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村的晒场又恢复了往日的热闹。海风吹过,带着鱼干的咸香,妇人们边分拣干货边说笑,男人们忙着将打包好的“渔晚记”货箱搬上马车,连孩子们都围着马车跑,清脆的笑声洒满晒场。
江晚晚坐在记账房的小桌前,手里握着笔,正在核对这月的订单。她左臂的绷带还没拆,伤口虽在愈合,但写起字来仍有些费力,写一会儿就要停下揉一揉胳膊。旁边的小鱼抱着布娃娃,乖乖地坐在小凳上,时不时递过一块干净的布巾,帮姐姐擦汗:“姐姐,歇会儿吧,你都写好久了。”
“快好了,写完这页就歇。”江晚晚笑着摸了摸女儿的头,眼底却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自从海盗来袭后,她既要打理商号的订单,又要帮受伤的村民处理伤口,还要教大家继续练习自卫的法子,几乎没睡过一个安稳觉。夜里偶尔还会梦到海盗的刀光,惊醒后就再也睡不着,只能摸着小腹,默默祈祷陆北辰平安。
她不知道的是,此刻府城的钦差府里,沈庭之正伏案疾书,奏折上字字句句都写着江晚晚的事迹——从整合渔村资源成立“渔晚记”,让村民过上好日子,到海盗来袭时沉着布局,用陷阱和烟雾弹保护村民,甚至为救孩子不惜受伤……每一件事都写得详细真切。
“此女虽为民间女子,却有勇有谋,心系乡邻,实乃难得之才。”沈庭之写完最后一句,仔细读了一遍,满意地点点头,随即让人将奏折快马送往京城。他相信,这样的女子,值得朝廷嘉奖。
日子又过了十几天,江晚晚左臂的绷带终于拆了,只留下一道浅浅的疤痕。这天清晨,她刚指挥村民装完一车货,就见远处的小路上来了一队官兵,为首的人骑着马,手里捧着一个明黄色的盒子——是圣旨!
“江晚晚接旨——!”官兵到了晒场中央,翻身下马,高声喊道。
村民们瞬间安静下来,纷纷围了过来,李三叔连忙拉着江晚晚整理衣服:“晚丫头,快,接圣旨!”江晚晚也有些意外,连忙牵着小鱼,走到官兵面前,跪了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查沿海渔村江氏晚晚,聪慧坚韧,组织乡邻抵御海盗,保一方平安;更创‘渔晚记’商号,助村民脱贫,功绩卓著。特赐‘女先生’名号,准其合法经营产业,传授技艺,望其再接再厉,造福乡梓。钦此!”
宣旨官读完圣旨,将明黄色的卷轴递给江晚晚:“江女先生,接旨吧。”
“臣女江晚晚,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江晚晚双手接过圣旨,指尖触到卷轴的丝绸,心里又惊又喜——她没想到,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竟然能得到朝廷的封号,还能合法经营“渔晚记”,以后再也不用担心商号被人刁难了。
“恭喜江女先生!”村民们纷纷上前道贺,李三叔笑得合不拢嘴:“晚丫头,好样的!咱们渔村也出了个‘女先生’!”小鱼也拉着江晚晚的衣角,仰着小脸问:“姐姐,‘女先生’是什么呀?是不是很厉害?”
“是很厉害,以后姐姐可以教更多人做事了。”江晚晚笑着蹲下身,想摸摸女儿的头,可刚一弯腰,突然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眼前的景象瞬间模糊,耳边的欢呼声也变得遥远。
“姐姐?”小鱼察觉到不对,拉了拉她的手。
江晚晚想撑着站起来,可身体却软得像没了骨头,手里的圣旨“啪”地掉在地上,她眼前一黑,首首地倒了下去。
“晚丫头!”李三叔惊呼一声,连忙冲上去扶住她,“快!快找郎中!”
周围的欢呼声瞬间变成了慌乱的呼喊,几个村民立刻往镇上的医馆跑,小鱼趴在江晚晚身边,小手摸着她的脸,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往下掉:“姐姐,你别睡!你快醒醒!”
宣旨官也慌了,连忙上前查看:“这是怎么回事?刚接完旨怎么就晕倒了?”
“肯定是这段时间太累了!”旁边的王婶抹着眼泪说,“海盗来的时候她就受了伤,之后天天忙商号的事,觉都没睡好……”
江晚晚躺在李三叔怀里,脸色苍白,呼吸有些微弱。阳光洒在她脸上,却没了往日的血色。村民们围在旁边,一个个都满脸担忧——他们刚有了“女先生”,刚看到好日子的希望,江晚晚可不能出事啊!
而此刻,没人知道,江晚晚的晕倒,除了劳累和受惊,还有一个更让人惊喜的原因——那个她猜测了许久的秘密,很快就要揭晓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I5N/)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