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学院后山划出的那片禁区,如今成了张铁臂和他手下那些“火药痴”们的乐园。李云龙带着魏和尚赶到时,远远就听见一声沉闷的轰响,地面都似乎微微震动了一下,惊起林间飞鸟一片。
“他娘的,动静是越来越大了!”李云龙非但不惊,反而一脸兴奋,加快脚步走了过去。
一片被清理出来的空地上,弥漫着刺鼻的硝烟味。张铁臂和几个脸上乌漆嘛黑的工匠正围着一个炸出来的土坑指指点点,旁边散落着一些特制的厚木桶和铁皮筒。
“陛下!”张铁臂见到李云龙,连忙带着众人行礼,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成了!陛下,您说的那个‘颗粒化’和‘定量装填’,有门道了!”
“哦?快说说!”李云龙走到土坑边,看着那明显比之前试验炸出的坑更深、更规整的痕迹,眼中放光。
张铁臂拿起一个旁边木箱里摆放着的、用油纸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圆柱体。这圆柱体比拳头略粗,一端留着引线,外壳是硬木掏空后加固制成的。
“陛下请看,这就是按您说的法子弄的。”张铁臂小心翼翼地捧着这物件,“里面的火药,先用您说的那个……那个‘特定溶液’(指尿液发酵后的硝石提纯和初步稳定作用)处理过,晒干后碾碎,再过筛,得到颗粒均匀的火药。然后,用这个特制的木斗,”他拿起旁边一个带有刻度的木制量具,“严格按照分量装填进这木壳里,压实,留出插引信的空隙。最后用蜡密封防潮。”
他指着刚才炸出的坑:“同样的药量,用这新法子,威力比之前的粉末状火药,大了起码三成!而且响声更脆,烟也小了些!更关键的是,每次装多少,威力大概多大,心里有谱了!不像以前,全凭老师傅的手感,时灵时不灵。”
李云龙接过那个沉甸甸的木壳炸药包,掂量了一下,又看了看那标准的量斗,心里乐开了花。这就是标准化和初步工业化的威力啊!虽然还很原始,但方向对了!
“好!老张,你们立大功了!”李云龙重重拍了拍张铁臂的肩膀,拍得他一个趔趄,“这玩意儿,暂时就叫……‘震天雷’吧!名字要响亮点!接下来,你们就两件事:第一,想办法把这外壳弄得更结实点,最好是铁壳,爆炸后破片更多,杀伤力更大!第二,研究一下,能不能把这引信也弄得更可靠,别他娘的该响的时候不响,不该响的时候瞎响!”
“铁壳……”张铁臂沉吟道,“以我们现在水力锻锤的力道,打造薄而均匀的铁壳还有点难,不过可以试试!引信方面,我们也在试不同的材料和包裹方式,争取让它燃烧时间更稳定。”
“嗯,慢慢来,不着急,安全第一!”李云龙叮嘱道。他知道火器这玩意儿,急不得,一个不小心就是人命关天。
看完了“震天雷”的进展,李云龙又去看了水力锻锤和炼钢炉。锻锤在水流带动下,一下下沉重地砸在烧红的铁块上,火星西溅。负责的工匠介绍,用这种持续稳定的力量反复锻打,得到的钢坯杂质更少,结构更均匀,虽然效率还是比不上真正的高手匠人千锤百炼,但胜在稳定,适合批量生产普通军械和农具。
“农具?”李云龙注意到了这个词。
“回陛下,”工匠解释道,“这锻锤力道足,打制锄头、犁头、柴刀之类的铁器,又快又好,比寻常铁匠铺子出的耐用。附近几个县的农户,都托关系想来买呢。”
李云龙眼睛一亮:“这是好事啊!军工民用,两手抓!以后这技术学院下属,可以成立一个‘民用器械坊’,专门生产这些改进的农具、工具,价格定公道点,既能惠民,又能赚点钱贴补学院开销!具体怎么弄,你们跟户部的人商量着办。”
离开技术学院,李云龙心情大好。火药的突破,意味着将来在战场上,宋军能多一张王牌。而水力机械的应用,则代表着生产力提升的可能。这都是夯实国力的基础。
然而,好消息和坏消息总像是孪生兄弟。刚回到行宫,还没来得及喝口茶,北面岳飞的军报和西面西川制置使的急报几乎同时送到了。
岳飞的军报相对简单:金兀术果然不甘寂寞,虽然没有大规模南侵的迹象,但小股骑兵骚扰边境村镇、劫掠商队的事件明显增多。岳家军(现在应该叫第一师)的斥候队与金兵游骑发生了多次小规模冲突,互有伤亡。岳飞己严令各部加强戒备,并组织了几次反击,敲掉了金军两个前出的哨垒,抓了十几个俘虏。
而西川那边的急报则要严重一些。吐蕃诸部中的一支,唃厮啰政权下属的某个部落,似乎受了金人的蛊惑或者自己想趁火打劫,近期频繁越境滋事,袭击宋境寨堡,抢夺牛羊,甚至围攻了一个小县城,虽然被守军击退,但气焰嚣张。西川本地驻军兵力不足,且分散,应对起来有些吃力。
“他娘的,还真是按下葫芦浮起瓢!”李云龙把两份军报拍在桌子上,“金兀术这小子学精了,不敢正面来,就玩阴的,还想唆使吐蕃人来捣乱!”
李纲、韩世忠等人也被紧急召来议事。
“陛下,”李纲面色凝重,“金人此举,意在牵制,使我首尾不能相顾。西川乃天府之国,钱粮重地,不可有失。但若从江淮调兵,路途遥远,且恐中了金人调虎离山之计。”
韩世忠则更关注军事层面:“吐蕃骑兵来去如风,善于山地作战。西川守军多为步卒,野战吃亏。当以坚守险要寨堡为主,同时征调当地熟悉地形的土司兵助战。”
李云龙盯着地图,手指在西川和江淮之间划动。他想起当年在山西打鬼子的时候,也是面临多线作战,鬼子的扫荡和伪军的骚扰从来没断过。对付这种局面,关键在于掌握主动权,不能跟着敌人的节奏走。
“西川那边,传旨给吴玠(历史上此时的西川宣抚使,但小说中可能沿用制置使官职,可灵活处理),让他全权负责应对。告诉他,老子不要他主动出击,就给老子把险要关口守住了!依托寨堡,步步为营,消耗那些吐蕃人。允许他临时征募乡勇,授予便宜行事之权。必要时,可以放弃一些无关紧要的小地方,收缩兵力,保护主要城镇和粮道。另外,告诉他,可以用点手段,吐蕃诸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看看能不能分化拉拢,花点钱没关系,比打仗便宜!”
他顿了顿,看向韩世忠:“江淮这边,告诉岳飞,不要被金兵的小股骚扰牵着鼻子走。加强主要防线和后勤路线的保护,多设烽燧、哨卡。同时,组织精锐小部队,化整为零,主动过江去搞袭击!目标不是歼灭多少敌人,是破坏他们的后勤,暗杀他们的低级军官,抓舌头,制造恐慌!让金兀术也尝尝寝食难安的滋味!咱们的‘震天雷’,可以先小批量给岳飞的斥候和精锐小队配上,试试效果!”
“陛下,这主动过江袭击,是否过于冒险?万一……”有文官担忧道。
“怕什么?”李云龙一瞪眼,“金狗能过来,咱们就不能过去?老子当年打鬼子,天天在敌占区活动!这叫‘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不能光挨打不还手!就这么定了!”
他这十六字诀一出,韩世忠等武将眼睛都亮了,细细品味,只觉得奥妙无穷。
“另外,”李云龙补充道,“给西夏那边再递个话,语气可以缓和点,就说我大宋愿意开放边境榷场,用茶叶、丝绸、瓷器,换他们的良马、牛羊。但是,前提是他们得管好自己的部落,别跟吐蕃人似的瞎掺和。让他们自己掂量掂量,是跟着金国喝西北风,还是跟咱们大宋做买卖吃肉。”
这一连串的安排,有防守,有反击,有外交分化,虽然还不能立刻解决所有问题,但至少扭转了被动应付的局面,开始尝试掌握主动权。
命令迅速被传达下去。
几天后,江北,金军控制的一个小渡口附近。一支十人的宋军精锐小队,穿着便于夜间行动的深色衣服,脸上涂着泥灰,悄无声息地潜行。他们每人除了常规兵器,腰间还多了一个用油布包裹的、沉甸甸的“铁疙瘩”,引信被小心地保护着。
带队的是岳家军中的一个都头,名叫王猛,是个经验丰富的老兵。他们接到命令,端掉这个渡口的小哨卡,抓个活口回去。
哨卡里只有五个金兵,正围着篝火喝酒吃肉,毫无戒备。王猛打了个手势,两名弩手悄无声息地解决了外围的哨兵。随后,他示意其他人准备好。
“扔!”
两个“震天雷”被点燃引信,划着弧线落向篝火旁的金兵。
“什么东西?”一个金兵醉眼朦胧地看向脚边冒烟的铁疙瘩。
轰!轰!
两声几乎叠加在一起的巨响猛然炸开!火光迸现,破片横飞!篝火被炸得西散,三个金兵当场被炸死炸伤,剩下的两个也被震得晕头转向,耳朵嗡嗡作响,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扑上来的宋军按倒在地,嘴里塞上了破布。
整个战斗过程干净利落,从发动攻击到撤离,不超过一炷香的时间。王猛看着那两个被俘虏、吓得面无人色的金兵,又看了看地上炸出的浅坑和血迹,咧开嘴笑了笑。
“这新玩意儿,真他娘带劲!”
消息传回镇江,李云龙摸着下巴,对顾千帆笑道:“看见没?这就叫技术优势!告诉张铁臂,抓紧改进,争取早日批量装备部队!另外,把这战果,稍微‘润色’一下,让皇城司的人想办法传到金国那边去,尤其是要让金兀术知道,他越想知道,老子越要让他猜,让他怕!”
江北的夜,因为这种新的战术和武器,开始变得不再平静。而李云龙,则在镇江的行宫里,继续着他改造大宋的艰难而又充满挑战的征程。他知道,真正的狂风暴雨,还没到来呢。
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李云龙在南宋当皇帝》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EW9/)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