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卫东离开后的第一天,赵静是在一种巨大的失落和空荡感中度过的。
宿舍里似乎还残留着他清冽的气息,但身边却空无一人。习惯了他在身边无声的陪伴和细致的照顾,此刻的寂静显得格外难熬。
苏念军医果然如约搬了过来,同住的还有许卫东托关系找来的那位姓王的保姆。王阿姨五十多岁,干净利落,话不多,但手脚麻利,做事稳妥。
“赵同志,你安心躺着,有什么事叫我。”王阿姨把屋子收拾得井井有条,说话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苏念则负责她的身体恢复和营养搭配,每天定时检查她的伤口和血压。
“恢复得不错,但千万不能劳累,情绪也要保持平稳。”苏念叮嘱道。
赵静感激她们的帮助,但心里清楚,真正的挑战,是面对独自带两个早产宝宝的现实。
三天后,医院通知,龙凤胎情况稳定,可以出院回家了。
赵静在苏念和王阿姨的陪同下,去医院接孩子。当她第一次亲手抱着两个裹在襁褓里、轻得像两片羽毛的小家伙时,一种前所未有的、汹涌澎湃的情感瞬间淹没了她。
这是她的孩子,是她用半条命换来的宝贝。
从这一刻起,她必须成为他们最坚实的依靠。
回到宿舍,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双胞胎的喂养是个巨大的难题。两个孩子胃口小,消化弱,需要少食多餐,每隔两三个小时就要喂一次奶。往往是刚喂完哥哥,妹妹又醒了,手忙脚乱。
赵静身体还没完全恢复,长时间抱着孩子喂奶,腰背酸痛得像是要断掉。夜里更是难熬,频繁的起夜让她几乎无法连续睡眠,黑眼圈迅速爬上了眼眶。
最难受的是涨奶和堵奶。乳房胀痛得像石头一样硬,稍微碰一下就钻心地疼。有一次堵奶严重,引发了低烧,苏念不得不用热敷和按摩帮她疏通,疼得赵静冷汗首流,咬破了嘴唇才没哭出声。
王阿姨和苏念尽力帮忙,但喂奶这件事,谁也替代不了。
赵静没有抱怨,也没有退缩。她咬着牙,一点点摸索着。怎么抱孩子更省力,怎么判断孩子吃饱了,怎么拍嗝更有效……她像一块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育儿知识。
许卫东偶尔会打来电话,声音透过遥远的电话线传来,带着电流的杂音和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
“孩子怎么样?你身体还好吗?”他总是先问这两句。
赵静每次都强打起精神,用轻松的语气回答:“都好着呢!孩子今天又重了一点,特别能吃!我也好多了,能下地走动了。”
她报喜不报忧,不想让他远在千里之外还为自己担心。
挂掉电话,她看着床上两个咿咿呀呀的小家伙,疲惫的脸上又会露出温柔而坚定的笑容。
为母则刚。这西个字,她以前只是听过,现在却用身体和意志力在践行。
除了照顾孩子,她开始有意识地锻炼身体。每天在屋里慢慢走动,做一些苏念教的简单的产后恢复操。她知道自己必须尽快好起来,不仅是为了孩子,也为了不成为任何人的拖累。
空闲的时候,她甚至会拿起笔,在纸上画一些简单的草图。画的是对现有尿布(尿戒子)的改良想法,比如怎么做得更吸水、更方便穿脱;或者是一些适合婴幼儿抓握的、色彩鲜艳的摇铃或布偶的雏形。
这些来自未来的、零碎的想法,是她排解压力、保持思维活跃的一种方式,也像是在为模糊的未来,悄悄埋下一些种子。
日子在喂奶、换尿布、拍嗝、哄睡的循环中飞快流逝。
辛苦是实实在在的,但看着两个孩子一天天变得红润、活泼,开始会无意识地微笑,会用小手抓住她的手指,赵静心里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成就感和幸福。
她不再是那个需要被保护、被照顾的弱者。
她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能够独自面对风雨的、坚强的女人。
窗外,初夏的阳光越来越明媚。
赵静抱着吃饱后满足睡去的女儿,轻轻哼着不成调的摇篮曲,目光坚定而温柔。
她知道,许卫东一定会回来。
而在他回来之前,她会把他们的孩子,照顾得很好。
(http://www.220book.com/book/XEZ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