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韶光走过去,试着用手推了下木门。原以为会很沉,没想到门轴“吱呀——”一声,竟意外地好推。她刚推开一条巴掌宽的缝,就听见外面传来嘈杂又鲜活的叫卖声,此起彼伏:“冰糖葫芦哟——酸甜开胃的冰糖葫芦!两文钱一串!”“胡辣汤!刚出锅的胡辣汤!配上油饼吃,香掉眉毛喽!”还有孩童的嬉闹声、马蹄的“嗒嗒”声,混在一起热闹非凡。
“嚯!剧组这音效做得也太逼真了!连立体声都安排上了!”沈建设凑过来,一把将木门推开大半。下一秒,三人全都僵在原地,眼睛瞪得比煎饼鏊子还大,嘴巴能塞进一个鸡蛋,连呼吸都忘了。
门外哪里是什么影视基地?分明是一条热闹非凡的古街。青石板路被太阳晒得发烫,缝隙里还长着些青苔;两旁是鳞次栉比的商铺,木质的招牌挂着“绸缎庄”“笔墨斋”“酒肆”“书坊”的幌子,随风轻轻晃动;街上的人全都穿着古装,妇人梳着双丫髻或高髻,插着银簪珠钗,穿着襦裙;男人有的戴着幞头穿着圆领袍,有的穿着短打,扛着担子;还有扎着总角的小孩提着拨浪鼓,在人群里穿梭嬉闹。更离谱的是,路边还有个挑着担子的货郎,担子里装的竟是沈韶光只在历史博物馆见过的陶俑小摆件,做工精细得不像道具。
“我的妈呀……”李凤霞捂住嘴,声音都发颤了,“这剧组也太下血本了吧?连群演的衣服都这么讲究!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宴遇永安:人间烟火》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你看那穿绿襦裙的姑娘,裙摆上的绣花针脚多密实,料子摸着都不像化纤的!还有这街面,咋跟真的古代街道一模一样?”
沈建设则盯着路边一个卖胡辣汤的摊子,那汤锅里飘着红油、葱花、木耳丝,香气首往鼻子里钻,他忍不住咽了口口水:“这汤熬得真香,比咱小区门口张大爷做的还地道,闻着就够味儿。等拍完戏咱得学学人家的秘方,回去给咱的煎饼果子添个配套小吃。”
只有沈韶光觉得不对劲。她在学校是历史课代表,对古代服饰多少有些了解,眼前这些人的衣着款式、发髻样式,比她看过的任何一部古装剧都考究,绝不是粗制滥造的道具服。她狠狠掐了自己大腿一把,“嘶”地疼得龇牙咧嘴——不是做梦!她低头看了眼自己脚上的运动鞋,又看了看街上行人投来的怪异目光,有好奇的,有疑惑的,还有带着点警惕的,突然想起什么,声音都变了调:“爸!妈!咱的手机呢?有信号吗?快拿出来看看!”
三人慌忙掏手机,沈建设的老年机、李凤霞的智能手机、沈韶光的最新款机型,屏幕全是黑的,无论怎么按电源键、音量键都开不了机,跟块砖头似的。就在这时,一阵狂风突然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尘土和落叶,打得人睁不开眼。街上的行人惊呼着西散躲避,有个卖风筝的小贩没抓稳,风筝线断了,彩色的风筝“呼啦啦”地飞向天空,还被吹跑了帽子,露出光秃秃的后脑勺。
(http://www.220book.com/book/XELB/)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