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社门口,陈旭的心跳得飞快。孙德才那慌乱的一瞥,和记事本上那个刺眼的“黑”字,像两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心中的谜团。孙德才就是那个联络“黑三”的内鬼!
证据近在咫尺,就在那个棕色的皮革记事本里。但如何拿到它?硬抢是自寻死路,偷窃风险太大且为人不齿。陈旭的目光,死死锁定了信用社门口那排自行车中,孙德才那辆擦得锃亮的“永久牌”。
一个大胆而冒险的计划,在他脑中迅速勾勒成型。他需要帮手,需要时机,更需要运气。
他不动声色地离开信用社,快步回到厂里,立刻找来了大刘和小王。关紧办公室的门,陈旭压低声音,快速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这……太危险了吧厂长?”小王听完,脸色发白。
大刘却眼中精光一闪:“厂长,我看行!值得一试!”
“细节必须完美,不能出一点差错。”陈旭铺开一张纸,快速画着信用社周边的地形草图,“大刘,你负责制造混乱。小王,你眼疾手快,负责下手。我负责接应和望风。记住,我们的目标只是那个笔记本,得手后立刻撤离,绝不能纠缠!”
三人又反复推敲了每一个步骤,设想了各种意外情况的对策。行动时间,就定在孙德才办完事出来,推车离开的那一刻。
下午三点多,孙德才终于从信用社出来了,脸上带着一丝办成事的轻松。他推着自行车,走向车棚。陈旭在不远处的巷口打了个手势。
行动开始!
大刘扮作一个急匆匆的路人,抱着一摞刚买的旧报纸,看似不小心,实则有心地撞向了孙德才的自行车后轮。
“哎哟!对不起对不起!”大刘连声道歉,手里的报纸散落一地,恰好有几张盖住了孙德才的车后座和挂在上面的手提包。
孙德才被这突然一撞,差点摔倒,气得骂骂咧咧,注意力完全被大刘和满地报纸吸引。
就在这一两秒的混乱中,小王如同鬼魅般从侧面贴近,手指灵巧地探入半开的手提包,摸到了那个硬壳笔记本,迅速抽出塞进自己怀里,整个过程无声无息。他随即也装作被绊倒,加入道歉的行列,掩护大刘。
“没长眼睛啊!”孙德才恼怒地扶好车,检查了一下手提包(拉链还开着,但他没注意深处),见没少什么大件,又骂了几句,这才悻悻地推车离开,并未察觉笔记本己失。
陈旭在远处看得真切,强压住狂跳的心,见孙德才骑车走远,立刻发出撤退信号。大刘和小王迅速收拾好报纸,消失在巷弄中。几分钟后,三人在预定的偏僻角落汇合。
“厂长,拿到了!”小王激动地将笔记本递给陈旭。
陈旭接过这本略显陈旧的笔记本,感觉重若千斤。他深吸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翻开。果然,在中间几页,找到了用铅笔草草写下的记录:
“黑三,西关老地方见,谈河口子事。”
“付定金二百,事成后再付三百。”
“南沟村赵大山己谈妥,依计行事。”
后面还附有一个模糊的地址和几个像是日期的数字。
铁证如山!
笔记本上的信息虽然简略,但时间、人物、事件、金额一应俱全,清晰地勾勒出孙德才雇佣黑三,买通赵大山,策划南沟村栽赃事件的完整链条!
“太好了!”大刘和小王也凑过来看,兴奋不己。
“立刻去公社派出所!”陈旭当机立断。有了这份铁证,孙德才和黑三再也无法抵赖!
三人首奔公社派出所,将笔记本和情况向值班的副所长做了详细汇报。副所长看到如此确凿的证据,高度重视,立刻向县局做了电话汇报。由于涉及国营厂干部和恶性案件,县局指示立即控制嫌疑人孙德才,并联合县城西关派出所抓捕黑三。
行动迅速展开。当天傍晚,孙德才还在县农机厂的办公室里悠闲地喝茶,就被突然出现的公安干警带走。他起初还矢口否认,气焰嚣张,但当公安人员出示他那本熟悉的笔记本时,他顿时面如死灰,在地。
与此同时,县城西关派出所也顺利将混混头子“黑三”抓获归案。在证据面前,黑三对其受孙德才指使,派人破坏抽水机并煽动南沟村民闹事的事实供认不讳。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传开,在河口公社和县工业系统引起了巨大震动!谁也没想到,一起看似简单的产品质量纠纷背后,竟隐藏着如此卑劣的阴谋,而主谋竟是县农机厂的一名科级干部!
河口子农机制造厂洗清了不白之冤,声誉不仅恢复,反而因在这次事件中表现出的冷静、果敢和配合公安破案,赢得了更高的赞誉。陈旭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县农机厂领导层为此事焦头烂额,不得不公开道歉,并撤换了供销科负责人,试图挽回影响。
然而,陈旭并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他清楚,孙德才可能只是一个执行者,其背后是否还有更高层级的人指使?县农机厂是否会因此事而怀恨在心,采取更隐蔽的报复?市场竞争的残酷,并不会因为一次正义的胜利而消失。
这场风波,让他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商场的险恶。他将那本作为证据提交后留下的复印件锁进了抽屉最深处,作为一个警示。
危机暂时解除,但脚下的路,依然布满荆棘。 他必须让河口子农机制造厂变得更加强大,才能在未来更大的风浪中屹立不倒。
(http://www.220book.com/book/XJ3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