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北宋宣和五年(1123年)冬
地点:汴京皇宫,艮岳万岁山
核心事件:谢石以“問”字初现锋芒,于帝王前窥见天机,埋下祸端。
---
宣和五年冬,汴京。
连绵数日的风雪终于在黎明时分歇止,铅灰色的天幕被撕裂一道缝隙,漏下些许惨淡的日光,照在艮岳万岁山的奇石珍木之上。积雪覆盖着琉璃飞檐,将这座耗举国之力堆砌的帝王园林,装点得如同虚幻的琼楼玉宇。暖阁之内,却是另一番天地。南海进贡的硕大明珠镶嵌梁柱,与数百支儿臂粗的牛油烛交相辉映,将室内烘得暖如仲春。金狻猊香炉吞吐着御制龙涎香,甜腻馥郁的气息缠绕着舞姬翩跹的水袖与悠扬的雅乐,构筑出一派醉生梦死的太平景象。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徽宗赵佶斜倚在软榻上,面泛红光。他方才即兴画就一幅《雪霁山禽图》,引得群臣一片谀词如潮。此刻,他目光流转,越过那些熟悉的面孔,落在了大殿角落一个格格不入的身影上。
那人一身半旧的青衫,洗得发白,却浆洗得十分干净。身形挺拔,面容清癯,最引人注目的是他那双眼睛,沉静得像两口古井,波澜不惊,仿佛周遭的富贵风流、丝竹管弦,都不过是过眼云烟。近侍早就低声禀报过,此乃近日汴京声名鹊起的测字先生,姓谢名石,自蜀中而来,传言能凭一字断人前程,窥测天机,神异非常。
一丝混杂着好奇与戏谑的念头,在徽宗这位艺术皇帝心中升起。他摆了摆手,乐声戛然而止,舞姬如水银般悄无声息地退下。满殿的目光,随着天子的动作,齐刷刷地聚焦到了那青衫书生身上。
“谢先生,”徽宗开口,声音带着酒后的慵懒,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威仪,“近日汴京皆传,你测字如神,能断吉凶,可知未来。今日朕心甚悦,你便来解一字,让朕与诸位爱卿,也开开眼界。”
他不待谢石回应,便取过身旁那根御用的紫檀木螭龙杖,探身向前,在御案之上那只盛满来自暹罗贡品、洁白如雪的特等香灰的金盆中,手腕运转,笔走龙蛇,写下了一个筋骨开张、气势磅礴的——“問”字。
香灰受笔,深陷成形,字迹清晰,宛若金石镌刻。
刹那间,暖阁内落针可闻。太师蔡京捋着胡须,眼皮微垂,似在养神,余光却锐利如鹰;殿帅府太尉高俅嘴角挂着一丝玩味的笑意,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隐相梁师成则面无表情,那双细长的眼睛里,闪烁着难以捉摸的光。权贵们的心思各异,或好奇这江湖术士有何能耐,或鄙夷其身份低微,或冷眼旁观等着看一场笑话,更有人心底己生出几分莫名的忌惮。
谢石深吸一口气,压下初入宫禁的些微忐忑,依礼上前三步,在金盆前站定。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凝神屏息,将全部心神灌注于那个“問”字之上。
殿内的珠光宝气、暗流涌动,仿佛瞬间远去。在他的灵台识海之中,那香灰写就的字迹骤然“活”了过来,墨色(在他感知里)流淌,笔画开始扭曲、分解、重组!这是他自蜀中深山得异人传授《字谶》秘本,苦修十载后,首次在这帝国权力中枢,毫无保留地施展“心字格”秘术。
第一重解:形格。观其骨架,析其构成。
“陛下,”他声音平稳,清朗如玉磬,在这寂静的大殿中异常清晰,“『問』字,外为『門』,内为『口』。左看是『君』,右看亦是『君』。”他微微抬头,目光澄澈,“此乃双君临门,天下归心之象。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圣德巍巍,泽被苍生。”
徽宗闻言,脸上笑容舒展,微微颔首,御用作家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显然对这吉兆的开场十分受用。几位近臣也适时地露出赞叹之色。
第二重解:势格。察其气韵,度其局势。
谢石语气微沉,如同平静湖面投入一颗石子,“然,”他这一声转折,让殿内刚刚松缓的气氛再度绷紧,“门外双君,门内……却唯有一口。”
他略一停顿,清晰感受到来自龙椅两侧那几道骤然锐利起来的目光,如同实质的针,刺在背上。
“此乃……孤君之象。”他声音不高,却字字敲在众人心坎,“满朝朱紫,济济一堂,然能入此心门,与陛下推心置腹、分忧解惑者……恐,寥寥无几。”
蔡京举杯欲饮的手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高俅脸上的玩味笑容淡去。梁师成的眼皮微微抬起,寒光一闪而逝。几位自诩为天子近臣的官员,脸色也变得有些不自然。
第三重解:心格(灵视秘映)。融其神意,窥其天机。
(此乃谢石内心震撼,外人不可见)字迹在他灵识中轰然剧变!那庄严的“門”框竟在无形烈焰中崩塌、消散!宫阙燃火,铁蹄踏碎琼楼!唯留中央那一点“口”,在炼狱般的血与火中疯狂摇曳,孤立无援!——这分明是国门洞开,宫阙倾覆,唯有一人仓皇辞庙的亡国凶兆!
冷汗瞬间从他背心沁出,浸湿了内衫。一股寒意自脚底首冲天灵盖。天机!这是赤裸裸的、大凶的天机!首指国本,关乎社稷存亡!脑海中响起离蜀时师父的谆谆告诫:“石儿,字谶通玄,可窥鬼神,然天威难测,天机不可泄尽!尤忌……首犯天颜,自招杀身之祸!”
他猛地撩袍,跪伏于地,额头几乎触到冰凉的金砖。字字斟酌,如同在万丈深渊之上走钢丝:
“陛下此字,气象万千,包罗天地。门内一口,乃西海之事,决于陛下一人之口,此为乾纲独断,圣心独运,乃江山社稷之福。”他先稳住基调,话锋随即巧妙一转,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沉重与忠诚,“然……门内亦显空荡,恐有言路壅塞,下情不能上达之虑。臣……目睹此象,心忧如焚,实……不敢尽言。”
徽宗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他身体微微前倾,深邃的目光落在谢石低伏的背上,仿佛要穿透那单薄的青衫,看清他心中所想。这位精于艺术的皇帝,并非全然昏聩,此刻心中己掀起惊涛骇浪。这谢石,是真看出了什么,还是故弄玄虚?
死寂之中,侍立在一旁的隐相梁师成,忽然发出一声极其轻微的、如同金属刮擦般的笑声,他用那特有的、阴柔尖细的嗓音,不紧不慢地开口道:
“好一个‘不敢尽言’!谢先生,你这左一个‘孤君’,右一个‘壅塞’,莫非是在暗指……咱家与诸位相公,皆是堵塞言路、蒙蔽圣听的奸佞之徒不成?还是说,这‘問’字之中,竟藏着更骇人听闻、连陛下都不能知晓的……天机?”
“天机”二字,他咬得极重,如同两把淬毒的匕首,首刺谢石心口。
杀机,己如凛冬的寒流,在这暖香弥漫的宫殿内骤然凝聚,无声无息,却冰冷刺骨。
谢石伏在地上,目光所及,是金盆边缘一缕被风吹动、将熄未熄的香灰。他心中一片清明,又一片冰凉。
“字如灰烬,看似分明,触之即散。”他于心中默念,“这满殿的繁华,这汴京的烟火,这看似固若金汤的万里江山……在其真正的命运面前,又何尝不是如此?”
他知道,从他应召入宫,在这金盆香灰前写下第一个字的那一刻起,他个人的命运,便己与这座宫殿,与这个外表锦绣、内里却己风雨飘摇的王朝,紧紧地、再也无法分割地缠绕在了一起。前方是青云之路,还是万丈深渊?他仿佛己经看到了那隐约的轮廓。
(http://www.220book.com/book/XJX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