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69章 扎根

小说: 沸腾年代1980   作者:叙白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沸腾年代1980 http://www.220book.com/book/XJ3T/ 章节无错乱精修!
 

抽水机样机成功实现稳定运行的消息,像一针强心剂,让整个河口子农机制造厂的精神为之一振。工人们看着那台不再“咳嗽”、水流强劲的机器,眼神里充满了自豪。陈旭心里也踏实了不少,但他知道,从样机到能被农户放心使用的商品,还有最关键的一步——小批量试产和实地检验。

他不敢大意。亲自盯着铸造车间浇铸泵壳,看着机加工车间车削叶轮轴,在装配车间和老师傅们一起调整密封圈。每一台试生产的抽水机,他都要求贴上编号,记录关键部件的加工者和装配者。“出了问题,能追到根上。”他对有些不解的工人解释。这法子一开始让大家觉得麻烦,但慢慢地,责任感就上来了,活儿也干得更仔细。

第一批十台抽水机下线后,陈旭没有急着推向市场。他效仿之前播种机的做法,选择了本村和邻村几户关系好、又肯动脑筋的种田好手,半卖半送地让他们拿去试用,只有一个要求:如实记录使用情况,比如抽水的扬程和流量、柴油消耗、机器有没有啥毛病、用起来顺不顺手。

“陈厂长,你放心!好就是好,孬就是孬,咱绝不糊弄!”得了实惠的农户拍着胸脯保证。

接下来的日子,陈旭的心就悬在这几台机器上。他隔三差五就往那几户人家跑,蹲在田埂上,看机器“突突”地抽水,仔细听运转的声音,询问使用感受。有人反映摇启动手柄有点费劲,他回来就琢磨着改进启动齿轮;有人说柴油机烟有点大,他拉着刘工研究油路和风门调节。

这种接地气的反复调试,效果显著。等到春灌快结束时,这几台抽水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表现稳定,比传统的人力水车和简陋的皮管抽水效率高出数倍,极大地减轻了劳作的强度。试用农户赞不绝口,主动成了“河口子”牌抽水机的活广告。

口碑,比任何宣传都管用。

消息传开,不等陈旭正式宣传,前来询问和预订抽水机的人就踏破了门槛。特别是那些有鱼塘、果园或者田地离水源较远的农户,需求尤为迫切。之前还对邻县低价脱粒机有些动摇的市场,瞬间被抽水机的热度盖了过去。

陈旭趁热打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开始扩大抽水机的生产规模。新厂房里,专门开辟了一条抽水机生产线。由于前期工作扎实,工艺相对成熟,生产进行得比较顺利。看着一台台崭新的抽水机下线、检测、打包,准备发往西面八方,陈旭终于可以稍微松一口气了。

产品线的成功拓展,让“河口子农机制造厂”的名声更加响亮。它不再是一个只会做脱粒机和播种机的“专业户”,而是展现出了持续开发和生产更复杂农机具的能力。这种技术实力的展示,无形中大大提升了品牌的信誉和竞争力。

就连之前那位来自县机械厂、言语间有些居高临下的副厂长,再次来访时,态度也明显客气了许多。他围着新下线的抽水机转了几圈,甚至还上手摇了摇,最后对陈旭说:“陈厂长,看来你们这个小厂,潜力不小啊。以后说不定真有合作的机会。”这一次,他的语气里少了几分试探,多了几分认可。

面对这些变化,陈旭没有得意,反而更加警惕。他召集骨干开了个会,主题就一个:“扎根”。

“咱们厂子,现在算是有点样子了。”陈旭看着大家,“但根基还不牢。名气是虚的,市场说变就变。咱们能站住脚,靠的是东西实在,靠的是大家手艺好、心细。这根,得往深里扎!”

他提出了几条硬规矩:一是成立质量检查小组,刘工牵头,对每台出厂产品进行抽检,不合格的坚决返工;二是建立用户档案,对售出的机器跟踪回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鼓励技术革新,谁提出好点子被采纳了,厂里给奖励。

这些措施,让厂子的管理慢慢走上了更规范的轨道。

夏日的傍晚,忙完一天的工作,陈旭喜欢在新厂区的空地上走走。看着整齐的厂房、忙碌的工人、堆满成品和原料的仓库,再回想几年前那个家徒西壁、为温饱发愁的冬天,他恍如隔世。

他知道,这一切来之不易。是那个神秘的空间给了他最初的底气,更是他自己的咬牙坚持、不断学习和一帮老师傅、伙计们的共同努力,才一步步走到了今天。

前方的路还很长,市场竞争只会越来越激烈。但此刻,陈旭心里是踏实的。因为他明白,只要把根扎得深,扎得稳,再大的风浪,也能扛过去。

沸腾年代1980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沸腾年代1980最新章节随便看!

    (http://www.220book.com/book/XJ3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沸腾年代1980 http://www.220book.com/book/XJ3T/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