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章 意外盟友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 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章节无错乱精修!
 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最新章节随便看!

顾知行谦逊地笑了笑,摆摆手说:「陆总过奖了。我只是平时比较关注这些前沿趋势,战略发展部嘛,总要看得远一点。」

「不过,纸上谈兵容易,真正落地实施,尤其是要推动各个历史悠久、习惯各自为政的部门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来改造和对接,那才是真正的难关所在。」

他这句话,又将话题从纯粹的技术探讨,轻轻拉回到了残酷的现实层面。

点明了即便技术路径清晰,执行起来也将面临巨大的组织和文化阻力。

陆景明深有同感,刚才会议上那种无力感似乎又回来了一些。

他难得地在外人面前流露出了一丝感慨说:「是啊,技术问题总有解决方案,但‘人’的问题……似乎更复杂」。

顾知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声音压低了一些,更像是一种善意的提醒道:「恒盛内部,各个分厂、甚至同一个分厂里不同车间的数据标准、计量单位、甚至对同一个状态的定义都可能五花八门。」

「这里面有历史原因,也有……部门壁垒的原因。想要统一,光靠一纸文件或者一个强大的技术平台是不够的,需要极大的权威和耐心去一点点推动,甚至会触动很多固有的……利益格局。」

他没有明说,但陆景明瞬间听懂了他的弦外之音。

数据标准的统一,意味着权力的重新划分和信息的透明化,这自然会触犯到那些依靠信息不透明和各自为政来维系自身权力的部门或个人的利益。

郑怀山所担忧的“稳定”,恐怕很大程度上也是担忧这种既定格局被打破。

陆景明神色凝重地点点头:「我明白。谢谢顾总监的提醒。这条路,确实比想象中更难。」

顾知行话锋一转,语气又变得积极起来:「但也并非全无希望。至少,方向是正确的。而且,集团内部也并非铁板一块,还是有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的技术骨干,是渴望变革、愿意拥抱新事物的。陆总的方案,其实很多人私下是感到振奋的,只是……」

他笑了笑,没有说下去,但意思不言自明——只是碍于某种氛围,不敢公开表达支持。

这番话说得推心置腹,既点明了困难,又留下了一丝希望和线索。

陆景明看着顾知行,心中迅速做出了判断:这个人,思维清晰,懂技术,有远见,而且对集团内部的情况了解颇深。

他似乎并不属于郑怀山那个阵营,但也绝非热血冲动之辈,他的支持是理性且谨慎的。

这是一个潜在的盟友。一个极其宝贵的信息来源和可能的支持力量。

「不管多难,总要有人先走出第一步。」

陆景明深吸一口气,重新坚定了目光:「很高兴能跟顾总监进行这次交流,受益匪浅。以后在技术规划和落地方面,恐怕还有很多需要向你请教的地方。」

顾知行微笑着站起身,「陆总太客气了。互相学习。战略发展部本来就应该为集团的重大转型方向提供支持。以后有任何需要我这边协调或者提供信息的地方,请随时开口。」

他补充了一句,带着点微妙的坦诚,「当然,有些涉及深层人事或历史遗留的问题,我可能也力所不及,但我会尽我所能。」

这番表态,既表达了支持意愿,也划清了能力的界限,显得真实而可信。

陆景明也站起身,郑重地点了点头说:「足够了。谢谢。」。

两人之间,一种基于技术和理性判断的初步默契,悄然建立。

没有过多的寒暄,顾知行表示自己还要回部门处理些事情,便先行告辞了。

他离开的背影依旧斯文平和,看不出丝毫锋芒。

陆景明独自站在休息区的窗边,看着楼下庭院里修剪整齐的植物。

刚才那场短暂却高质量的技术对话,像一阵清风,稍稍吹散了他心头的阴霾。

虽然前路依然布满荆棘,但至少,他在这艘巨大的、看似停滞的航船上,发现了第一个可能拥有相似航行理念的同伴。

顾知行,战略发展部总监。

他在心中默默地将这个名字,从“沉默的大多数”列表中移除,慎重地标记到了一个全新的、名为“潜在可沟通对象”的分类下。

这或许只是一个小小的发现,但在当前这片看似无望的沉默壁垒中,却显得弥足珍贵。

他整理了一下西装,重新迈开脚步,向电梯走去。

眼神中的困惑和憋闷减少了几分,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加冷静的审视和思考。

这场战役,他需要更多的“顾知行”,也需要找到方法,去瓦解那无处不在的、名为“惯性”的敌人。

就在他快要走到电梯口时,身后传来了一个熟悉而热情的声音。

「景明?还没回办公室呢?」

陆景明脚步一顿,转过身。

只见郑怀山正从另一条走廊拐过来,脸上带着他那标志性的、恰到好处的笑容,步伐从容地向他走来。

他身后没有跟着下属,像是刚从某个独立办公室出来。

陆景明点头致意:「郑总。」,心下微觉诧异,这位常务副总裁的出现时机未免太巧了些。

郑怀山笑呵呵地走到近前说:「刚开完会,想着回去处理点文件」,目光看似随意地扫了一眼顾知行离开的方向,语气关切地问道:「我看刚才顾总监好像跟你聊了几句。怎么,你们之前就认识?」

他的问题听起来像是随口的寒暄,但那双精明的眼睛里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探究。

陆景明如实回答:「不认识,刚才是第一次正式交流。」语气平淡。

郑怀山笑容更深了些,带着点玩笑的口吻,却意味深长说:「哦。第一次交流就能聊得这么投缘?我看你们聊得挺专注,知行可是我们集团有名的技术派才子,眼光高得很,平时不怎么爱说话。能让他主动留下来探讨问题,看来景明你提出的东西,确实挠到他的痒处了?这么快就找到共同语言了,真是难得啊。」

他这话听起来像是夸奖陆景明有魅力、有水平,但又隐隐透出另一层意思:他对陆景明和顾知行这么快就能单独交谈,并且似乎相谈甚欢,感到些许意外和……留意。

陆景明瞬间听出了他话里的试探意味,不动声色地回应:「顾总监对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一些技术细节有些疑问,刚好我之前在星腾有些实践,就简单交流了一下。郑总也知道,搞技术的人,说起专业问题容易较真,让您见笑了。」

他轻描淡写地将两人的对话定性为纯粹的技术探讨,抹去了任何可能引人猜测的结盟色彩。

郑怀山哈哈一笑,用力拍了拍陆景明的胳膊,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哎,这是好事啊!数字化转型是系统工程,正需要你们这些懂技术的专家多交流、多碰撞嘛!知行那边确实藏着不少好东西,他对行业趋势的研究还是很深入的。你们多沟通,取长补短,对项目推进肯定有帮助。」

他表现得极为大度和支持,但话锋一转,又回到了他一贯的基调:「不过啊,景明,就像我刚才会上说的,再好的技术蓝图,最终还是要落到我们恒盛这块实地上来。跟知行讨论的时候,也别忘了多考虑考虑现实的约束条件,步子,还是要稳扎稳打,对吧?」

陆景明点头说:「郑总提醒的是,我明白。」,依旧是那副平静接受的态度。

郑怀山满意地点点头,又像是忽然想起什么,补充道:「对了,几个主要分厂的实地调研,安排好了吧?多下去看看,听听一线厂长老孙他们的想法,很有必要。有什么需要协调的,随时找我。」

「己经安排好了,谢谢郑总关心。」

郑怀山笑着摆摆手:「好,好。」,转身朝着与他办公室相反的方向走去,仿佛真的只是偶遇和关心。

陆景明站在原地,看着郑怀山消失在走廊转角,脸上的平静慢慢收敛起来。

郑怀山的突然出现和那几句看似随意的问候,绝非偶然。这更像是一次温和的“敲打”和“提醒”。

他在无声地传达几个信息:我注意到了你的动向;我清楚顾知行是什么样的人;你们可以交流,但不要越过某种界限;最终,还是要回到我强调的“稳定”和“现实”框架内来。

这位常务副总裁,就像一张无形而又无所不在的网,敏锐地感知着这艘大船上的任何一丝风吹草动。

陆景明深吸一口气,按下电梯按钮。金属门映出他略显冷峻的脸庞。

刚刚因为发现潜在盟友而稍显轻松的心情,又蒙上了一层新的凝重。

在这家企业里,每一步都需谨慎,每一次交流都可能被注视,每一个可能的盟友,也可能同时成为别人眼中的“靶子”。

电梯门缓缓打开,他迈步走入。

寻找盟友之路,似乎比他想象的更为复杂和隐秘。



    (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双赢之局:数字与传产的博奕 http://www.220book.com/book/XKE3/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