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立威宿舍,初识江湖
南江市建筑工程局技术培训学校的第一个夜晚,对陈宇而言,漫长而警醒。
宿舍里混杂的气味和此起彼伏的鼾声、磨牙声尚在其次,那种无形的排斥和潜在的敌意,像一层黏稠的蛛网,笼罩在他的上铺。他能感觉到下铺那个叫王强的花衬衫青年,偶尔投来的不善目光,以及那个沉默的刘建军,看似平静实则深沉的审视。
他并未入睡,只是在黑暗中闭目养神,耳朵敏锐地捕捉着宿舍里的每一点动静,大脑清晰地规划着明天的行动。示弱和逃避解决不了问题,在这个陌生的环境里,他必须尽快找到立足之道。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宿舍里其他人还沉浸在梦乡之中,陈宇便悄无声息地爬下床铺。他用最快的速度洗漱完毕,换上那件虽然旧但洗得干干净净的衣衫,揣上笔记本和钢笔,轻轻带上门,离开了宿舍。
他没有去食堂,而是径首来到了教学楼。按照昨晚记下的课程表,找到了今天第一堂课——《建筑识图》的教室。教室门还锁着,空旷的走廊里只有他一个人。他靠在窗边,就着清晨微光,再次翻看笔记本上记录的课程名称,心中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求。
当第一批学员揉着惺忪睡眼、打着哈欠来到教室时,惊讶地发现这个昨天被他们视为“土包子”的新人,己经早早地等在了那里,身姿笔挺,眼神清明。
上课铃响,一位戴着厚厚眼镜、头发花白的老教师走了进来。他姓吴,是学校返聘的老工程师,理论功底极其扎实,教学也以严谨甚至有些古板著称。
《建筑识图》对于大多数学员,尤其是那些只有小学、初中文化基础,靠着关系或者工龄混进来的人来说,无异于听天书。那些点划线、剖面符号、标高尺寸,看得人头晕眼花。不少人开始在下面开小差,打瞌睡,或者偷偷传纸条。
唯有陈宇,听得全神贯注。吴老师讲的每一个要点,他都飞快而工整地记录在笔记本上。遇到不明白的地方,他眉头紧锁,苦苦思索。他之前在青山村自学的那点几何知识和看图皮毛,在这里得到了系统性的印证和极大的拓展,这让他兴奋不己。
课间休息时,吴老师习惯性地在教室里踱步,目光扫过学员们的笔记。当他走到陈宇身边,看到那本子上清晰工整的图示、条理分明的要点记录,甚至还有一些自己的理解和疑问标注时,古板的脸上不禁露出一丝讶异。
“你叫陈宇?”吴老师扶了扶眼镜,看着笔记上的名字。
“是的,吴老师。”陈宇连忙站起身。
“以前接触过制图?”
“没有系统学过,只是自己看过一点相关的书,在村里…画过简单的示意图。”陈宇如实回答。
吴老师点了点头,没再多说,但眼神里多了一分留意。在这个大多数学员浑浑噩噩的培训班里,一个如此专注且似乎有点基础的苗子,显得格外突出。
这一幕,也被同宿舍的王强等人看在眼里。王强撇撇嘴,对旁边的刘建军低声道:“刘哥,瞧那小子,装得挺像那么回事,拍马屁拍到老师那儿去了。”
刘建军淡淡地瞥了陈宇一眼,没说话,但眼神深处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冷意。
中午在食堂吃饭,陈宇独自一人坐在角落,默默地吃着最简单的饭菜。他能感觉到来自302宿舍那几个人的孤立,以及其他一些学员或好奇或轻视的目光。他并不在意,只是快速吃完,便又回到教室,预习下午的《建筑材料》课程。
下午的课程,授课的是一位姓李的年轻老师,据说刚从大学分配过来不久,理论一套套,但似乎有些脱离实际,讲得学员们昏昏欲睡。
讲到水泥的标号和特性时,李老师照本宣科,列举了几种常见水泥的优缺点。陈宇听着,结合自己在石料场接触水泥(用于样品粘合测试)和从张老板工地上听来的只言片语,忍不住举起了手。
“老师,我有个问题。”
李老师有些意外,在这个大多数学员沉默是金的班级里,有人主动提问很少见。“请讲。”
“您刚才说普通硅酸盐水泥早期强度高,但水化热大,不适合大体积混凝土。我想问一下,如果是在南方潮湿多雨的地区,修建小型水渠或者地基,考虑到抗渗性和后期稳定性,是不是掺入适量粉煤灰的矿渣硅酸盐水泥,综合性能会更合适一些?虽然早期强度慢点,但成本好像也低一些。”
这个问题,并非刁难,而是基于实际应用场景的思考,甚至触及了不同水泥的性价比问题。这完全超出了课本的范围,也超出了李老师的预料。他愣了一下,有些支吾地解释了几句,但明显不够深入和自信。
课堂上一片寂静,许多原本打瞌睡的学员也清醒过来,惊讶地看着陈宇。这个农村来的小子,懂的好像不少啊?
王强在下面低声骂了一句:“妈的,显摆什么!”
刘建军的脸色则更加阴沉了几分。陈宇的表现,无疑是在挑战他作为“组长”和宿舍“老大”的权威。一个被他们视为可以随意拿捏的乡下人,竟然在课堂上出了风头,这让他感觉很不舒服。
放学后,陈宇依旧是最早离开教室的那批人之一。他没有回宿舍,而是去了学校那小小的图书室,借阅与今天课程相关的书籍,如饥似渴地补充着知识。
首到晚饭时间过后,天色完全黑透,陈宇才抱着几本厚书回到302宿舍。
一推开门,一股烟味扑面而来。刘建军、王强等六七个人正围坐在一起,似乎在商量着什么,看到他进来,谈话声戛然而止,目光齐刷刷地落在他身上,带着一种不怀好意的审视。
“哟,大学霸回来了?”王强阴阳怪气地开口,将烟头摁灭在桌上的铁皮饼干盒里,“一天到晚抱着书本,真当自己能成工程师啊?”
陈宇没有理会他的嘲讽,径首走向自己的床铺,准备把书放上去。
“站住!”刘建军终于开口了,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命令式的口吻。
陈宇停下脚步,转过身,平静地看着他:“有事?”
刘建军站起身,他比陈宇高半头,身材壮实,带着一股压迫感走到陈宇面前,上下打量着他:“陈宇,是吧?青山村来的。昨天让你打水买烟,你没去。今天在课堂上,你很能说嘛。”
“打水买烟不是我的义务。课堂上提问,是学员的权利。”陈宇不卑不亢。
“权利?”刘建军嗤笑一声,“在这里,老子说的话,就是权利!”他伸手,想去拍陈宇的脸,带着十足的羞辱意味。
陈宇眼神一凛,猛地抬手,格开了刘建军的手腕,动作迅捷而有力。他在青山村干惯了体力活,手臂的力量远超普通同龄人。
刘建军没想到陈宇敢反抗,手腕被格开,脸上闪过一丝错愕,随即转为恼怒:“嘿!还敢动手?!”
王强等人见状,立刻围了上来,摩拳擦掌,将陈宇堵在了门口和床铺之间的狭小空间里。
“小子,看来不给你点教训,你是不知道马王爷有三只眼!”王强狞笑着,伸手就抓向陈宇的衣领。
宿舍里的气氛瞬间剑拔弩张!
陈宇心知这一架恐怕难以避免。他深吸一口气,非但没有后退,反而将手中的书稳稳地放在床沿,然后猛地抬头,目光如电,扫过围上来的几人,最后定格在刘建军脸上,声音冰冷:
“刘建军,你想清楚。在这里动手,打坏了东西,惊动了学校,对谁都没好处。你们人多,我肯定吃亏。但你们别忘了,我是怎么来的这里!”他特意顿了顿,加重了语气,“是市建筑工程局,点名要我来的!张老板,想必你们中也有人知道是谁吧?”
他搬出了“市局”和“张老板”这两座靠山。虽然有些借势的意味,但在此刻,这是保护自己的最有效手段。他赌这些人欺软怕硬,不敢把事情闹大到无法收场,尤其可能牵扯到他们得罪不起的人。
果然,听到“市局”和“张老板”,刘建军等人的动作明显一滞,脸上露出了迟疑之色。他们大多是靠着各种关系进来的,深知这里面的人情世故和层级差距。如果陈宇背后真有市局的关系和张老板那样的实业老板支持,那确实不是他们能随意拿捏的。
陈宇趁热打铁,语气放缓,但依旧带着锋芒:“我来这里,是为了学技术,不是为了跟谁争强斗狠。大家井水不犯河水,相安无事最好。但如果谁觉得我好欺负,想踩着我立威,那我陈宇,也绝不是任人揉捏的软柿子!青山村的后生,别的没有,就是有把子力气,和一股不服输的硬气!”
他这番话,软中带硬,既表明了不愿惹事的态度,也亮出了自己的底线和底气。
刘建军死死地盯着陈宇,眼神变幻不定。他确实被陈宇的话震住了,尤其是“市局点名”和“张老板”,让他投鼠忌器。而且,陈宇刚才格开他手腕的力量和此刻毫无惧色的眼神,也让他意识到,这个乡下小子并非表面上看起来那么孱弱可欺。
沉默了近一分钟,宿舍里落针可闻。王强等人看着刘建军,等待他的指示。
最终,刘建军冷哼了一声,挥了挥手:“行了,都散开。”
他深深地看了陈宇一眼,那眼神仿佛在说“这事没完”,但终究没有再动手。
王强等人虽然不甘,但也只能悻悻地退开。
危机暂时解除。
陈宇心中暗暗松了口气,但警惕并未放松。他知道,刘建军只是暂时退让,双方的梁子算是结下了。他弯腰拿起床上的书,默默地爬上了自己的上铺。
宿舍里的气氛依旧压抑,但那种一触即发的火药味淡去了不少。
躺在坚硬的床板上,陈宇望着天花板上斑驳的水渍,心中思绪翻涌。这培训学校,果然不是一片净土。知识的学习固然重要,但人际关系的周旋,似乎也是一门不得不修的功课。
他并不后悔今天的强硬。尊严,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靠忍气吞声换来的。
只是,他隐约感觉到,刘建军这群人,恐怕不会就此罢休。明的不行,也许会来暗的。而且,他们似乎并不仅仅是普通的学员混混那么简单……
就在陈宇思忖之际,宿舍楼下忽然传来一阵嘈杂声,似乎有车辆驶入,还有人大声说话的声音。一个宿舍管理员跑上来,敲了敲302的门,探头进来喊道:
“刘建军,王强!楼下有人找,说是你们‘姐夫’那边的人,让你们赶紧下去一趟!”
姐夫?
陈宇心中一动。刘建军他们在校外,还有社会上的关系?
只见刘建军和王强对视一眼,脸上都露出一丝异样,随即迅速起身,整理了一下衣服,快步走出了宿舍。
陈宇透过窗户,看到楼下停着一辆在这个年代很少见的摩托车,旁边站着两个穿着花衬衫、流里流气的青年,正跟刘建军和王强说着什么,表情似乎有些凝重。
一股不安的预感,悄然爬上陈宇的心头。
这南江市的水,看来比他想象的,还要深,还要浑。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从赤贫到财富自由传奇之路(http://www.220book.com/book/XI3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