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医驿”的晨雾还未散尽,疏勒城汇通医馆的庭院里己聚满了各族医者。叶挽情刚从龟兹苏巴什医驿选址归来,便接到吐蕃、波斯、天竺三国医者联名递来的“论道帖”,恳请以“寒热辨证与异域疗法”为主题,召开一场丝路医学研讨会。
“吐蕃的藏医以‘三因学说’断病,波斯的医术重‘体液平衡’,天竺的阿育吠陀讲究‘身心调和’,若能与中原的‘寒热虚实’理论碰撞,定能为医典再添新章。”叶挽情将论道帖递给凌墨尘,眼中满是期待,“这场论道,不仅是医术交流,更是让各族医者真正理解‘医无国界’的精髓。”
凌墨尘立刻让人布置医馆大殿,将《丝路汇通医典》的各卷抄本悬挂于壁,又在殿中设下五张案几,分别摆放中原的脉枕、吐蕃的藏药石、波斯的放血针、天竺的瑜伽图谱与西域的草药臼。消息传开,西域各城邦的巫医、商队的随行医师,甚至长安太医院派来的观摩医官,都纷纷赶来参会。
论道当日,大殿内座无虚席。首位发言的是吐蕃藏医代表,他手持一块黑色的藏药石,沉声道:“我族认为,人体由‘隆、赤巴、培根’三因构成,若三因失衡,便会生寒症或热症。此石经雪山泉水浸泡三年,可温养培根,治疗寒症腹痛。”说着,便取出一名患者的诊疗记录,上面记载着用藏药石热敷结合青稞酒按摩,治愈了二十余例顽固性胃痛。
叶挽情听完,上前接过藏药石仔细查看,又询问患者的饮食起居,随即点头:“藏医的‘培根寒症’,与中原的‘脾胃虚寒’异曲同工。若在热敷后,再搭配中原的‘理中汤’温脾暖胃,疗效或许会更好。”她让人取来药材,当场演示如何将干姜、白术与吐蕃的红景天配伍,“红景天固本,理中汤温脾,二者结合,既能治表,又能固本。”
吐蕃藏医眼前一亮,当即记录下配方,承诺会后便在吐蕃医馆试用。紧接着,波斯医者起身,展示了一套银质放血针:“大食医术认为,人体有‘黑胆汁、黄胆汁、血液、黏液’西种体液,若血液过剩便生热症,需放血调节。去年我们用此法,治愈了疏勒城的一场热疫。”
天竺医者却提出异议:“放血虽能泻热,但易耗伤正气。阿育吠陀医学中,更推崇用‘油疗’与‘瑜伽调息’清热——以芝麻油按摩全身,再配合‘腹式呼吸’疏导热气,既能退热,又不伤根本。”他当场邀请一名发热患者上台,演示如何通过调整呼吸节奏,让患者的体温逐渐下降。
殿内医者纷纷议论,有人赞同波斯的放血疗法,认为见效快;有人认可天竺的油疗调息,觉得更温和。叶挽情见状,笑着走上前:“两种疗法并非对立。若患者高热不退、脉象洪大,可先放血应急;待热势稍缓,再用油疗与调息固本。就像医典中记载的,中原的针灸与西域的草药,从来都是相辅相成。”
她让人取来《丝路汇通医典》波斯卷与天竺卷,翻到相关章节:“你看,波斯的放血疗法可对应中原的‘泻法’,天竺的油疗可对应‘补法’,‘先泻后补’本就是中医的治则之一。我们不妨将三者结合,制定出‘热症三阶疗法’:一阶放血泻热,二阶草药清热,三阶油疗调息固本。”
这番话让波斯与天竺医者茅塞顿开,当即决定会后共同研究这套新疗法。轮到西域巫医发言时,他捧着一个装满草药的皮袋,语气带着几分忐忑:“我们部族常用‘沙棘膏’治咳喘,‘骆驼刺根’解蛇毒,这些都是祖辈传下来的法子,没有医典中的理论支撑,不知是否能纳入医典?”
叶挽情立刻起身,接过皮袋取出草药,对众人说:“民间偏方往往是无数人用生命验证的经验!医典的编纂,本就不该只收录有理论支撑的疗法,更要记录这些‘活在百姓中的智慧’。”她让人取来医简,当场将“骆驼刺根解蛇毒”的用法、用量记录下来,“下一步,我们要组织医队深入各部落,收集更多民间偏方,为它们整理出适应症与禁忌症,让这些‘土方法’变成‘真医术’。”
论道持续了整整三日,各族医者从“寒热辨证”聊到“西季养生”,从“外伤诊治”谈到“疫病防控”,不仅碰撞出许多新的诊疗思路,还共同拟定了《丝路医学诊疗共识》,明确了“急症先治、慢病调治、杂症合治”的原则,约定每年秋季在疏勒城举办一次医学论道,让交流成为常态。
论道结束那日,长安太医院的医官捧着记录手稿,感慨道:“此次西行,才知中原医术之外,尚有如此多精妙疗法。回去后,我定要将《丝路汇通医典》呈给陛下,恳请在太医院开设‘丝路医学科’,让更多中原医者学习异域医术。”
叶挽情将修订后的《丝路医学诊疗共识》副本交给各族医者,笑着说:“论道的结束,是新合作的开始。未来,汇通医馆会在各城邦设立‘医学交流站’,让吐蕃的藏医能来学习针灸,中原的医者能去研究藏药,波斯的医师能与天竺的医者探讨调息之法。只有让医术真正流动起来,才能惠及更多百姓。”
凌墨尘看着殿中相互交流手稿的各族医者,对叶挽情道:“你用一场论道,化解了不同医术间的隔阂,比用千言万语劝说更有效。这或许就是‘以医连心’的真谛。”
几日后,叶挽情收到艾哈迈德从巴格达寄来的书信,信中说大食哈里发己下令,在巴格达皇家医院设立“丝路医学部”,还邀请汇通医馆派医者前往授课。与此同时,吐蕃赞普也传来消息,要将《丝路医学诊疗共识》翻译成藏文,在吐蕃各地医馆推广。
叶挽情站在汇通医馆的窗前,望着远处“承古医驿”方向传来的驼铃声,手中轻轻着《丝路汇通医典》的封面。她知道,这场医学论道只是一个起点,未来,会有更多的医者沿着丝路而来,带着各自的医术与善意,在这片土地上交流、融合、创新。而《丝路汇通医典》,也将在这些交流中不断丰富,成为跨越山海、连接文明的永恒纽带。
夕阳下,医馆庭院里的草药随风摇曳,各族医者的笑声与远处的商队驼铃声交织在一起。叶挽情忽然想起初到西域时的誓言——要用医术守护这片土地的安宁。如今,她不仅做到了,还让医术成为了联结各族的桥梁。她相信,只要这份“医无国界”的初心不变,丝绸之路上的健康与和平,便会永远延续下去。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医倾朝野:重生嫡女飒爆了》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EP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