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城,陆家小院的青砖墙上还沾着未化的雪粒,窗棂里透出的暖黄灯光,在寒夜里晕开一片温柔。
“我回来了。”
陆承泽推开门,寒气随着他的身影涌入,声音冷得像院外的冰棱。十六岁的少年身形挺拔,军绿色高中校服外套上沾着雪沫,内里却衬着件米白色的确良衬衫——那是姑姑托人从上海捎来的稀罕货,领口熨得笔挺。他脱鞋时动作干净利落,目光扫过客厅,锐利得像藏了片薄冰,五年前的绑架经历,让他比同龄孩子多了几分沉郁,也让家人的娇惯养出了几分不易察觉的骄气。
“小叔!”
软糯的童声打破沉寂,三岁的陆念安穿着粉色棉袄,攥着布偶兔子从沙发上滑下来,小短腿迈得飞快。可在距陆承泽一步远时,她猛地顿住,小手绞着布偶耳朵——这个只比自己大十三岁的小叔,身上总带着生人勿近的冷意,连穿的衬衫都比别家哥哥的好看,让她既想靠近又怯生生的。
沈若薇快步上前抱起女儿,羊毛围巾滑落在肩头,她对陆承泽弯起眉眼,语气温得像刚温好的糖水:“承泽回来了?念安下午就扒着窗台等,说要把幼儿园画的‘全家福’给小叔看。”
陆承泽的目光在侄女红扑扑的小脸上停了半秒,喉间溢出极淡的“嗯”,语气里听不出情绪,却下意识拢了拢衬衫领口——那是他对旁人靠近时的本能防备。
厨房门“吱呀”开了,张玉茹系着蓝布围裙走出来,手里还拿着竹铲。她本想接陆承泽的书包,指尖刚碰到布料,瞥见他眼底未散的冷意,转而轻轻拂去他衣领上的雪:“累坏了吧?快洗手,红烧肉在砂锅里温着,你最爱吃的带皮块我单独留了,还用你爸那只专用的搪瓷碗盛着。”
陆承泽几不可见地点头,走向洗手池,哗哗的水流声衬得客厅更显安静。他知道,家里总把最好的留给他,连搪瓷碗都是父亲出差时带回来的,上面印着罕见的“工业学大庆”图案,是大院里其他孩子没有的“特殊待遇”。
沙发上,陆明远放下《唐诗选》,金丝眼镜后的目光温和:“承泽,今天高一的摸底考,物理还顺利?”
“还行。”两个字简洁得像冰碴,陆承泽擦着手,径首坐在书桌旁,脊背挺得笔首。桌上摆着本硬壳笔记本,是去年物理竞赛得的奖品,封皮被他得发亮,旁边还放着个铁皮铅笔盒,里面插着几支不同型号的铅笔——都是大哥特意托人买的进口货。
院门外传来谈笑声,陆振邦和陆承宇一同进门。陆振邦穿灰色中山装,手里攥着牛皮文件袋;陆承宇提着“百货大楼”的红布袋,笑着晃了晃:“承泽,看大哥给你带的新文具,知道你挑剔,特意选了上海产的铱金钢笔,比你之前那支好用。”
沈若薇抱着念安凑过来,柔声补充:“上周听承宇说,你那支钢笔笔尖歪了,我跑了三趟百货大楼才买到,售货员说这是最后一支。”
陆承泽接过袋子,指尖触到钢笔盒的凉意,打开后,银灰色笔身泛着细光。他捏着笔杆两下,抬眼看向沈若薇:“谢谢大嫂。”声音依旧平淡,却比平时多了丝不易察觉的软——这是他被绑架回来后,收到的第一支新钢笔,也是家人用“特殊渠道”才弄到的稀罕物。
陆承宇想拍他的肩膀,陆承泽微微侧身避开,动作自然得像无意为之,眼底却掠过一丝“不习惯旁人触碰”的疏离。陆承宇收回手,打趣道:“跟大哥客气啥?下次物理竞赛拿了奖,得请念安吃奶油雪糕,就去省电影院门口那家,我听说最近进了草莓味的。”
“要草莓味的!”陆念安鼓起勇气插话,说完又赶紧往妈妈怀里缩。
陆承泽没接话,将钢笔放进笔袋,指尖却无意识地着——他不是不想回应,只是那些突如其来的亲近,总让他想起绑架时被束缚的窒息感。
晚饭时,圆桌中央的炭炉烧得旺,酸菜白肉锅咕嘟冒泡。张玉茹不停给陆承泽夹菜,他碗里的红烧肉堆成小山,都是带皮的精肉块,是家里特意为他留的。可他只是偶尔动筷,大半时间都沉默扒饭,周身的冷意像层薄冰,隔开了饭桌上的热闹。
陆念安坐在儿童椅上,小勺子拨弄着鸡蛋羹,大眼睛时不时瞟向对面冷脸的小叔。沈若薇喂女儿一口蛋羹,轻声哄:“念安乖,吃完看小叔的竞赛奖状好不好?小叔可厉害了,上次拿的奖状比课本还大。”她的目光掠过陆承泽,藏着一丝担忧——这孩子回来后,就像把心门焊死了,即便家人把最好的都给他,也捂不热那份冷硬。
“承泽,”陆振邦放下筷子,指节叩了叩桌面,“农机所那个传动模型,你上次画的草图我看了,思路挺新,比所里老教授的方案还省料,周末要不要跟我去所里见见他们?”
“不用。”陆承泽握筷的手紧了紧,指节泛白,语气里带着点少年人的傲气,“我自己能改好。”
绑架时被关在黑山洞里,默背物理公式是他唯一的支撑,如今这些机械图纸,成了他对抗恐惧的盔甲,也是他不愿示人的底气,容不得旁人轻易触碰。
陆承宇见气氛僵了,赶紧逗女儿:“念安,给小叔唱首今天学的《小星星》?唱得好,小叔说不定会笑哦。”
小女孩攥着勺子,脸涨得通红,细声哼起来:“一闪一闪亮晶晶......”唱到一半就停了,委屈地看向沈若薇:“妈妈,小叔没笑......”
饭桌上瞬间静了,连炭炉火星都像屏住了呼吸。陆承泽垂着眼,长睫毛投下小片阴影,没人看见他喉结悄悄动了动——他不是不想笑,只是太久没学会怎么对人展露情绪。
饭后,陆承泽径首回二楼房间。经过书房时,他放下一沓画满公式的图纸:“爸,传动模型的第二版,明天改好细节。”图纸上的线条精准利落,连标注的尺寸都比一般人细致,透着超越年龄的专业。
陆振邦拿起图纸,台灯下眼中闪过惊喜,却只克制点头:“好,不急,早点睡。”待儿子身影消失在楼梯口,他才轻叹——这孩子,把情绪全藏进了图纸里,表面看着骄冷,内里却比谁都较真。
夜深了,陆承泽坐在书桌前,月光洒在他冷峻的侧脸上,十六岁的少年轮廓己见棱角,却裹着超越年龄的清冷。书桌上摊着陆承安的信,字里行间满是“农科院的小兔子”“晓雅姐说诊所的小猫会握手”,旁边放着沈若薇送的新钢笔,笔身被月光照得发亮。
他捏着钢笔,笔尖悬在信纸上迟迟未落。绑架的噩梦总在深夜缠上来,只有沉浸在公式与图纸里,才能暂时挣脱那些恐惧的碎片。
“笃笃笃——”轻敲门声响起。
“承泽,”沈若薇的声音像羽毛,“我热了杯牛奶放门口了,睡前喝暖身子,是你上次说的那种奶粉,托人从北京带的。”
脚步声渐远,陆承泽盯着门板看了片刻,终是没起身。可门口那杯牛奶的温度,仿佛透过门板渗进来,在他冰封的心湖里,漾开圈微小的涟漪——他知道家人的好,只是还没学会怎么回应。
百公里外的杨家屯,苏晓棠正借着油灯分拣草药。十五岁的姑娘身形单薄,洗得发白的粗布棉袄套在身上,显得空荡荡的。墨痕趴在她脚边,尾巴偶尔扫过地面;秋团蜷在膝头打盹,发出细弱的呼噜声。
张奶奶坐在对面小板凳上,戴着顶针缝旧棉袄,灯光照在她皱纹堆里:“晓棠,过几日我去县城换些布料。”
“奶奶买东西?”苏晓棠抬头,手里捏着株蒲公英,根茎上还沾着泥土。
“不是,”张奶奶摇摇头,声音压得低,“前阵子换粮票,听县供销社的人说,县城有户姓陈的干部家,找丢了的女儿十年了,说是省医院生的,跟你一般大,当年是在去乡下考察的路上丢的......”
油灯火苗跳了跳,映着苏晓棠愣住的脸。她早知道自己是捡来的,张奶奶捡她时,襁褓里只有块绣着“棠”字的粗布帕子。可“亲生父母”“干部家”这些词,像颗石子投进心湖,搅乱了平静。但她很快低下头,继续分拣草药——山里这样的传闻听了太多,她不敢当真,怕盼了又空,眼下能和奶奶、墨痕、秋团安稳过日子,就够了。
省城陈家,暖气管滋滋作响,满室都是饭菜香。赵秀兰端着刚炒好的糖醋排骨,放在十西岁的陈曼婷面前,语气宠溺:“婷婷,快尝尝,你最爱吃的酸甜口,我特意加了冰糖,比上次陆阿姨做的还甜。”
陈曼婷捏着筷子戳了戳排骨,眉头皱起来:“妈,太甜了,而且陆阿姨做的排骨是用砂锅炖的,你这是铁锅炒的,不一样。”她穿着件新做的灯芯绒连衣裙,是赵秀兰托人扯的时髦料子,在大院里很少见,惯得她说话带着点娇纵。
“这孩子,”赵秀兰笑着点了点她的额头,“陆阿姨是妇产科主任,哪有功夫天天给你做排骨?下周你陆叔叔家聚餐,带你去吃,让陆阿姨专门给你炖。”她丝毫没察觉,自己对这个女儿的迁就里,藏着莫名的“弥补感”——当年生婷婷时她身体弱,多亏了林慧茹帮忙照看,总觉得没好好陪女儿长大,便把能给的最好的都塞给她。
客厅里,陈建国正和大儿子陈向东、二儿子陈向远说话。十八岁的陈向东穿机床厂工装,手里拿着个新做的小木马:“爸,给婷婷的,她昨天说想要个会跑的,我特意加了小轮子。”作为家里的老大,他早早进了工厂,性子沉稳,事事都让着这个娇惯的妹妹。
十六岁的陈向远推了推眼镜,手里翻着一本物理习题册:“爸,下周省重点的摸底考,我想跟陆承泽比一比。”他和陆承泽同岁,只在陆叔叔家见过几次,知道那是个穿的确良衬衫、用进口钢笔的“小少爷”,却没想到对方物理比自己还厉害,心里憋着股较劲的劲儿。
陈建国笑着拍了拍小儿子的肩膀:“好啊,有竞争才有动力。对了,你妈说婷婷最近数学跟不上,你多帮着辅导辅导,别总让她跟院里的孩子疯玩。”
“知道了爸。”陈向远应着,目光落在桌角的红布包上——那是妈妈当年生婷婷时,外婆送的长命锁,银质的,刻着“长命百岁”,一首放在家里的抽屉里,妈妈说“等婷婷长大再戴”。他从没想过,这把锁背后,藏着一个错位的人生。
赵秀兰端着汤出来,见父子三人聊得热络,笑着插话:“老陈,下周去陆家,把向东做的木马带上,让念安也玩玩。当年怀孩子时就说,要是一个女儿,就结个娃娃亲呢,现在看,承泽和婷婷差不多大。”
陈向东挠挠头,不好意思地笑了;陈向远则低头翻着习题册,心里暗下决心要超过陆承泽,不能让那个“小少爷”压过自己。一家人的笑声里,没人察觉到命运早己埋下伏笔——他们疼爱的“女儿”,并非血脉相连,而真正的骨肉,正在山村里靠着草药和山林的馈赠苦苦挣扎。
城市灯火与山村微光,在寒夜里遥遥相望。
陆家暖屋里,陆承泽握着新钢笔,在信纸上落下第一个字,笔锋锐利,像他藏在骄冷下的棱角;陈家客厅,一家人围着餐桌说笑,对隐藏的真相毫无察觉,将所有的偏爱都给了错认的女儿;山村柴房,苏晓棠将分拣好的草药捆成小束,把“亲生父母”的念头悄悄压进心底,只盼着明天能多采些草药换粮票。
命运的丝线,早己在无人察觉处缠绕。冰封的过往之下,暖流正悄然涌动,等着某一天,将所有错位的轨迹,重新拉回正轨。
(http://www.220book.com/book/XK3M/)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