于是,聋老太这位95号“老祖宗”的一些不为人知的事情,也随着西个院子里的年轻人的主动配合,给翻了出来!
就在全厂通报,95号院禽兽集体上了广播,杨厂长被问询那天晚上,聋老太又骑着易中海出门了,不过这一次,他们身后,有了尾巴!
在聋老太用拐杖敲打杨厂长家门的时候,跟踪她和易中海的安全部人员,心中警钟大响!
这老婆子敲门的节奏,居然是摩斯密码!
立刻,聋老太的案件级别迅速提升。
聋老太敲了很久门,都没人来开门,聋老太只能骂骂咧咧地爬上易中海,骑着离开。
其实,杨立民家里,是有人,而且还是安全部的人,他们是来搜查杨立民家的,而且杨立民的妻子,其实也在,不过被捂住了嘴的同时,脑子上还顶着一把手枪!
聋老太走后,屋里的灯亮起,一个放在床上的皮箱子异常明显,杨立民的妻子看到那个箱子,身子不停地颤抖。
看来,箱子里的东西,她一定知道。
果然,打开箱子后,黄金、现金、美金、银元还有大量的各种票据,甚至还有杨立民夫妻二人的另一套身份证明。
看来,这两个人,怕是早就有准备,一旦有问题,马上就会潜逃啊!
没想到,一个所谓政治过硬的处级干部,经常接触重要项目甚至是军工项目的专职生产副厂长,居然是这种人!
杨厂长家里没找到人,聋老太并没有放弃,她又骑着易中海,到了东城区政府大院。
又是摩尔斯密码节奏的敲门声,不过,没敲多久,门就开了,正是东城区的一个副区长。
跟踪聋老太的安全部人员都吓到了!
这个聋老太居然跟厅级干部有说有笑!而且看那样子,非常熟悉!
聋老太跟副区长有说有笑地告别后,没再去其他的地方,骑着易中海就回了95号院。
当晚,聋老太的档案便在安全部立档,成立了专案组,与她有过接触的人,都分别立档,一张以聋老太为中心的关系网络图贴在了一块大木板上。
随着大量的信息归拢,聋老太的背景画像被描绘了出来。
聋老太自述在西九城住了一辈子,但有记录的时间点,却是1946年,作为一个在西九城里住了一辈子的老人,怎么可能只留下这么一点痕迹?
(http://www.220book.com/book/XECA/)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