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厂的礼堂,与其说是一个礼堂,不如说是一个改建的大型仓库。
高耸的屋顶下着粗犷的钢架,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金属切削液和尘土混合的味道。
阳光从高处的几扇气窗斜射进来,照亮了空气中飞舞的微小尘埃。台下,黑压压地坐满了人,几乎三分厂所有的工人、班组长、技术员和管理人员都到了。
男人们大多穿着洗得发白或沾染了油污的工装,女工们则相对整洁些,但脸上同样带着长年累月劳作留下的风霜痕迹。
他们的年龄跨度很大,从二十出头到年近花甲,但中年面孔占据了绝大多数。
此刻,几百双眼睛齐刷刷地投向主席台,眼神里混杂着好奇、审视、疑虑,以及一种沉甸甸的、几乎凝固的沉默。
这种沉默,并非专注,而是一种无形的、厚重的隔阂与戒备。
主席台上布置简单。一条红色的横幅挂在背景墙上方,写着“恒盛集团三分厂智能化改造项目动员暨启动大会”,字体工整却透着一股公式化的冰冷。
台下第一排,坐着厂长孙广顺和几位副厂长,孙广顺低着头,手里摆弄着一支烟,始终没有看向台上,脸色阴沉得像能滴出水来。
他的左右,那几位副厂长也大多表情严肃,眼神飘忽。
陆景明站在讲台后,一身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在这片工装的海洋里显得格外突兀。
他调试了一下麦克风,发出轻微的嗡鸣。
林晞坐在主席台侧后方,膝上放着笔记本电脑,随时准备配合播放PPT,她的目光快速扫过台下,心中那根弦绷得紧紧的。
台下这种死寂般的氛围,比她预想的还要糟糕。
会议由厂里一位分管行政的副厂长主持,程式化地介绍了会议背景和重要性,语气平淡得像在念一份与他无关的通知。
然后,他伸手示意:「下面,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集团副总裁、首席数字官陆景明先生,为我们做智能化改造项目的动员和方案介绍!」
台下响起的掌声稀稀拉拉,短暂而敷衍,迅速被更大的沉默所吞噬。
陆景明深吸一口气,上前一步,目光扫过台下。
他见过比这大得多的场面,面对过比这犀利得多的技术质疑,但从未感受过如此具象化的、弥漫在空气里的抗拒感。
他按下手中的激光笔,身后巨大的幕布上,亮起了精心制作的第一页PPT——宏大的智能工厂远景图,流线型的AGV小车、高效协作的机械臂、整洁明亮的无尘车间……与台下陈旧的环境形成了刺眼的对比。
陆景明的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礼堂,清晰而冷静:「各位三分厂的同仁们,大家上午好。今天站在这里,是为了和大家共同开启三分厂,乃至整个恒盛集团,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我知道,最近关于智能化改造,有很多的传言和疑虑。今天,我希望通过最首接的方式,向大家说明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件事,以及它将如何改变我们的工作,并为每一个人带来更美好的未来。」
他的开场白试图拉近距离,但台下依旧一片沉寂,只有几声压抑的咳嗽声。
陆景明继续推进,激光笔的红点落在PPT上:「首先,请大家看一组数据。这是我们三分厂过去三年,在单位能耗、设备综合效率、人均产出、以及良品率方面,与集团先进水平,乃至行业先进水平的对比。」
幕布上出现了清晰的柱状图和折线图,所有的箭头都指向不利的方向,差距触目惊心。
陆景明的语气加重,试图唤起危机感说著:「数据不会说谎。它清晰地告诉我们,现有的生产模式和设备体系,己经严重制约了我们分厂的竞争力,甚至威胁到了我们的生存基础。高昂的成本、波动的质量、以及日益艰难的市场环境,就像三座大山,压得我们喘不过气。」。
台下开始有了一些细微的骚动,但并非认同,而是一种被戳到痛处却又无力改变的烦躁。
有人交头接耳,声音很低:「说这些有啥用?又不是我们不想干好,是机器老掉牙了!」
「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陆景明听到了这些议论,但他选择继续用数据说话:「而智能化改造,就是我们破除困局,迈向新生的唯一出路!通过引入先进的物联网技术、智能装备和大数据分析平台,我们预计可以实现:能耗降低22%以上,综合生产效率提升30%,良品率稳定提升超过5个百分点!这意味着什么?」
他的语调微微提升,试图注入激情:「这意味着更低的成本,更高的利润,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意味着三分厂将不再是集团的包袱,而是新的增长引擎!这意味着大家的劳动,将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然而,台下的大部分面孔依旧麻木。这些宏大的、关乎集团未来的数字,对于担心明天饭碗是否还能端在手里的工人来说,太过遥远和抽象。
陆景明切换了PPT,开始展示技术方案和改造步骤的三维动画演示。
机械臂如何精准地抓取、加工,AGV小车如何有序地穿梭运送物料,中央控制系统如何实时监控和优化每一个环节……画面科技感十足,流畅而高效。
但台下众人的表情,却从最初的些许好奇,逐渐变成了更深的疏离和茫然。
那些冰冷的、自动化运行的机器,在他们眼中,非但不是帮手,反而更像是来抢夺他们工作的竞争者。
陆景明话锋一转:「当然,所有的变革,最终都是为了人服务的。」,终于进入了今晚准备的重头戏——人员安置与培训方案。林晞立刻将相应的PPT页面放大。
陆景明目光扫过台下,试图捕捉每个人的目光,接著说:「我深知,各位最关心的是,智能化之后,我还能做什么?我的岗位还在不在?在这里,我代表集团,向大家做出最郑重、最明确的承诺:智能化不是裁员,而是赋能!不是淘汰,而是转型!」
他详细阐述了“人机协同”的新模式:「未来的车间,并非不需要人,而是需要更高技能水平的人!需要能操作、维护、管理这些智能设备的人!需要能进行数据分析、流程优化和设备诊断的技术型人才!」
PPT上列出了清晰的转岗培训路径:「集团将投入专项资金,为每一位受影响的同事,提供全覆盖、多层次的技能培训!」
「包括但不限于:工业机器人操作与维护、PLC编程基础、MES系统应用、设备预防性维护、质量管理工具等等……所有这些培训,带薪参加,通过考核后,薪资待遇将依据新的技能等级进行重估,原则上不低于原有水平,多数岗位会有显著提升!」
他甚至展示了初步规划的培训时间表和几个成功转型的模拟案例:「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位老师傅的经验和价值,在新平台上得到更大的发挥!让大家从重复、繁重、甚至危险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设备的‘指挥官’和‘医生’!这不仅是为了公司的未来,更是为了每一位员工的职业生涯能够可持续发展!」
陆景明讲得清晰而诚恳,方案也考虑得相当周全。
林晞在台下仔细观察,她看到有少数年轻一些、或原本就对技术感兴趣的员工,眼中开始闪烁出一些光芒,露出了思考和感兴趣的神情。
然而,对于大多数年纪偏大、文化水平不高、习惯了现有工作模式的老师傅来说,这些听起来无比复杂的“新技能”,仿佛是天方夜谭。
一个坐在中间位置、头发花白的老钳工,终于忍不住了,没等提问环节,首接操着浓重的本地口音大声喊道:「陆总!你说得天花乱坠,啥机器人啥系统的,俺们听不懂!俺就问你一句实在的,厂子里这些新机器上来了,是不是就不需要俺们这些老家伙了?你是不是要裁员?!」
这话像一颗投入静湖的石头,瞬间激起了千层浪。沉默被打破了,人群立刻骚动起来。
「对啊!别整那些虚头巴脑的!就说要不要裁员吧!」
「俺都五十多了,你让俺去学电脑?学编程?俺小学都没毕业,咋学?」
「培训?说得好听!到时候学不会,还不是一脚踢开?」
「补偿金呢?要是不要俺们了,能给多少?」
质疑声、抱怨声、充满焦虑的追问声,此起彼伏,汇成一股巨大的声浪,冲击着主席台。场面开始有些失控。
陆景明试图控制局面:「请大家安静!听我说!我再次强调,核心不是裁员,是转岗!培训方案会因材施教,会有从最基础开始的……」
但他的话被更大的声浪淹没了。
又一个中年女工站起来,情绪激动:「陆总!你说得轻巧!我们在这厂子干了十几年、几十年,所有的青春都耗在这了,就会这点手艺!你现在说变就变,我们怎么办?家里老人孩子都指着这份工资吃饭呢!你们上面动动嘴皮子,我们底下就要砸饭碗吗?」
她的声音带着哭腔,引发了强烈的共鸣。很多人纷纷附和:
「就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什么智能化,就是资本家想省钱,用机器换人!」
「你们这些坐办公室的,根本不懂我们工人的难处!」
孙广顺坐在第一排,依旧低着头,但嘴角似乎勾起了一丝难以察觉的冷笑。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甚至悄悄对旁边的一个车间主任使了个眼色。
那个车间主任心领神会,猛地站起来,大声煽动:「工友们!咱们别听他说得好听!集团就是看我们三分厂好欺负,拿我们开刀!等机器换掉了人,咱们都得滚蛋!到时候谁管你培训不培训?咱们绝不能答应!」
「对!不能答应!」
「坚决反对智能化!」
「保卫饭碗!反对机器换人!」
极端的口号开始被喊出来,人群的情绪被彻底点燃,愤怒和恐惧主导了会场。
陆景明站在台上,脸色发白。他预想过会有质疑,但没预想到是如此首接、如此情绪化、如此根本性的不信任。
他试图用逻辑和数据去回应,但他的每一句技术性解释,在对方巨大的情感焦虑和固有的思维壁垒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甚至像是狡辩。
「请大家冷静!数据表明……」
「模型预测……」
「从长远看……」
「这是行业趋势……」
他越是试图用理性的语言去平息,台下的对抗情绪就越是激烈。
他和工人们,仿佛在两个完全不同的频道上对话,中间隔着一道无形的、却坚不可摧的高墙。
林晞在侧后方看着,心急如焚。她看到陆景明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看到他紧紧握着激光笔、指节发白的手。
她知道,他己经尽力了,但他那套在星腾无往不利的数据驱动、逻辑优先的沟通方式,在这个充满人情世故和现实焦虑的传统工厂里,彻底失灵了。
提问环节原本是设计的沟通桥梁,此刻却成了宣泄不满和对抗的漩涡。
每一个问题都尖锐而充满敌意,首指“是否裁员”这个核心恐惧,而陆景明任何试图解释技术细节和长期规划的答案,都无法真正触及和安抚这种恐惧。
会议彻底失控了。主持的副厂长几次试图维持秩序,都无济于事。
最终,陆景明只能在一片嘈杂的、充满敌意的质疑声中,艰难地提前结束了演讲。
他最后说了些什么,关于集团决心、关于美好未来,但几乎没有人再听。
台下的人群带着未解的疑虑、更大的愤怒和深深的失望,开始喧哗着、议论着退场。
他们离开时看台上的眼神,冰冷而疏远。
孙广顺这时才站起身,脸上带着虚伪的沉痛,对陆景明说:「陆总,你看这……工友们情绪比较大,主要是担心饭碗问题……唉,我再多做做工作吧……」说完,也转身离开了。
乘风而起的游戏喵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