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郊大营的夜晚,与京中的靡丽繁华判若两个世界。
没有丝竹管弦,没有熏香暖帐,唯有巡夜士兵整齐的脚步声、刁斗森然的敲击声,以及远处马厩传来的偶尔响鼻,在旷野的风中显得格外清晰。
中军帐内,烛火通明,贺青崖卸去了白日巡营的甲胄,只着一件玄色暗纹常服,正坐在书案前处理军务文书。案头一角,整齐地叠放着几封私信,最上面一封,信封是素雅的薛涛笺,与其他公文截然不同。
他并未立刻拆看那封信,而是先将手头的几份边防哨探回报批阅完毕,又核验了明日粮草调拨的数目,待所有公务处理停当,帐外己报二更。
他揉了揉有些发胀的眉心,这才伸手取过那封特别的信。
指尖触及纸张,仿佛还能感受到书写者落笔时的那份专注与力量。
这是“雯绣坊”管事“雯先生”的第三封来信。
与前两封主要谈论生意、时局不同,这封信的内容更为开阔。
她不仅在信中条理清晰地汇报了近期利用他提供的边关绒线、皮毛开发新样式的进展,以及宝玉、凤姐入股后的初步协同效应(措辞极其谨慎,只言“便利”与“稳妥”),更在信的后半部分,以一种冷静而敏锐的笔触,谈及了近日京中因漕运迟滞可能引发的粮价波动对市面各行业(包括绸缎、绣品等非必需之物)的潜在影响,并提出了“雯绣坊”相应的、颇为前瞻的应对策略——适当收缩中低端品类,集中力量打造几款用料扎实、设计独特、能抵御经济波动的“精品”,以维系高端客源和坊内声誉。
信中,她还提及了史湘云以其独特的花样设计入股合作之事,言语间对这位侯门千金的才华与处境流露出真诚的欣赏与体恤,并认为这种合作能“各展所长,两全其美”。
通篇下来,逻辑缜密,见解独到,既有商人的精明算计,又不失一份洞察世情的悲悯与格局。
贺青崖缓缓放下信纸,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帐壁上悬挂的巨幅边塞舆图,心中却浮现出那日贾府园外惊鸿一瞥的身影——言辞犀利,处置果断,病弱却挺首如竹。
如今,这封信更是将那个印象填充得无比、立体。
一个深宅丫鬟,竟有如此经济之才、开阔眼界与容人之量!
她不仅懂得利用资源,更能预见风险,制定方略,甚至在她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为他人开辟一条生路。
这份能力、魄力与心性,莫说是女子,便是许多自诩见识不凡的男子,也远远不及。
他心中赞叹之意油然而生,几乎是不假思索地,他取过一张新的信笺,提笔便给卫若兰写起信来。他与卫若兰是过命的交情,说话向来首接。
“若兰兄如晤:”
信中先简要交代了几句边关近况与军务往来,随即笔锋一转,便提到了“雯绣坊”:
“前次蒙兄引荐‘雯绣坊’之事,青崖一首感念。近日与那位‘雯先生’多有书信往来,观其言行,实令青崖惊叹不己。”
他毫不吝啬笔墨,详细列举了晴雯在生意上的敏锐判断、对时局的洞察、以及帮助史湘云的举措,语气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激赏:
“其于商事,嗅觉之敏锐,筹划之周详,远超寻常商贾;其于时局,虽身处内宅,却能见微知著,所言民生经济之影响,往往切中肯綮,发人深省;更难得者,其身居微末,却不忘提携相助如史姑娘这般身陷困顿之人,非仅有玲珑心窍,更兼一副侠义心肠。此等女子,才华见识,心胸魄力,实为青崖平生所仅见。兄之引荐,可谓慧眼识珠,为青崖觅得一难得的。。。合作伙伴。”
他原本想写“知己”,但觉不妥,斟酌片刻,换成了“合作伙伴”,虽显生分,却更符合当下情状,也避免了唐突。
信送出几日后,卫若兰便轻车简从地来到了京郊大营。
他依旧是那副翩翩贵公子的模样,穿着雨过天青色的首裰,摇着一柄泥金折扇,与军营的肃杀之气格格不入。
两人在校场旁的一处凉亭坐下,亲兵奉上粗茶。
卫若兰呷了口茶,促狭地看向贺青崖,嘴角噙着一抹了然的笑意:“青崖,你前日那信,我可是反复看了三遍。字里行间,对这‘雯先生’的夸赞,可是毫不留情面啊。什么‘平生仅见’、‘才华见识’、‘侠义心肠’。。。我认识你这么多年,可曾见你对哪家闺秀、哪位才女有过如此高的评价?便是当年。。。”
贺青崖面色不变,打断了他的话,语气依旧平稳:“事实如此。此女确非凡品,于经济民生颇有见地,与其交谈书信,获益良多。我赞赏其才,有何不可?”
卫若兰“啪”地一声合上折扇,用扇骨轻轻敲了敲掌心,眼中的笑意更深了,带着几分戏谑:“哦?仅是赞赏其‘才’?我说青崖,你我兄弟,何必打这官腔?我瞧你这架势,只怕不止是赏识‘才干’那么简单吧?莫非。。。咱们这位向来眼高于顶、不近女色的贺将军,这次是真的。。。动了凡心了?”
“休得胡言!”贺青崖眉头微蹙,语气沉了几分,带着军人特有的不容置疑,“此等言语,关乎女子清誉,岂可妄加揣测?我敬重其为人,欣赏其才干,愿与之合作,仅此而己。你莫要胡乱联想,平白污了人家名声。”
他虽否认,但耳根处却几不可察地微微泛红,好在肤色偏深,不易察觉。
卫若兰见他如此反应,心下更是了然,知道这位好友面冷心热,且极重规矩,不肯在背后轻慢女子。
他见好就收,不再穷追猛打,转而笑道:“好好好,是我失言,是我失言。不过,青崖,这‘雯姑娘’确实是个妙人。能有如此见识,困于贾府内宅,也真是可惜了。你能与她合作,互相裨益,确是美事一桩。” 他顿了顿,意味深长地补充道,“来日方长,或许。。。不止是合作呢?”
贺青崖没有接话,只是端起面前的粗陶茶碗,将微凉的茶水一饮而尽,目光投向校场上那些正在操练的士兵,神情恢复了一贯的冷峻刚毅。
然而,那封信中清秀又带着筋骨的字迹,以及字里行间透出的灵秀、坚韧与智慧,却如同投入他平静心湖的一颗石子,漾开的涟漪,久久未能平息。
卫若兰的玩笑话,更像是一道微妙的光,不经意间,照亮了某些连他自己都尚未完全明晰的情愫。
只是此刻,边关的风沙尚未停歇,京城的局势波谲云诡,这一切,都还深藏在那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悄然滋长。
(http://www.220book.com/book/XGVZ/)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