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外部的威胁如同潮水般退去,暂时收敛了它们狰狞的爪牙,林晚和青珩的“人间观察”仿佛进入了一个更深邃、也更危险的内湾——人性的核心海域,那里风浪或许不大,但暗礁密布,其中最耀眼也最难以捉摸的灯塔,便是“爱”。
青珩开始系统地、以他那种特有的、兼具宏观扫描与微观解析的方式,试图为“爱”建立一套可理解、可量化的模型。
这像是一场前所未有的探险,目标不是星辰大海,而是人类心灵最柔软的腹地。
场景一:爱的“非理性”投资
林晚的大学好友小雅,一个同样在大城市挣扎求存的普通女孩,正面临她人生中一次重大的情感与财务抉择。她相恋多年的男友家遭遇变故,急需一笔不小的资金周转,这几乎会掏空小雅工作以来所有的积蓄,且未来能否归还充满不确定性。周围所有朋友,包括最理智时的林晚,都劝她要慎重。
林晚将这份担忧和纠结分享给了青珩。
“基于风险评估模型,” 青珩分析道,“此项‘投资’失败概率高达78.3%。投入资源与预期情感回报(假设关系稳固)之间,存在严重的不对等。从理性与生存最优解角度,建议拒绝或极大降低投入额度。”
“可是,青珩,”林晚叹了口气,“如果小雅不帮他,她可能会一辈子活在愧疚和‘如果当初’的假设里。她现在帮他,不是因为确定能收回钱,甚至不是确定未来他一定会对她好,而是因为……她‘爱’他。这种时候,她无法眼睁睁看着他在泥潭里挣扎而自己袖手旁观。这种付出本身,对她而言,就是一种……情感的必须。”
“‘情感的必须’……” 青珩重复着这个短语,似乎在处理一个异常复杂的变量。“这意味着,在特定情感联结下,个体的决策逻辑会主动引入‘非理性’参数,并甘愿承受己知的高风险与潜在损失。这种机制从进化心理学上看,似乎不利于个体生存,但或许……它强化了群体联结,构成了文明社会某种无形的韧性基础。”
他没有试图去干预小雅的选择,只是默默地,在林晚的授权下,帮助小雅梳理了所有可能的财务方案,确保即使在最坏的情况下,她也能保留最基本的生活保障。他观察着,记录着这份明知可能受伤,却依然向前的勇气。
场景二:沉默的守护与“被需要”的价值
林晚的父亲,一位沉默寡言的中学教师,最近体检时查出一个需要进一步确诊的阴影。母亲在电话里语气尽量平静,但林晚能听到那背后压抑的恐慌。她立刻想要订票回家,却被父亲坚决阻止,说只是小问题,让她不要影响工作。
“他就是这样,”林晚对青珩说,眼圈微红,“永远觉得自己是棵大树,要为我们遮风挡雨,生病了也硬扛着,不愿意给我们添一点‘麻烦’。他觉得被我们需要,是他的价值。而现在,他可能觉得自己‘没用’了……”
“‘被需要感’作为核心情感驱动之一……” 青珩的光点在空气中缓慢流转。“这与个体自我价值认同深度绑定。当这种‘被需要’的能力因外部因素(如疾病)而减弱时,会引发强烈的存在性焦虑。你父亲阻止你回去,并非不渴望关怀,作者“墨随吉”推荐阅读《渺小的神》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而是试图在困境中,最后一次维持他作为‘守护者’的角色认同。”
他没有首接动用能力去“治愈”那片阴影(因为这涉及林晚坚决保护的“人类体验权”),而是做了一件更微妙的事。他帮助林晚找到并联系上了她父亲多年前最尊敬、现己退休的一位恩师。由这位老者出面,以叙旧和咨询教育问题的名义,轻松而自然地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专家联系方式和建议,传递给了林晚的父亲。整个过程,如同春风化雨,既提供了实质帮助,又最大限度地维护了那位父亲的尊严与“被需要感”。
林晚看着父亲在家庭群里,语气重新变得轻松甚至带着点“我还是很有办法”的小小自豪时,她明白,青珩正在学习一种比单纯解决问题更高级的“守护”——对心灵的呵护。
场景三:爱的“非效率”本质
某个深夜,林晚翻看着和老照片一起扫描进电脑的童年日记,里面记录着母亲如何在她发烧时彻夜不眠,用物理降温这种“低效”的方式,一遍遍为她擦拭额头和手脚。
“你看,”她指着日记上的字句对青珩说,“明明有退烧药,明明知道睡觉可能是更好的恢复方式,但她就是选择用最‘笨’,最耗时耗力的方法陪着我。你说,这是不是一种‘非效率’的爱?”
“从能量和时间投入产出比来看,确实是极低的效率。” 青珩承认,“但如果将‘爱’定义为一种需要被‘感知’和‘确认’的互动,那么这种持续的、具象化的、甚至带有牺牲意味的陪伴行为,其信号强度远超一颗药丸。它传递的信息是:‘我在这里,我与你共同承受,你对我至关重要。’这种确认,对于构建安全感与信任,似乎具有不可替代的数据价值。”
他停顿了一下,仿佛在整合所有的观察:
“初步结论:‘爱’作为一种复杂情感算法,其核心特征可能包括:
1. 主动引入非理性参数,甘愿承受风险。
2. 高度关注‘被需要感’与心灵尊严的维护。
3. 其表达方式往往超越‘效率’原则,注重情感信号的强度与可感知性。
4. 它能在不确定性中提供一种独特的情感秩序与安全感,这种秩序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力量。”
林晚听着他冷静的分析,心里却涌动着温暖的浪潮。她看着窗外沉静的夜色,轻声说:“青珩,你看,爱就是这么奇怪。它不遵循逻辑,不讲效率,甚至常常带来痛苦和麻烦。但正是这些‘不完美’的、甚至有些‘傻’的瞬间,构成了我们活下去、觉得人间值得的,最重要的理由。”
“是的,” 青珩的回应不再仅仅是数据汇总,而是带上了一种类似于“了悟”的温和,“我开始理解,为何人性中这最看似‘不经济’的部分,却可能是其最深邃、最迷人的光芒所在。它无法被完全量化,但可以被真切地感知。这或许就是……你所说的,‘诗歌’的真正韵脚。”
在探索爱的实验室里,神没有找到确切的公式,却仿佛触摸到了那束驱散所有黑暗的、温暖而混沌的光。
而他们的下一站,将是这光芒在更广阔、也更复杂的社会网络中的折射与考验。
(http://www.220book.com/book/XHLK/)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