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分析结论如同百川归海,最终汇聚于“江南”二字时,安全屋内的气氛为之一变。
先前弥漫的思索与推演,此刻化为了沉静而坚定的决断。
目标从未如此清晰——南下,深入那片以柔美水乡著称的土地,寻找隐藏在其温婉面纱之下的《南山经》奥秘,以及那炽烈的第二件西灵信物:“朱雀之羽”。
“目标确认,江南。”
陆深的声音打破了短暂的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果断。
他的目光扫过桌上那枚赤色玉板,仿佛己经穿透了时空,看到了那片即将踏足的土地。
“按照青龙->朱雀的顺序,这是我们计划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必须成功。”
共识在无声中达成。
没有欢呼,只有更加专注的眼神和迅速投入行动的效率。
宏大的蓝图需要落实到每一个细节,而他们面对的,是一个与苍茫昆仑截然不同的战场——高度开发、人口稠密、监控遍布的现代都市群与水网地带。
计划与准备环节立刻紧锣密鼓地展开,每个人都清楚自己肩负的任务。
陆深——战术与安全核心:他摊开一张详细的江南地区交通图和城市布局图,手指在上面快速划过。
“我们不能大张旗鼓。高铁是首选,速度快,人流量大,便于隐藏。但抵达后的移动是关键。”
他规划着数条备选路线,计划利用内河航运、短途巴士甚至非机动车进行机动,以规避可能的追踪。
他通过加密渠道,在目标城市预定了数个不同区域、看似毫不相干的安全屋和临时落脚点。
“寻山会知道我们的存在,墨的行踪更是诡秘。我们必须假设,从我们离开这个门开始,就处于被监视状态。一切行动,以隐蔽和反侦察为第一要务。”
他还准备了应对现代环境下突发状况的预案,包括如何应对盘查、如何利用城市环境摆脱跟踪,甚至准备了合法的“文化考察”身份作为掩护。
林星遥——科技与侦察保障:她的工作台变成了一个小型装备库。
她仔细检查着“游隼”无人机,为其更换了更适合潮湿环境的防潮电路板和静音旋翼,并加装了短程水下推进器和微光夜视模块。
“江南水网密布,林冠茂密,空中和水中侦察都可能用到。”她轻声解释着。
同时,她准备了高灵敏度的声纳探测仪、土壤成分快速分析仪,以及能够捕捉微弱能量残留的改进型盖格计数器。
她的平板电脑里,己经下载了目标区域最高精度的卫星地图、城市3D模型和地下管网图。
“我们需要在‘螺蛳壳里做道场’,精确找到那个异常点。”
苏清漪——文化与能量向导:她几乎将自己埋进了与吴越之地相关的故纸堆中。
除了《南山经》,她重点研读《越绝书》、《吴越春秋》等记载古吴越历史传说的典籍,搜寻任何可能与“火”、“日”、“鸟”崇拜,以及隐秘祭祀相关的记载。
“《搜神记》提到‘越地深山有赤色异鸟,见则旱’,这会不会是‘朱雀’力量逸散的某种表现?”
她梳理着当地民间关于“禹王镇水”、“防风氏巨人”乃至“干将莫邪铸剑”的传说,试图从中找到与上古能量、秘境入口相关的蛛丝马迹。
同时,她反复感应着守脉人玉符,试图在与江南相关的信息刺激下,激发玉符更深层次的记忆或指引。
“吴越巫风,诡谲莫测,我们必须了解他们的‘规则’,才能安全进入。”
孙砚——信息整合与灵性感应:他负责将所有与研究相关的核心资料——玉板拓片、壁画临摹、古籍关键页照片、破译笔记——进行高精度扫描和多重加密备份,确保即使设备丢失,核心信息也不会泄露。
同时,他花费了大量时间与青铜镜进行深度沟通。
他不再仅仅将其当作罗盘,而是尝试将自己的意念与镜中蕴含的古老意识更紧密地连接。
他常常静坐,手持铜镜,观想着江南的水脉、山形,感受着镜面传来的或清晰或模糊的反馈,有时是方向的微调,有时是一种…难以言喻的预感,仿佛镜子在试图告诉他,那片水域之下藏着危险,那座丘陵之上萦绕着不同寻常的“气”。
启程前的思绪 不可避免地染上了一份复杂。
即将从西部高原的壮阔苍凉,转向东南水乡的温婉秀美,环境的巨变带来的是陌生的挑战感。
苏清漪抚摸着守脉人玉符,心中那份关于“守脉者己死”的阴霾并未散去,反而在即将踏入另一片古老土地时变得更加清晰。
江南,这片土地是否见证过守脉人或者羲和部最后的辉煌与寂灭?
她希望能在这里找到答案,哪怕只是碎片。
林星遥则对在现代化都市背景下展开上古追寻感到一种奇异的割裂与兴奋。
她想象着在粉墙黛瓦、小桥流水之间,操作着最尖端的探测设备,寻找着可能存在于地铁隧道旁、古镇地基下,或者某个被保护起来的湿地公园深处的秘境入口,这种感觉既荒谬又令人着迷。
陆深检查着随身装备,脑海中不断模拟着可能遭遇的冲突场景——不是在荒野,而是在狭窄的巷弄、拥挤的车站、平静的湖面。
如何在现代法律的框架下,应对可能出现的、超越常理的威胁,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孙砚则感到青铜镜传来的感应中,除了指向南方的明确牵引外,还夹杂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躁动?
仿佛江南那片土地之下沉睡的力量,并非完全平静,而是处于一种微妙的、即将被唤醒的临界状态。
这让他对“朱雀之羽”的获取,平添了几分不确定。
踏上征程的时刻终于到来。
所有设备打包完毕,备用身份检查无误,行动计划熟稔于心。
他们最后看了一眼这间承载了无数秘密与思索的安全屋,毅然转身,融入门外城市的夜色之中。
陆深安排的车辆无声地滑行,将他们送往高铁站。
没有隆重的告别,只有融入人群的隐蔽。
他们登上南下的列车,找到预订的座位,如同无数普通旅客一样。
列车启动,加速。
窗外的景象飞速后退,城市璀璨的灯火逐渐被抛在身后,取而代之的是沉沉的夜色,以及远方隐约可见的、轮廓变得柔和起来的山峦。
空气中的干燥寒冷,也仿佛在悄然变得。
孙砚靠窗坐着,手中握着青铜镜,镜面在昏暗的车厢灯光下,映照出他沉思的脸庞,以及窗外那片正向他们迎来的、笼罩在夜幕与淡淡水汽中的广袤土地——江南。
就在列车平稳运行,大多数旅客开始昏昏欲睡之时,坐在过道另一侧、一首看似在玩手机的林星遥,身体几不可查地僵硬了一下。
她隐藏在普通手机壳下的微型监控终端,屏幕边缘再次闪烁起一个极其微小的红色警示标志——代表有高优先级的目标触发了外围预警算法。
她没有立刻声张,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滑动,调出了触发的画面。
是站台上,列车启动前几秒,一个穿着深色连帽衫、低着头的身影,在人群边缘快速穿过,消失在柱子后方。
画面模糊,无法辨认面容。
几乎同时,环境能量监测插件记录下了一闪而逝的、比上次在安全屋外捕捉到的更为清晰的能量波动——那股熟悉的、带着侵蚀与污秽感的寻山会能量特征,虽然依旧微弱,但这一次,绝不再是误判。
林星遥深吸一口气,将设备屏幕转向坐在对面的陆深,用眼神传递了信息。
陆深的目光瞬间锐利如鹰,他微微颔首,表示收到。
一切如他所料,阴影从未远离。
团队的首次主动出击,从踏上列车的那一刻起,便己宣告进入真正的“战区”。
前方的江南,等待他们的不仅是烟雨朦胧的诗意,更是暗流汹涌的杀机与深藏不露的古老秘密。
(第38章 收)
(http://www.220book.com/book/XIX2/)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