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28章:除祟感悟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 http://www.220book.com/book/XJKM/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腊月廿八,年关的脚步踏着积雪,发出沉闷而急促的声响,却在静心斋的门槛外悄然止步。斋内,时光仿佛被檐下冰棱凝固,流淌得格外缓慢。庭院中的积雪被细致地扫至梅树根下,垒成小小的白色丘冢,青石板路重见天日,泛着的冷光。几株老梅虬枝盘曲,鹅黄色的蜡梅与淡粉色的红梅竞相吐艳,幽香凛冽,不与凡俗同调,这香气穿过经堂虚掩的门扉,与室内沉淀了数十年的檀香、墨香、药草香悄然融合,氤氲出一方遗世独立的清寂道场。

陈砚盘膝坐于东厢房临窗的蒲团上。窗外,是覆着皑皑白雪的鳞次栉比的屋瓦,以及一方被高墙切割成的灰蒙蒙的天空。窗内,一方紫檀木小几上,铺展着新裁的桃符纸,色泽温润如玉胎。他并未立即动笔,只是静坐,眼观鼻,鼻观心,呼吸悠长几不可闻,整个人仿佛与这清冷寂静的时空融为一体。

距离青柳巷那次凭借尚不纯熟的隐身符险险脱身,己过去三日。这三日,他遵从师命,未曾触碰符笔朱砂,只是日复一日地静坐、吐纳、清扫庭院,或是立于梅树下,看雪花如何悄然改变枝头的轮廓,听寒风穿过檐角发出的呜咽。看似无所事事,实则将王家驱魂、街头遇扰这两番经历,置于心镜之上,反复映照,细细研磨。

此刻,他缓缓睁开眼,目光清澈而沉静,如同雪后初霁的天空。他提起那支笔杆己得温润的符笔,探手蘸向一旁玉碟中色泽深邃的辰州朱砂。笔锋饱饮丹砂,悬于桃符纸上空三寸,凝定不动。刹那间,他周身那股平和的气息骤然内敛,心神尽数凝聚于笔尖一点。

落笔。

笔尖触及纸面,无声无息,却仿佛有金石之音在静谧的房中回荡。手腕运转,不再是往日练习时的谨慎描摹,亦非情急之下的奋力挥洒,而是一种如溪流归海般自然流畅的韵律。笔走龙蛇,朱砂在纸上游走,勾勒出的正是那最为基础的“安神符”符文。笔画圆融,结构疏密有致,更奇异的是,那朱红的线条仿佛自有生命,在纸上缓缓流动,一股精纯平和的灵力随着笔画的延伸,被自然而然地编织进符文的每一处转折与勾连之中。

符成,笔收。

没有耀眼的光芒迸发,只有一层温润如玉的白色光晕自符纸上悄然浮现,柔和而稳定,持续了约三息之久,才如潮水般缓缓内敛,融入纸中。整张符咒静静地躺在几上,却散发出一股令人心神宁帖、杂念顿消的安宁气息,仿佛一位慈祥长者无声的抚慰。

陈砚凝视着这道符,眼中闪过一丝了然的明悟。他清晰地感知到,这道安神符的“质”,与月前自己所画,己有云泥之别。这进步,绝非仅是因笔法娴熟了几分,或是灵力浑厚了几成。其根源,在于心田深处那悄然发生的蜕变。

王老實家那夜,指尖触及小宝额头的冰凉,感知那稚魂纯然的不舍与迷茫,以安神符温和引导,以镇邪符坚定隔绝,最终见证那缕执念化作点点灵光消散,小宝恢复红润的睡颜,王氏夫妇喜极而泣的感激……这一切,如同刻刀,在他心中刻下了“道术之用,在于济人”的深刻烙印。它让符咒不再是纸上的图案与咒语的组合,而是连通悲悯与解救的桥梁。这份源于“利他”的踏实与价值感,如同为他的灵力注入了沉稳的根基,下笔时心念纯粹,意与符合,再无半分滞碍。

而青柳巷中,面对混混不怀好意的围堵,指尖捏住隐身符时的紧张权衡,符力激发后身形模糊、感知剥离的奇异体验,以及险险脱身后那混合着庆幸与后怕的剧烈心跳……这番经历,则像一盆冰水,浇醒了他初窥道术门径时可能滋生的些许虚浮之气。它让他切肤体会到,修为浅薄时,纵有奇术亦如孩童舞剑,险象环生;更让他警醒,道术非凡力,显之于众,福祸难料,须怀敬畏,谨守“藏”字诀。这份对力量边界与运用分寸的认知,褪去了少年的几分燥气,增添了几分沉潜内敛的智慧。

济世之仁,与临危之智,如同阴阳二气,在他心府中交汇、激荡、最终融汇调和,淬炼出一颗更加通透、更加坚定的道心。这心境的升华,反过来滋养着他的灵力,使得其运转愈发圆融自如,对符咒真意的领悟也跃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看来,这三日静功,未曾虚度。”毛小方平和的声音在门口响起。他不知何时己悄然站立,目光掠过几上那张灵光内蕴的安神符,微微颔首,深邃的眼眸中掠过一丝极难察觉的赞许。“符有清光,意蕴中正,足见心性己然不同。”

陈砚连忙起身行礼:“师父。弟子愚钝,近日反复思量,方知前路深广,以往所学,不过管中窥豹。”

毛小方踱步进来,指尖轻触符纸,感受着那平和而持续的灵力波动,缓缓道:“符为心画,心正则笔正,笔正则符灵。你可知此番进益,关键何在?”

陈砚沉吟片刻,恭敬答道:“弟子以为,乃是经历了‘行’与‘思’的淬炼。以往闭门造车,虽苦练不辍,终是纸上谈兵,不解其味。经历世事,方知符法之用,存乎一心,既可济世安人,亦可护身明道。明了‘为何而画’,下笔时自然心念通达,意与境合。”

“善。”毛小方眼中欣慰之色更浓,“由技入道,需以身体之,以心验之,方能知行合一,渐入佳境。你己初步触摸到此中关窍。然,切记‘满招损,谦受益’。道海无涯,你今日所见,不过沧海一粟。符法之妙,变化无穷;道术之深,与心性同修共进。日后当时时勤勉,处处留心,不可有片刻懈怠。”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陈砚躬身应道,心中因师父的肯定而暖流涌动,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对大道无穷的敬畏与向往。

自此番恳谈后,陈砚的修行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他不再满足于符咒形似的模仿和灵力的机械灌注,而是开始尝试探寻每一道符咒背后所蕴含的天地法则与道学哲理。

练习“镇邪符”时,他不再一味追求笔画的刚猛凌厉,而是静心体会“镇”字所含的“安定”、“抚平”之意,将意念专注于平息躁动、安抚不安,使得画出的符咒少了几分肃杀之气,多了几分中正平和的威严,如同磐石镇于狂澜,自有不动之威。

练习“驱煞符”时,他谨记“竹叶承雨”的启示,笔意中不再强调凌厉的攻击,而是侧重于“疏导”、“净化”的圆融,使得符咒之力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驱邪而不伤物,更合天道好生之德。

甚至对于那尚不纯熟的“隐身符”,他也有了新的感悟。他不再执着于“消失”的结果,而是更多地去体会“融于环境”、“同化气息”的那种物我两忘的境界,将其视为一种锤炼心性、提升对气息感知与控制力的修行法门,追求一种“和其光,同其尘”的自然之道。

除了符法,他对基础吐纳导引术的修习也更加精进。每日寅时,无论风雪严寒,他必在庭院中面对东方将升未升的曙光,引导体内灵力如春溪般涓涓流淌,洗涤经脉,滋养神魂。他能清晰地感觉到,丹田那缕灵力日益精纯凝练,对周围环境的感知也越发敏锐,甚至能隐约察觉到天地间阴阳二气的消长与五行能量的细微流动。

这种近乎苦行般的刻苦,并非源于外部的压力或功利的目标,而是发自内心的渴求与喜悦。他真切地体会到,道术不仅是护身济世的有力工具,更是探索生命奥秘、提升自我境界、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无上法门。每一次灵力的增长,每一次对符咒真意的领悟,都给他带来一种远超世俗享乐的精神满足与灵魂深处的宁静。

偶尔夜深人静,万籁俱寂时,他会取出那面鸾鸟缠枝铜镜,指尖轻抚冰凉而神秘的镜面。镜中的李慧娘残魂,似乎也因他心境的澄澈与灵力的温养而变得更加安宁,不再有以往的哀怨波动,反而隐隐传递出一丝难以言喻的依赖与期盼。陈砚能感觉到,随着自身修为的提升和心性的沉淀,与这面神秘铜镜的联系也愈发紧密、平和。他心中明了,这镜中所藏的秘密,以及那个隐藏在暗处的“国师”阴影,或许都需要他拥有更高的道行、更坚毅的心志才能从容面对。这份无形的压力,如同磨刀石,砥砺着他不敢有丝毫松懈。

窗外,年节的鞭炮声愈发密集,硝烟的气味随风潜入,与街市传来的喧嚣混成一片。然而,静心斋内,却仿佛有一道无形的屏障,将这一切俗世的热闹隔绝在外。唯有笔墨与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以及少年修士均匀深长、仿佛与天地呼吸同频的吐纳声,在这方寸之地回响。腊梅的冷香执着地穿透窗隙,与少年那颗日益坚定、日益明亮的向道之心,悄然交融。

陈砚深知,修行之路,道阻且长,前方必有更多的艰难险阻与心性考验。但此刻,他的内心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坚定与平静。这份坚定,源于对道术力量的切身感受,源于济世助人带来的价值认同,更源于对超越凡俗、契合天道的生命境界的深切渴望。他轻轻铺开又一张桃符纸,凝神,静气,落笔。这一次,他的目标是一道更为繁复玄奥的“五行护身符”。笔尖落下,沉稳而专注,带着对过往的反思,对当下的珍惜,以及对那浩瀚道途的无限敬畏与期待。



    (http://www.220book.com/book/XJK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逐梦幽冥:始皇与武侯 http://www.220book.com/book/XJKM/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