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化部署”的清晨,阳光透过新居的百叶窗,在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带。空气里弥漫着一种崭新的、混合着书卷气息和淡淡咖啡香的味道。
江屿白的生物钟精准得如同原子钟,在预设时间醒来。他没有立刻起身,而是侧过头,看着身旁依旧熟睡的唐悠悠。她整个人蜷缩在柔软的被子里,只露出小半张脸,呼吸清浅,几缕碎发贴在光洁的额前。
一种前所未有的、宁静而充盈的感觉,浸润着他系统的每一个模块。这不再是远程协议下的数据同步,而是真实的、共享同一片时空的并行存在。他轻轻起身,没有惊动她,赤脚踩在地板上,开始了晨间的初始化流程。
当唐悠悠被窗外渐亮的阳光和厨房隐约传来的细微声响唤醒时,有一瞬间的恍惚。陌生的天花板,陌生的房间布局……随即,记忆如同加载完毕的程序,瞬间清晰——这是他们的“共享空间”,而厨房里的,是江屿白。
她趿拉着拖鞋走出卧室,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幅画面:江屿白穿着简单的灰色家居服,身姿依旧挺拔,正站在流理台前,神情专注地盯着咖啡机上的压力表,旁边的平底锅里煎着鸡蛋,发出轻微的滋滋声。晨光勾勒出他认真的侧影,场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却又因为他那过分严谨的姿态,带上了一丝实验室般的奇妙观感。
“早上好。”她靠在门框上,声音带着刚醒的慵懒。
江屿白闻声转头,看到她,镜片后的眸光微微柔和:“早上好。早餐预计在三分钟后达到最佳状态。”
唐悠悠走近,好奇地看着他旁边摊开的一个小笔记本,上面居然记录着咖啡豆研磨度、水温、萃取时间,以及鸡蛋煎制的火候和时间。
“你这……是在做早餐还是在做实验?”她忍不住失笑。
“优化流程,确保产出质量稳定。”江屿白推了推眼镜,回答得理所当然。他将煎好的太阳蛋完美地铲入盘中,又精准地控制咖啡液流入杯子,“根据你之前同步的偏好数据,糖和奶的比例己按预设添加。”
唐悠悠看着盘中形状完美的鸡蛋和那杯香气醇厚的咖啡,心里像是被什么东西塞得满满的。他把她所有不经意提及的喜好,都变成了他系统里需要被精准执行的参数。
两人在临窗的小餐桌旁坐下,清晨的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进来,照亮了餐盘和彼此的脸庞。安静地吃着早餐,偶尔交流几句关于今天安排的碎片信息,不需要刻意寻找话题,沉默也舒适自然。
“我上午需要调试一下新电脑的环境,下午有个线上小组讨论。”唐悠悠咬着煎蛋说。
“嗯。我上午处理会议后续数据,下午需要回实验室一趟,有个设备校准必须到场。”江屿白喝着咖啡回应。
他们报备着各自的日程,不像汇报,更像是一种资源的告知与协调,为的是在并行的轨迹中,找到最优的交汇点。
吃完早餐,江屿白起身收拾餐具,动作流畅自然。唐悠悠想要帮忙,却被他按回座位。
“分工协议尚未明确界定前,由初始化方完成清理工作更为高效。”他给出理由。
唐悠悠看着他挽起袖子,在水槽前清洗杯盘的背影,那个在A大图书馆冷峻疏离、在实验室掌控全局的江屿白,此刻正在他们的厨房里,做着最寻常的家务。这种反差感,让她心里涌起一股奇异的暖流和归属感。
她没有坚持,而是拿起抹布,擦拭着餐桌。
江屿白回头看到她擦拭的动作,没有阻止,只是眼底闪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
并行计算,悄然开始。他们各自占据书房的一角,他对着满屏的数据代码,她对着复杂的信号流程图,键盘敲击声和书页翻动声交织在一起,互不干扰,却又奇异地融合成一种令人安心的背景音。
偶尔,唐悠悠会遇到一个难题,蹙眉思索时,会下意识地抬头看向他的方向。有时,江屿白在处理一个复杂算法时,也会偶尔抬眼,视线掠过她专注的侧脸。
不需要言语,仅仅是一个眼神的交换,或者只是感知到对方存在的气息,就仿佛完成了一次微小的能量补充和状态确认。
中午,江屿白起身去厨房倒水,很自然地顺手给她也带了一杯,轻轻放在她的手边。
“检测到持续专注时间己超过建议阈值,建议补充水分。”他语气平淡。
唐悠悠从沉思中回神,接过水杯,指尖触碰到他微凉的指尖,心里微微一荡。
“谢谢。”她喝了一口水,感觉那清凉的液体仿佛也带上了他的细心,润泽了有些干涩的思维。
这就是共享缓存。不需要频繁的远程调用,不需要复杂的协议解释,仅仅是共处一室,那些细微的关怀与默契,就如同被缓存于本地,随时可以高效存取,无声地优化着彼此的系统运行体验。
本地化部署的第一天,在并行计算的宁静与共享缓存的温暖中,平稳而高效地运行着。他们的世界,终于从两条时而交汇的轨迹,融合成了一个共同的、正在被他们一起书写和优化的相空间。
(http://www.220book.com/book/XG3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