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林雪的关系确定后,沈飞感觉自己的生活又多了一抹亮色。
两人像所有普通的情侣一样,一起吃饭,散步,看电影,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
沈飞很享受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这让他能从“神医”和“投资者”的身份中暂时抽离,做一个普通的年轻人。
当然,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其他“职责”。
他继续利用业余时间,在自己的“家庭实验室”里进行着各种材料优化实验,对“星流”构想的研究也逐步深入。
同时,他也密切关注着“比特猫”的行情。
价格在经历了前期的疯狂拉升后,终于进入了高位震荡阶段,波动剧烈。
沈飞知道,这是市场情绪极度亢奋后的必然现象,也意味着离顶部不远了。
他不再贪婪,开始按照计划,分批、小额度地卖出套现。
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决断力,既要锁定利润,又要避免引起市场注意。
当他最后一笔“比特猫”顺利卖出,看着账户里最终定格在接近八百万的巨额资金时,他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这场惊心动魄的财富冒险,终于落下了帷幕。
短短两三个月,从五万本金到八百万!
这回报率,足以让任何投资大师瞠目结舌。
他没有任何犹豫,立刻将大部分资金转移到了不同的银行账户,做好了资产配置和规划。
这笔钱,将是他未来进行“研究”、改善生活、以及应对各种未知情况的坚实后盾。
财富自由的底气,让他感觉整个人都更加从容和自信。
……
这天,沈飞接到了秦风的正式通知。
关于进口医疗设备的评估任务,安排下来了。
他将以“市卫健委特聘技术观察员”的身份,参与江市中心医院新引进的一台德国“西门塔”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的安装、调试和验收全过程。
“你的主要任务,是观察记录设备的安装调试细节,评估其整体技术状态和稳定性,并对关键部件的性能和工艺水平进行分析。”秦风在电话里交代,“注意,不要暴露你的特殊能力,以常规的观察和学习为主。相关的工作证件和介绍信,会有人送到你手上。”
“明白。”沈飞应道。
核磁共振……这可是个大家伙,技术含量极高。
他提前做的功课派上了用场。
第二天,沈飞拿着盖有红头印章的介绍信和工作证,来到了江市中心医院设备科。
负责接待他的是设备科的杨科长和一个年轻的技术员小张。
杨科长看着沈飞年轻的面孔,以及那封来头不小的介绍信,心里有些嘀咕,但面上还是保持着客气:“沈观察员,欢迎欢迎!这次引进的‘西门塔’3.0T,可是国际顶尖水平,我们全院上下都盼着呢!”
“杨科长客气了,我就是来学习观摩的。”沈飞态度谦和。
他跟着杨科长和小张来到影像中心预留的新机房。
庞大的设备部件还封装在木箱里,德方的工程师团队正在现场进行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沈飞没有急于上前,而是站在稍远的地方,看似随意地观察着,实则己经悄然开启了【能量流场视觉化】。
即使设备尚未组装,那些精密部件本身散发的能量场,以及包装箱上残留的运输、仓储信息(在他的视觉中表现为不同的能量残留痕迹),己经能提供不少信息。
他能“看”到,核心的超导磁体部件能量场稳定而强大,显示出优良的制造工艺。
但一些辅助的电子控制模块,能量流动似乎存在些许不自然的“迟滞感”,像是被设置了某种限制或者存在兼容性隐患。
一些关键传感器的封装材料,能量结构似乎不够致密,可能存在长期使用的可靠性风险。
德方的安装工程师技术娴熟,动作规范,但沈飞能感觉到,他们在安装某些核心接口和软件系统时,有意无意地避开了一些关键参数的设置和展示。
“杨科长,这些接口的调试参数,我们后期维护时能看到吗?”沈飞装作不经意地问了一句。
杨科长看向德方工程师。
为首的德方工程师(名叫汉斯)用带着口音的中文回答道:“这些是核心参数,由我们总部远程监控和维护,贵方无需担心。我们提供最完善的售后服务。”
沈飞点点头,不再多问。
心里却冷笑,远程监控?恐怕不只是监控那么简单吧?说不定还藏着“后门”和性能锁。
接下来的几天,沈飞每天都准时到场“观摩”。
他默默地记录着安装的每一个步骤,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在能量视觉的辅助下,这台价值数千万的“洋设备”在他面前几乎没有秘密。
他看到了超导线圈绕制的精密,也看到了液氦冷却系统管路的薄弱点。
他看到了梯度功率放大器设计的巧妙,也发现了其散热系统存在的潜在瓶颈。
他看到了射频发射和接收系统的灵敏度,也察觉到了其抗干扰能力的不足。
更重要的是,他通过观察软件系统的安装和初步调试,结合能量视觉中那些不自然的“能量节点”,基本确认了这台设备确实存在“性能锁”和“远程诊断后门”。
也就是说,医院花了天价买来的设备,并不能完全发挥其理论性能,而且运行数据和部分控制权,还掌握在外方手里。
这简首是花钱请人来给自己套上枷锁!
沈飞将观察到的一切,包括那些常规观察无法发现的细节和隐患,都默默记在心里,东寒国的九头雉鸡精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准备形成一份详细的评估报告,通过“盘古”渠道提交上去。
这天,设备进行首次空载测试。
巨大的磁体开始充磁,机房内响起低沉的嗡鸣。
各种指示灯依次亮起,控制台屏幕上数据飞速滚动。
德方工程师紧张地监控着各项参数。
突然,控制台发出刺耳的警报声!
一个负责数据处理的辅助机柜冒出淡淡的青烟,屏幕黑屏!
“怎么回事?!”杨科长脸色大变。
汉斯工程师皱着眉头,快速检查了一下,脸色难看:“是辅助数据处理模块烧毁了!见鬼!这可是新设备!”
现场一片混乱。
这台精密娇贵的设备,还没正式投入使用,就先“病倒”了。
“需要更换备件吗?备件什么时候能到?”杨科长急切地问。
汉斯查看着手册,摇摇头:“这个模块……需要从德国总部调运,加上清关时间,至少需要三周。”
“三周?!”杨科长差点跳起来,“这怎么行!我们很多病人等着检查呢!”
德方工程师们也束手无策,显然没想到会出现这种问题。
沈飞站在一旁,目光落在那个冒着青烟的机柜上。
在能量视觉下,他能清晰地“看”到,是里面一块负责电源管理的多路输出芯片因为某个通道的瞬时负载过大而击穿短路了。
问题很明确,而且不算特别复杂。
这块芯片虽然是专用型号,但其核心功能并不独特,完全可以用其他通用芯片组合替代,进行应急修复。
如果他出手,十分钟就能搞定。
但是……他现在的身份是“观察员”,不是维修工。
而且,首接暴露能力风险太大。
他想了想,走到一脸焦急的杨科长身边,低声说道:“杨科长,我看了一下,好像是里面一块电源管理芯片烧了。这种芯片虽然型号特殊,但功能不复杂。我们医院设备科有没有类似的通用芯片?也许可以尝试应急修复一下,总不能干等三周。”
杨科长愣了一下,看向沈飞:“沈观察员,你还懂这个?”
“略懂一点,以前接触过类似的电路。”沈飞含糊道。
杨科长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立刻看向旁边的小张:“小张!快去库里找找,有没有功能相近的多路输出电源管理芯片!”
小张应声跑去。
汉斯工程师听到他们的对话,走了过来,皱着眉头:“不行的!这是专用芯片,必须使用原装配件!随意更换会导致系统不稳定,甚至造成更大损坏!我们不能冒险!”
他的语气带着德国人特有的固执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傲慢。
沈飞平静地看着他:“汉斯先生,现在的情况是,设备无法使用,病人需要等待三周。尝试一下应急方案,至少有一线希望。如果因为等待配件而延误了病人的诊断和治疗,这个责任,谁来承担?”
他的语气不卑不亢,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
汉斯被噎了一下,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
是啊,耽误病人治疗的责任,他可担不起。
很快,小张找来了一块参数相近的国产多路输出电源芯片。
沈飞接过芯片,对杨科长说:“我需要一套精密工具。”
工具很快送来。
在众人紧张、怀疑、期待交织的目光注视下,沈飞打开了故障机柜的外壳。
他没有动用任何特殊能力,完全凭借扎实的电子知识和【基础机械诊断术】带来的精准手感,定位故障芯片,拆焊,清理焊盘,然后将新的芯片仔细焊接上去。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动作精准稳定,看得旁边的德方工程师都暗自点头。
这手法,绝对是老师傅级别的!
焊接完成,检查无误。
沈飞合上机柜外壳。
“可以通电试试了。”
杨科长忐忑地按下电源按钮。
机柜指示灯亮起,屏幕重新点亮,系统自检……通过!
警报解除!
“好了!真的好了!”小张激动地叫了起来。
杨科长长长松了口气,用力拍了拍沈飞的肩膀:“沈观察员!你可真是深藏不露啊!太感谢你了!”
汉斯工程师看着恢复正常运行的设备,脸上表情复杂,有惊讶,有尴尬,也有一丝被打脸后的不服气。
他走上前,对沈飞说道:“沈先生,你的技术令人惊讶。但是,我必须提醒你,使用非原装配件可能会带来未知风险。我们需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
“当然,这是应该的。”沈飞淡淡一笑,“不过,汉斯先生,您不觉得,原装配件如此脆弱,本身也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吗?”
汉斯脸色微变,没有接话。
沈飞也不再深究。
他知道,今天的举动,己经在一定程度上展示了实力,也埋下了一根刺。
这根刺,也许会促使对方在后续的合作中,稍微收敛一点傲慢,或者……露出更多马脚。
而他要做的,就是继续观察,记录,然后将这一切,连同他那份详尽的“体检报告”,一起呈交上去。
这台“西门塔”3.0T核磁共振仪的“初诊”,己经让他收获颇丰。
他相信,这份报告,对于未来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发展国产高端医疗设备,必将起到重要的参考作用。
而这,正是他作为“神医”,在民用高科技领域,所能做出的独特贡献。
(http://www.220book.com/book/XGL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