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7章 第一次妥协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 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章节无错乱精修!
 

Mark的电话像一颗投入心湖的石子,激起的涟漪久久未能平复。

回归星腾的诱惑是如此真实而触手可及,那里有他熟悉的战场、无条件的信任和纯粹的技术成就感。

与之相比,恒盛这片泥沼般的“丛林”,每一步都充满了无力感和挫败感。

然而,就在他内心天人交战之际,林晞的内线电话再次响起,声音一如既往的平静,却传达着决定性的信息:「陆总,董事长请您现在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陆景明深吸一口气,将脑海中关于退路的纷杂思绪强行压下。

他知道,关于富达材料、关于SRM系统、关于他推行改革的姿态,王董事长己经有了决断。

他走进董事长办公室时,王鸿远正背对着门口,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暮色渐沉的厂区。

听到脚步声,他转过身,脸上带着一种难以捉摸的疲惫与深沉。

陆景明出声:「董事长。」

王鸿远指了指沙发:「景明,坐。」

自己也在对面的沙发上坐下,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切入主题说:「怀山跟我详细聊了聊富达材料的情况,我也看了你让林晞转交的SRM系统评估报告。」

他双手交叉放在膝上,目光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首先,我肯定你的工作。这套系统很有价值,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你坚持数据驱动决策的方向,没有错。」

先给予肯定,这是王鸿远一贯的谈话艺术。

话锋如期而至,王鸿远的语气加重了些:「但是,怀山提出的顾虑,也并非没有道理。恒盛发展了三十多年,能走到今天,靠的不仅仅是最优的算法和最低的成本,还有很多……嗯……‘非标’的东西。比如信誉,比如情谊,比如在关键时候能靠得住的‘稳定性’。」

他用了“非标”这个词,来形容那些无法被数据量化的因素,显得既无奈又现实。

王鸿远缓缓说道:「老钱这个人,身上有很多毛病,价格上可能也确实占了我们一些便宜。但他和他的富达,在过去几十年里,尤其是在几次行业危机中,证明了他的可靠。这份可靠性,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是比单纯的低价更有价值的东西。」,像是在陈述一个既定事实。

陆景明没有反驳,只是安静地听着。他知道,此时任何基于技术和商业逻辑的辩驳都是苍白的。

王鸿远看着陆景明,眼神变得复杂:「景明,我请你来,是希望你能带来改变,但不是用革命的方式,一夜之间推倒重来。那样震动太大,代价也可能超出我们的承受范围。改革,需要智慧,更需要时机和策略。」

他终于亮出了底牌:「所以,关于富达材料,我的意见是,暂时维持现状。这不是否定你的工作和发现,而是基于当前整体形势做出的一个……嗯……策略性的过渡。」

陆景明的心沉了下去。虽然早有预料,但亲耳听到这个决定,还是感到一阵深深的失望。

王鸿远话锋一转,给出了一个折中方案:「当然,你的SRM系统必须要用起来,供应链的优化也必须要做。」,

「这样,你可以先从其他几个小的、问题同样突出、但历史牵扯没那么深的供应商开始试点。比如城南那家五金件供应商,还有给三分厂提供包装材料的那家,他们的数据我看过,问题也不少,优化起来阻力会小很多。」

「把这几个点做好,做出成效,让大家看到SRM系统确实能带来实实在在的降本增效,用事实来证明你这条路的正确性。等到时机更成熟一些,我们再回过头来讨论像富达这样的核心供应商的优化问题。你看怎么样?」

这不是商量,而是通知。一个用边角料换取核心地带暂时安宁的方案。

陆景明沉默了几秒钟。他清楚地知道,这所谓的“试点”,更像是一种安抚和拖延。

动几个无足轻重的小供应商,对集团整体成本优化而言杯水车薪,也无法触动真正的利益格局。而“时机成熟”更是一个模糊而遥遥无期的概念。

但他更清楚,这是王鸿远在平衡了各方压力和风险后,所能给出的最大限度的支持了。

如果他拒绝这个折中方案,坚持要动富达,那么他很可能连这点有限的试验空间都会失去,甚至可能提前引发与郑怀山集团的全面对抗,导致改革天折。

这是一种“政治上的必要步骤”,他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这个词的含义

——不是为了达到最优解,而是为了在复杂博弈中存活下去,并尽可能多地保留未来的可能性。

他抬起头,迎向王鸿远的目光,声音平静无波:「我明白董事长的考量。就按您说的办,我会先选择其他合适的供应商进行试点优化,积累经验,完善系统。」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

王鸿远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仿佛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好!景明,你能这样想,我就放心了。我就知道你是能顾全大局、懂得灵活变通的人。具体选哪几家,你和供应链、财务部门商量着定,拿出一个详细的计划给我。」

离开董事长办公室,陆景明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疲惫。

那是一种精神上的消耗,远比在星腾连续熬夜攻克技术难题更甚。

他感觉自己仿佛被套上了一层无形的枷锁,行动被限制在一条狭窄而曲折的通道里。

他回到办公室,立刻叫来了林晞和刘锋。

陆景明言简意赅地传达了决定:「董事长己经批示,SRM系统的全面推广暂缓,优先选择几个问题突出的非核心供应商进行试点优化。」,

但没有透露背后的博弈,接著说:「林助理,你协调一下,尽快提供一份符合条件的候选供应商名单及其详细数据。刘经理,技术团队做好准备,试点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预料之外的技术接口问题,需要你们全力支持,快速响应。」

林晞迅速记录下要求,没有任何多余的表情:「明白,我马上处理。」她似乎对这样的结果并不意外。

刘锋则明显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好的陆总!您放心,我们团队一定全力配合,保证试点工作顺利推进!」

对他而言,不动那些盘根错节的核心供应商,只搞几个小试点,压力和风险无疑小了很多,他的积极性自然也高了。

很快,试点供应商名单确定,相关工作按部就班地开展起来。

消息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集团管理层的小圈子。

郑怀山得知消息后,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前来汇报的何总监,脸上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你看,我就说嘛,王董事长是明白人。改革不是请客吃饭,不能乱来。年轻人,还是得敲打敲打,磨磨性子才好。」

何总监连忙附和:「是是是,还是郑总您看得远,考虑得周全。这下好了,咱们供应链这边总算能安稳点了。」

郑怀山悠然地喝了口茶:「嗯。让他先去折腾那几个小虾米吧,也显得咱们支持改革工作嘛。只要不动根本,就随他去。」

话语间,充满了胜利者的从容和一切尽在掌握的优越感。

而在陆景明这边,试点工作虽然顺利推行,但他能清晰地感觉到周围氛围的微妙变化。

之前那些在战略发布会上保持沉默的管理者,看他的眼神中,除了原有的审视和距离感,似乎又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慢?

仿佛在说:看吧,雷声大雨点小,果然还是动不了真格。

他甚至无意中听到两个其他部门的主管在电梯口的低声议论:「……还以为多厉害呢,结果还不是雷声大,雨点小?」

「嗨,强龙不压地头蛇嘛,郑总那边是那么好动的?能搞几个试点就不错了……」

这些声音像细小的针,刺穿着他的自尊。

更让他感到憋屈的是,他必须亲自去督促、去推动这些试点项目,确保它们能做出成绩,以证明SRM系统和优化思路的价值。

他感觉自己就像一个被束缚住了手脚的工匠,只能用最粗钝的工具,去打磨一些边角料,以期有朝一日能获得使用更精密工具的权利。

这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妥协。

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目标,但却不得不接受一种迂回而低效的路径。

他赢得了继续留在牌桌上的机会,却被迫押上了更小的筹码。

几天后的深夜,他独自留在办公室,看着屏幕上试点项目的进度报告和数据变化。

那几个小供应商的优化确实带来了一些成本下降和效率提升,数字是好看的,但他心里明白,这对于恒盛这艘巨轮而言,几乎是微不足道的。

他想起Mark的话,想起星腾那些首接、高效、纯粹的项目,内心再次泛起一丝波澜。

但最终,他还是关闭了那份的遐想。

妥协,并不意味着认输。这只是丛林生存的第一课。

他需要学会的,是在限制条件下,如何最大限度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

他将那份显示着“富达材料-高风险”的报告,从电脑桌面移入了一个名为“待办”的加密文件夹。

它不会被遗忘,只是被暂时搁置。

今天的退后,是为了明天能更有力地前进。尽管这个过程,充满了难以言说的憋屈和不得不咽下的苦涩。

这是他降维之路上,第一次亲手吞下的、名为“现实”的苦果。



    (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 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