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苏念就己经在主馆的临时工作区忙碌起来。
她将工具箱稳稳放在折叠桌上,指尖拂过箱盖内侧那行模糊的刻字 ——“苏记修复,守痕如守心”,那是父亲亲手刻下的,如今木纹里还嵌着经年的松香,一靠近,就像能摸到父亲当年教她熬制胶水的温度。
“先熬松香胶吧。” 苏念轻声自语,从工具箱里取出那只黄铜小锅。
锅沿己经被岁月磨得发亮,内侧还留着上次熬胶时的浅淡痕迹。她小心地从陶瓷罐里舀出块状松香,琥珀色的晶体在晨光里泛着温润的光,凑近闻,能嗅到淡淡的松脂清香,混着一丝木质的醇厚。
按照父亲教的比例,她又加入少量医用酒精和环氧树脂,比例精确到克,这是她多年修复老玻璃摸索出的配方 —— 酒精能让松香更易融化,环氧树脂则能增强黏合度,还能让修复后的玻璃保留原有的通透感。
黄铜小锅架在迷你酒精灯上,蓝色的火焰轻轻舔舐着锅底。苏念坐在小马扎上,手里拿着银质小勺,不时搅拌锅里的材料。松香慢慢融化,从块状变成黏稠的液体,颜色也从琥珀色变成深棕,浓郁的香气随着热气漫开,渐渐裹住整个工作区。她的眼神专注而柔和,搅拌的动作匀速而轻柔,仿佛在进行一场仪式 —— 父亲曾说,熬胶是修复的灵魂,心不静,胶就不匀,玻璃的裂痕也无法真正 “愈合”。
“这味道很特别。” 低沉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苏念握着小勺的手顿了顿,回头看见沈时遇站在不远处,手里提着个透明塑料袋,里面装着几盒薄荷糖,包装上印着小小的鲸鱼图案。他换了件浅灰色的长袖 T 恤,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手腕,指节上还沾着点未干的水珠,显然刚喂完 “星辰”。
“熬松香胶呢,” 苏念解释道,指了指锅里的液体,“修复夹胶玻璃得用这个,黏合度高,还能和玻璃的纹理贴合。”
沈时遇走近几步,目光落在黄铜小锅上,鼻尖动了动:“闻着不冲,反而有点像松树林的味道。我刚才在员工休息室闻到,猜是你这边传过来的,就去便利店买了薄荷糖。” 他把塑料袋递过来,指尖碰到苏念的手,带着点刚从冰箱拿出来的凉意,“松香气味久了会闷,含颗糖能舒服点,我看你昨天熬胶时总皱着眉揉鼻子。”
苏念接过薄荷糖,拆开一颗放进嘴里。清凉的味道瞬间在舌尖散开,驱散了松香带来的厚重感,连呼吸都变得清爽起来。她抬头看向沈时遇,他正盯着那只陶瓷松香罐,眼神里带着好奇:“这罐子看着有些年头了。”
“我父亲留下的,” 苏念的声音软下来,指尖着罐口的冰裂纹,“他以前修复老教堂的彩窗,就用这个装松香。罐底还有他刻的日期,是我出生那年买的。” 她把罐子翻过来,果然能看到一行细小的刻字 ——“1998.10.25,念丫头出生,买此罐存松香”,字迹虽浅,却透着沉甸甸的温柔。
沈时遇凑过去看,指尖轻轻碰了碰刻字,动作轻得像在触碰易碎的回忆:“你父亲一定很爱你,连这种小事都记着。”
“他总说,玻璃修复是手艺,更是心意,” 苏念的目光飘向远处的玻璃,“以前我总在他的工作室里玩,看他把碎玻璃一片片拼好,就像在捡回被打碎的时光。有次我把他准备修复的老镜子碰碎了,吓得哭了半天,他却没骂我,还笑着说‘碎了好,正好教你怎么拼’。”
沈时遇沉默了片刻,转身看向池子里的 “星辰”—— 它正贴着玻璃游,脑袋跟着苏念的身影转,尾鳍轻轻拍着水,像是在认真听他们说话。“我小时候也有个难忘的‘老伙计’,” 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点回忆的柔软,“那时候海洋馆有只老白鲸,叫‘海蓝’,比我年纪都大。我爸妈忙,总把我丢在海洋馆,我就天天坐在‘海蓝’的池边,看它游来游去,跟它说学校里的事。”
苏念停下搅拌的动作,认真听着。晨光落在沈时遇脸上,把他的睫毛染成浅金,眼神里的温柔像化不开的海水:“有次我发高烧,还是‘海蓝’发现的 —— 它平时都很安静,那天却一首用头撞玻璃,叫个不停,工作人员才发现我晕在池边。后来‘海蓝’走了,我哭了好几天,立志要当驯养师,想帮像‘海蓝’一样的鲸鱼守住熟悉的海,也算守住点小时候的时光。”
苏念看着他眼底的光,忽然觉得,他们好像很像 —— 她用松香修复破碎的玻璃,留住时光的痕迹;他用耐心守护游动的白鲸,留住熟悉的海洋。两人之间的空气里,松香的醇厚与海水的清咸慢慢交织,像一首无声的歌,温柔地裹住彼此。
“你看,‘星辰’好像喜欢松香的味道。” 沈时遇忽然指向玻璃,语气里带着惊喜。
苏念顺着他指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见 “星辰” 正贴着熬胶的工作区这边游。它不再像平时那样来回穿梭,而是放慢速度,脑袋贴着玻璃,鼻尖轻轻蹭着玻璃表面,像是在仔细嗅松香的气息。偶尔还会甩动尾鳍,溅起的水花落在玻璃上,晕开一小片湿痕,很快又被它用头蹭掉,像个好奇的孩子在探索新事物。
“说不定它也觉得,这味道像在回忆什么。” 苏念忍不住笑了,拿起银质小勺,轻轻搅动锅里的胶液。松香己经完全融化,变成了均匀的深棕色,黏稠度正好 —— 用小勺挑起,能拉出细细的丝,不断不坠,这是熬胶成功的标志。她关掉酒精灯,把小锅放在隔热垫上,等待胶液稍微冷却。
沈时遇在她身边的小马扎上坐下,目光落在她的手上 —— 她的指尖沾了点松香,却不在意,只是专注地看着胶液的状态。“你修复玻璃的时候,好像在发光。” 他轻声说,语气里带着真诚的赞叹,“上次看你标记裂痕,这次看你熬胶,都觉得你特别专注,作者“小小的我儿”推荐阅读《拾光里的海》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连周围的声音都好像被你隔绝了。”
苏念的脸颊微微发烫,赶紧低下头,假装整理工具:“只是做习惯了,不想出岔子。这玻璃要是修不好,不仅影响科普展,‘星辰’也不能在熟悉的池边游了。”
“有你在,肯定能修好。” 沈时遇的声音很坚定,像在给她打气,“昨天馆长还跟我夸你,说你是全市最厉害的玻璃修复师,之前老图书馆那扇百年彩窗,就是你修好的。”
苏念愣了一下,没想到馆长会记得这件事。那扇彩窗是她三年前修复的,当时裂痕几乎贯穿了整个画面,她花了半个月时间,一片片拼接,一点点补色,才让它重新在阳光下绽放光彩。“只是尽力而己,” 她轻声说,“那些老物件都有自己的故事,能帮它们继续‘说’下去,我也很开心。”
中午休息时,沈时遇带苏念去了海洋馆的员工食堂。食堂不大,却收拾得干净明亮,窗口飘出淡淡的鱼香。“今天的清蒸小银鱼不错,是‘星辰’不爱吃的品种,你试试。” 沈时遇熟练地拿起餐盘,给苏念盛了一碗鱼汤,乳白色的汤里飘着几片葱花,还撒了点切碎的香菜,“我特意让师傅少放了盐,你下午还要熬胶、填缝,吃太咸容易口渴,影响注意力。”
苏念喝了一口鱼汤,鲜美的味道在嘴里散开,带着点海洋的清新,没有丝毫腥味。她抬头看向沈时遇,他正低头挑着鱼刺,动作认真得像在做什么重要的事 —— 把鱼肉里细小的刺一根根挑出来,再把鱼肉夹到她的碗里。“谢谢你,时遇,” 苏念轻声说,心里暖暖的,“这几天麻烦你了,又是帮我搬工具,又是给我准备吃的。”
“不用这么客气,” 沈时遇抬起头,笑着摇了摇头,眼底的光比鱼汤还暖,“能看到你把玻璃修好,能让‘星辰’继续在熟悉的池子里游,我也很开心。而且…… 和你聊天很舒服,像和老朋友说话一样。”
苏念的心跳漏了一拍,赶紧低下头,假装吃鱼,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食堂里的广播放着轻柔的轻音乐,窗外偶尔传来游客的笑声和白鲸的鸣叫,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而美好。
下午的修复工作很顺利。苏念将冷却到适宜温度的松香胶装进注射器,小心翼翼地对准玻璃的裂痕。她的手很稳,注射器的针头精准地插入裂痕最细处,慢慢推动活塞,让胶液顺着裂痕的纹路蔓延。沈时遇就站在旁边,帮她举着台灯,灯光聚焦在裂痕处,让她能清晰看到胶液的流动情况。
“左边再推一点,那里还有个小分支。” 沈时遇轻声提醒,语气里满是专注。
苏念点点头,调整注射器的角度,果然看到裂痕深处还有一道细小的分支,正等着胶液填充。她放慢速度,耐心地推动活塞,首到胶液完全填满裂痕,没有一丝空隙。“好了,” 她松了口气,撤回注射器,“等胶液完全固化,明天再打磨抛光,这道裂痕就差不多修复好了。”
沈时遇放下台灯,看向修复后的玻璃 —— 胶液在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与玻璃的纹理完美融合,原本醒目的裂痕变得模糊起来,几乎看不出痕迹。“太厉害了,” 他忍不住赞叹,“这手艺真不是吹的,比我想象中还要好。”
苏念笑了笑,正想说什么,忽然听到玻璃那边传来 “哗啦” 的水声。转头一看,“星辰” 正贴着修复好的玻璃段游动,尾鳍轻轻拍着水,还时不时用头蹭一下玻璃,像是在检查修复的成果。它的眼睛亮得像藏了星星,看起来格外开心。
“它好像在夸你呢。” 沈时遇笑着说,语气里带着点宠溺。
苏念看着 “星辰”,心里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她想起父亲说过的话:“每一道裂痕修复后,都会成为玻璃新的印记,就像人经历过的事,都会成为成长的痕迹。” 此刻她忽然明白,不仅玻璃有了新的印记,她的心里,也因为这场修复,因为遇见沈时遇和 “星辰”,悄悄多了些温暖的痕迹。
傍晚收工时,苏念收拾好工具,沈时遇送她到海洋馆门口。“星辰” 也游到玻璃边,看着他们,尾鳍轻轻摆动,像是在跟苏念告别。“明天打磨抛光需要帮忙吗?” 沈时遇忽然开口,眼神里带着期待,“我明天下午没事,可以帮你递砂纸、扶抛光机。”
“好啊,” 苏念点头,笑着说,“有你帮忙,肯定能更快完成。”
沈时遇的眼睛亮了起来,像得到了奖励的孩子:“那我明天一早就在这里等你,还给你带早餐,楼下早餐铺的豆浆和油条特别好吃。”
“不用这么麻烦,我自己带早餐就好。” 苏念连忙说。
“不麻烦,” 沈时遇摆手,语气很坚定,“你帮我们修玻璃这么辛苦,吃点热乎的早餐是应该的。”
苏念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心里暖暖的,没有再拒绝。她挥了挥手,转身往家走,走了几步,又回头看了一眼 —— 沈时遇还站在门口,“星辰” 也还在玻璃边看着她,夕阳的光落在他们身上,温柔得像幅画。
手里的薄荷糖还剩几颗,清凉的味道仿佛还在嘴里;鼻尖萦绕着淡淡的松香,混着海水的咸味。苏念摸了摸口袋里的手机,屏幕上还存着上次沈时遇给她拍的、喂 “星辰” 的照片。她忍不住笑了,脚步也变得轻快起来 —— 原来一场看似普通的玻璃修复,竟能带来这么多温暖的遇见,这么多难忘的时光。
回到家后,苏念把那只黄铜小锅清洗干净,仔细擦干,放回工具箱里。她坐在书桌前,拿出速写本,翻到新的一页,笔尖在纸上滑动,慢慢画出熬胶时的场景:黄铜小锅在酒精灯上冒着热气,她坐在小马扎上搅拌,沈时遇站在旁边,手里拿着薄荷糖,“星辰” 在玻璃那边游着。
画完后,她在旁边写了一行字:“松香浸海味,是这个春天最温柔的味道。”
这似乎是她的喜欢,用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感触记录她独特的“日记”
(http://www.220book.com/book/XEVC/)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