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申请文件寄出后,赵静的生活重心暂时又回到了孩子和家务上。但她的心态己然不同,那些画在纸上的线条,不再仅仅是草图,而是承载了希望和价值的种子。
她依旧会利用空闲时间,琢磨其他小发明的设计,心态更加从容,目标也更加明确。
这天下午,赵静推着双胞胎婴儿车,在家属院的小花园里晒太阳。初夏的阳光暖融融的,孩子们躺在车里,咿咿呀呀地挥舞着小手。
几个同样带着孩子出来放风的妈妈和奶奶们聚在一起,话题自然离不开孩子和家务。
“哎,我家那个皮猴子,一泡尿能把尿戒子、裤子、床单全湿透,一天光洗尿布都洗不过来!”一个年轻的妈妈抱怨道,手里还不停地织着毛线。
“可不是嘛!这大夏天的,尿布一会儿就一摞,晾都晾不干,一股味儿!”另一个奶奶附和着,愁眉苦脸。
赵静听着,心里微微一动。她看了看自己孩子身上穿着的,正是她改良过的那款可替换尿布兜。因为外层防水,内衬是柔软的棉布,即使尿湿了,也只需要更换内衬,外面的兜罩擦一下就能继续用,大大减少了清洗量和尴尬。
她犹豫了一下,还是推着车凑了过去,笑着搭话:“张姐,李奶奶,你们说的是尿布的事啊?”
“可不是嘛!静丫头,还是你好,一下子带俩,这尿布的罪可遭大了!”张姐快人快语。
赵静笑了笑,顺势说道:“其实……我最近琢磨着做了个小东西,可能能省点事。”她说着,轻轻掀开盖在孩子身上的薄被,露出了那个与众不同的尿布兜。
“咦?这是啥?看着不像普通的尿戒子啊?”李奶奶好奇地凑近看。
“这叫尿布兜。”赵静耐心解释,“外面这层是防水的,里面垫的是棉布。孩子尿湿了,只湿里面的布片,换下来洗这个就行,外面这个兜不怎么脏,擦擦就能接着用。”
她一边说,一边演示了一下如何轻松地取出湿了的内衬。
几个妈妈和奶奶的眼睛顿时亮了!
“哎哟!这个好!这个方便啊!”张姐第一个叫起来,“这得省多少事!静丫头,你咋想出来的?太巧了!”
“就是就是!这大夏天的,要是用这个,孩子屁股也干爽,不容易红屁股!”李奶奶也连连点头。
“静丫头,你这还有多的不?给我家孙子试试行不?我出钱买!”另一个妈妈迫不及待地问。
“对对对!我也要!这可比洗一大堆尿布强多了!”
一时间,赵静身边围了好几个感兴趣的人。
赵静没想到大家的反应这么热烈。她本来只是随口一提,没想过要卖。但看着大家期盼的眼神,一个念头在她心里迅速成型。
“我……我家里还有几个做好的。”她斟酌着说,“都是我自己做的,布料什么的也都是挑好的用的。要是大家不嫌弃,可以先拿回去试试,觉得好用再说。”
“不嫌弃不嫌弃!快给我们看看!”
赵静便推着孩子回家,拿出了之前做好的几个样品。有不同尺寸的,适合不同月龄的宝宝。
妈妈和奶奶们争相传看,啧啧称奇。赵静做的针脚细密,布料柔软,防水层也处理得很好,一看就是用了心的。
“静丫头,你这手艺没得说!多少钱一个?我要了!”张姐是个爽快人,首接掏钱。
“这……我也不知道该卖多少钱。”赵静有些为难,她没做过生意。
“料子好,做得又这么精细,还这么实用,我看啊,卖一块五一个都不贵!”李奶奶帮着估价。
一块五!这在当时,相当于一斤多猪肉的价钱了!赵静心里吓了一跳。
但大家都觉得值这个价,纷纷掏钱。带来的几个样品瞬间被抢购一空,还有好几个人预定了下一批。
赵静拿着手里还带着体温的几张毛票和一块、两块的纸币,感觉像做梦一样。
她只是分享了一个自己觉得好用的小发明,竟然就能换来实实在在的收入?
这种靠自己的智慧和双手获得认可和回报的感觉,让她心潮澎湃。
接下来的几天,赵静的小发明在家属院里迅速传开了。不仅尿布兜供不应求,她之前做的那些益智摇铃、彩色抓握球,也引起了妈妈们的兴趣。
“静丫头,你这个摇铃声音真好听,不像外面卖的那么刺耳,孩子喜欢!”
“这个布球颜色鲜亮,软乎乎的,不怕孩子砸到自己!”
来她家“串门”的妈妈们络绎不绝,小小的客厅都快成了临时展销会。
赵静白天要照顾孩子,只能利用晚上和零碎时间赶工。她一个人实在忙不过来,便想到了之前帮她带过孩子的春桃婶和其他几个手脚麻利、家境困难的家属。
她请她们过来帮忙,按件计酬。既能扩大生产,也能帮衬一下邻里。
小小的“家庭作坊”就这样悄然成型了。虽然规模很小,但订单却源源不断,甚至开始有隔壁厂区的家属慕名而来。
赵静负责设计和质量控制,春桃婶她们负责裁剪和缝纫。大家干得热火朝天,虽然辛苦,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一天,赵静正在家里清点做好的尿布兜,家属院管事的刘大姐陪着一个人走了进来。
“静丫头,忙着呢?”刘大姐笑着打招呼,然后介绍身边那位穿着中山装、干部模样的人,“这位是县百货公司的王采购员。王同志,这就是我跟您说的赵静同志。”
王采购员打量着屋里堆放的精巧婴儿用品,眼中露出惊讶和赞赏:“赵静同志,你好!早就听说咱们厂家属院有位巧手的妈妈,做的婴幼儿用品特别实用!今天一看,果然名不虚传啊!”
他拿起一个尿布兜仔细看了看,又摇了摇那个色彩鲜艳的布摇铃,连连点头:“设计巧妙,做工也好!我们百货公司正想进一批新颖实用的婴幼儿产品,不知道赵静同志有没有兴趣合作?我们可以先订一百个尿布兜和五十个摇铃试试看!”
一百个!五十个!
赵静的心猛地跳到了嗓子眼!
这己经不是家属院内部的“小打小闹”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商业订单!
她的“小发明”,真的走出了家门,即将摆在县百货公司的柜台上!
巨大的惊喜和一丝慌乱同时涌上心头。她知道自己迎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机会,但也面临着产能、质量和管理的全新挑战。
她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脸上露出沉稳的笑容:
“王同志,谢谢您看得起。有兴趣,我们详细谈谈?”
知世乌龙山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EZ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