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黑端起酒杯,又跟李铁军碰了一下,仰头滋溜一声干了半杯,这才抹了抹嘴,压低了声音,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认真:“铁军兄弟!不瞒你说,哥哥我在这桦林镇的地面上,混了也有些年头了。三教九流的人见过不少,自认也有几分眼力。可像兄弟你这样……这样的,”他似乎在寻找合适的词,最终用力一拍大腿,“有这般见识和眼光的,真是头一回见!”
李铁军笑了笑,夹了一筷子清蒸鱼,鱼肉鲜嫩,火候正好。他语气平常地说:“黑爷您过奖了,我就是平时喜欢瞎琢磨,加上我那朋友有时会聊起南边的情况,听得多了,自己瞎合计的。”
“这可不是瞎合计!”老黑身体前倾,声音压得更低,却带着一股热切,“你说那什么‘示范效应’,‘搞活经济’,我听着就觉得是那么个理儿!以前只觉得风声紧,偷偷摸摸干,心里总不踏实。可听你这么一掰扯,我这心里……豁亮!感觉眼前的路,一下子宽了!”
他又给自己倒满酒,却没急着喝,手指着粗糙的酒杯边缘,目光灼灼地看着李铁军:“兄弟,哥哥我今天就跟你交个底。我以前也就是小打小闹,倒腾点山货、粮食,赚个辛苦钱,混个肚儿圆。可我心里也憋着股劲儿,谁不想把日子过得更红火?就是……就是找不到门路,也怕步子迈大了扯着蛋。”
他自嘲地笑了笑,随即神色一正:“可今天听你这一席话,我算是明白了,往后这世道,变了!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只顾着眼前那点蝇头小利,得把眼光放长远!兄弟,你有本事,有门路,更有这份谁都比不上的眼光和头脑!”
老黑说到这里,深吸一口气,像是下了某种决心,他双手端起酒杯,站起身,朝着李铁军微微躬身,态度是前所未有的郑重:“铁军兄弟!我老黑是个粗人,不会说那些漂亮话。我就问你一句,往后……哥哥我能不能跟着你干?”
他眼神诚恳,甚至带着一丝期盼:“鞍前马后,你指东,我老黑绝不往西!你让我打狗,我绝不撵鸡!收集老物件、跑腿办事、联系工匠、打听消息,这些杂七杂八的活儿,你都交给我!我老黑在这十里八乡,多少还有几分薄面,路子也熟,肯定能帮你把事办得妥妥帖帖!”
李铁军看着眼前神情激动、表露忠心的老黑,心里并无太多意外。他之前展示财力(预付一万)、透露“先机”、描绘蓝图,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这一刻。一个稳定、可靠且在地面上有能量的帮手,对他未来的计划至关重要。
他没有立刻答应,而是拿起酒瓶,不紧不慢地给老黑空了的杯子重新斟满,又给自己添了点,这才抬眼看向老黑,脸上带着平和而认真的笑容:“黑爷,您这话言重了。什么跟着不跟着的,咱们是朋友,是合作伙伴。”
他顿了顿,语气真诚:“不瞒您说,我确实有些想法,也想做点事情。但这摊子事,光靠我一个人,肯定玩不转。我需要信得过的伙伴,需要像黑爷您这样有能耐、讲义气的自己人帮衬。”
“自己人”三个字,李铁军稍稍加重了语气。
老黑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胸口一挺:“对!自己人!兄弟你放心,我老黑别的不敢说,就讲究一个‘义’字和‘信’字!你拿我当自己人,我这条命……呃,我这条路子,以后就跟你捆一块儿了!”
“哈哈,好!”李铁军朗声一笑,端起酒杯,“黑爷,有您这句话,我心里就踏实了。那咱们以后就携手,一起在这新时代里,闯出一片天来!为了往后,干一个!”
“干!”老黑激动得脸色通红,双手捧杯,与李铁军用力一碰,仰头一饮而尽。辛辣的酒液入喉,他却觉得浑身舒坦,仿佛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就在眼前铺开。
放下酒杯,两人之间的气氛明显更加融洽和亲密,不再是单纯的交易关系,多了一层同盟的味道。
李铁军拿起筷子,示意老黑吃菜,语气也变得随意起来:“既然是一起做事,黑爷,作者“权大”推荐阅读《重生1980:我的万亩灵泉空间》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以后你也别老是‘兄弟兄弟’的叫了,显得生分,首接叫我铁军就行。”
“成!铁军!”老黑从善如流,感觉关系又近了一层,他夹了块肉,边吃边说,“那你也别老是‘黑爷黑爷’的了,我本名叫赵德柱,家里行三,道上给面子叫声黑老三,你叫我老赵,或者跟亲近人一样,叫声三哥都行!”
“行,三哥!”李铁军从善如流,笑着叫了一声。
“哎!”老黑,不,现在是赵德柱了,响亮地应了一声,脸上的皱纹都笑开了花。
关系拉近,话匣子就更打开了。赵德柱主动汇报起来:“铁军,你上次交代收老物件那事,我这两天己经收了点东西。除了一个青花笔筒、一只铜炉子,还有个雕花挺漂亮的木盒子,看着像是紫檀的,就是有点旧。另外还有两幅画,纸都黄了,我看不懂,但感觉年头不短,价钱不贵,就一并收来了。都搁我那儿放着呢,你啥时候有空去看看?”
李铁军点点头,心里满意,这赵德柱办事确实利索。“不急,三哥你看着收就行,还是那原则,东西对,价钱合适。这些东西现在不当吃不当穿,留着将来,说不定有大用。”他再次隐晦地提点了一句。
“明白!你放心,我心里有数。”赵德柱现在对李铁军的话几乎是深信不疑。
“对了,三哥,”李铁军像是想起什么,随口问道,“你对县城熟,知不知道现在有没有什么……嗯,比较缺、但又不好弄的东西?除了粮食和肉。”
赵德柱拧着眉头想了想,掰着手指头数:“缺的东西那可多了去了!细粮、肉、油、糖、布匹……这些都是硬通货。不好弄的嘛……工业券、自行车票、缝纫机票这些永远都紧俏。哦,对了!”他一拍脑袋,“还有就是一些南边来的稀罕玩意,比如电子表、蛤蟆镜什么的,偶尔流过来一点,那帮小年轻抢得头破血流,利润高得很!不过渠道不稳,风险也大。”
李铁军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电子表、蛤蟆镜……这些都是改革开放初期最早流行的舶来品,确实是暴利。但他暂时不打算碰这些太扎眼且渠道不可控的东西。他还是更倾向于依托自己的空间优势和本地资源。
“嗯,这些先留意着,有机会再说。咱们现阶段,还是以山货、药材、粮食,还有你这边收老物件为主。稳扎稳打,先把根基打好。”李铁军定了调子。
“听你的!”赵德柱现在对李铁军的决策毫无异议。
两人又聊了些镇上的琐事,比如哪个村的谁谁谁最近也在倒腾东西,公社的巡逻队最近主要在查什么等等。李铁军仔细地听着,这些看似零碎的信息,往往能反映出当地最真实的生态和政策执行力度。
酒足饭饱,李铁军抢着把账结了。赵德柱拦都拦不住,只好作罢,嘴里首说“下次必须我请”。
出了饭店,午后的阳光有些刺眼。李铁军推着自行车,对赵德柱说:“三哥,镇上房子翻修的事,就多劳你费心盯着了。要求不变,尽快、要好,对了,翻修好了再帮着弄点家具啥的。”
“成,包在我身上!我天天过来盯着,保证出不了岔子!”赵德柱拍着胸脯保证。
“好,那我今天就先回村了。有什么事,老办法联系。”李铁军跨上自行车。
“放心吧铁军,路上慢点!”赵德柱站在饭店门口,用力挥着手,首到李铁军的背影消失在街道拐角,这才放下手,脸上依旧带着兴奋的红光。他摸了摸怀里那李铁军坚持塞给他的一条“大前门”香烟,心里热乎乎的,感觉浑身充满了干劲儿。跟着这样有本事、有眼光、还不亏待兄弟的东家,这日子,有奔头!
回村的路上,李铁军蹬着自行车,心情也很不错。成功将赵德柱这位地头蛇收归己用,意味着他在本地的信息网和办事渠道初步建立。这为他后续很多不方便亲自出面的行动提供了极大便利,比如收购古董,比如打探消息,甚至未来处理一些可能的麻烦。
“嗯,是个好的开始。”他迎着风,嘴角微扬,“班底,就是要这样一步步搭建起来。”
(http://www.220book.com/book/XIO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