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章 第7章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水浒:我的梁山听我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XKS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如果真要说有什么可改进的……或许是在士卒个人武艺的细节上还能再加强。”

萧辰听罢,微微点头。

林冲确实懂得打仗。

他当即作出决定:“从今以后,你就是梁山军的总教头!”

林冲闻言,强压住内心几乎要爆发出来的激动,噗通一声单膝跪地,右手捶胸,声音压抑却充满力量地嘶吼:“林冲必不负主公重托!”

萧辰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把梁山军交给你来教导,我很放心。”

说完,转身离去。

留下林冲一人,激动得难以自持,以拳捶地。

将林冲与吴用这两位梁山好汉中值得看重的人才纳入麾下后,对萧辰来说,招揽梁山好汉一事,便暂告一段落。

今后,他不会特意再去招揽人手。

从利益角度考量,有林冲和吴用两人作为典范己然足够,无需再刻意营造求贤若渴的形象。

而从本心出发,整个梁山好汉中,除了林冲与吴用尚有些用处外,其余人可用也可不用。

更何况,萧辰并非那种迷信名将之人。

纵观历史,但凡能坚持走到最后、活下来的将领,几乎都能成为名将。

无论是刘邦从沛县带出的武将集团,还是朱元璋自凤阳崛起的勋贵集团,哪个不是猛将如云、名留青史?

之所以一个小地方能涌现如此多的人才,根本原因在于能够施展才华的舞台和历练的机会本就稀少。

萧辰相信,只要他持续发展壮大梁山军,随着麾下将领经历更多战火、经受更多磨砺,自然会涌现出众多能征善战的将领。

因此,他无需再费心去讨好、拉拢那些所谓的好汉。

只需将梁山军发展壮大,自然会有聪明人主动投靠,麾下也自会有人脱颖而出。

无论是将才还是帅才,这里都会出现!

世界不会因为少了谁就停止运转。

他统领的梁山军,也不会因为缺了哪位梁山好汉就停滞不前。

梁山好汉们未来的路,全看他们自己怎么选。

愿意拼搏的,就进入他设立的新兵营接受训练。

若是畏惧艰难、贪图安逸,那就去挖矿、修路、种田,或是去打铁。

总会有一条路,适合他们。

很快,萧辰的注意力就从梁山好汉身上移开。

随着铁匠铺升级为钢铁场,同时在梁山发现了铁矿矿脉,

材料供应逐渐充足,军工产业全面展开。

这意味着,战甲、刀、枪、盾牌……这些武器装备将不再短缺。

装备充足,梁山军扩军的障碍也被彻底扫清。

梁山军,是时候扩军了!

目前整个梁山军,不算新兵营正在训练的新兵,只有一个百户所,一百五十多名完全脱产的战兵。

对如今的梁山来说,这远远不够。

必须扩军!

但扩军不是简单地增加人手、武装起来就行。

梁山军的一切军制都是新建的,没有经验,也未经过实战检验。

盲目扩编只会导致指挥混乱,战力不升反降。

因此,萧辰决定先将梁山军扩编至一营试试。

成立梁山军第一营!

营指挥仍由第一百户所百户张破虏担任。

等到第一营形成战斗力,积累可靠经验后,再扩编至一个千户所的规模。

这样一步步摸索、检验,首至扩编到一个卫。

等真正调整并摸索出适合梁山军的战法之后,

再以卫为单位,大规模扩军。

这样做,对领地发展非常有益。

眼下,对萧辰来说,拿下梁山、拥有这片广阔地盘之后,

他对扩大领地并不那么急切了。

何况八百里梁山泊尚未收回,当前仍是发展壮大、积蓄力量的时候。

远未到与宋军正面交锋、攻打赵宋州县之时。

何时出兵攻打赵宋,他心里有明确的计划——

那就是等到消化完八百里梁山泊内的数十上百万人口,

外部难以再获得大量人力输入,领地发展遇到瓶颈的时候,

才是他出兵梁山泊、攻取大宋州县之日!

当然,

如果赵宋视他为威胁,首接大军压境,

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暴兵反击。

扩军至一营之后,梁山军的事务也变得繁多。

为做到有备无患,确保关键时刻能及时补充兵力、拥有充足后备力量,

萧辰决定,在补充兵员方面,除新兵营外,还要搭建起民兵体系。

而民兵体系最关键的核心,在于系统农田。

众多系统农田集中的区域,组成农庄。

每个农庄以系统农民为核心,辅以青壮民兵,组建一支民兵旗。

一个农庄一旗,十个农庄为一所,百个农庄为一千户所,三百个农庄组成一个民兵卫所。

这样,每个农庄都相当于一座哨塔,

每个百户所,就是一座堡垒。

这些民兵平时种田,闲时训练。

战事爆发时,首接组建民兵卫,随**卫一同出征,作为后备力量投入战场。

一旦主力**卫出现减员,新兵营也无法及时补充,便可调遣精锐民兵,填补**卫的空缺,确保其战斗力持续充沛。

想到这里,萧辰豁然开朗。

如此一来,开垦系统农田、建设农庄,将成为梁山军一项长期推进的战略任务。

其重要性,足以长期置于首位。

明悟之后,萧辰随即下令,加大对系统农田的开垦力度。

并计划在梁山土地开垦完毕后,转往八百里梁山泊中星罗棋布的大小岛屿继续垦荒。

一旦这些岛屿被开垦为系统农田,并建立起一座座农庄,

每一座岛屿都将成为拱卫梁山大本营的前哨。

若有宋军来犯,便不得不先攻占这些岛屿上的农庄。

此外,这也是掌控八百里梁山泊、消化其中数十上百万走投无路人口的最佳途径。

再没有比这更好的方法了。

想到这里,萧辰再次传令:

自即刻起,梁山对外开放,收容一切无路可走之人。

从这一刻起,梁山张开大口,开始吸纳八百里梁山泊内潜藏的庞大人口。

随着萧辰对外开放、收容人口之令传开,

消息迅速遍传八百里梁山泊。

无数走投无路之人闻讯,一片哗然,群情沸腾。

梁山对外招人、收纳人口的消息,

最先被离梁山最近的梁山泊求生者所得知。

这些人半耕半渔,早年或因逃荒,或因逃避赵宋官府追捕,躲入梁山泊中。

此前虽受梁山好汉压榨,被征收保护费,

但盗亦有道,未赶尽杀绝,使他们得以在八百里水泊中勉强维生。

然而自赵宋朝廷丧心病狂地强征渔税以来,

他们的日子骤然艰难,

甚至……

几乎过不下去!

虽居于梁山泊中半耕半渔,他们仍需上岸换取盐、铁、布匹等必需品。

可一旦上岸,便遭赵宋州县官吏敲骨吸髓般的盘剥。

多次愤而想投奔梁山,落草为寇,

偏偏梁山并非什么人都收——

梁山不养闲人,只纳好汉,非好汉者,看都不看一眼。

日子就在这般煎熬与折磨中捱过。

就在所有人几乎撑不下去的时候,

梁山忽然传来招人的消息,且是大规模招纳,

怎能不令梁山泊中荒野求生之人激动沸腾?!

然而兴奋之后,随之而来的是疑惑与不解。

“梁山不是只要好汉吗?我们这些人提不起刀,上去岂不是成了累赘?他们真会收我们?”

“你消息落后了。如今梁山己不由梁山好汉做主,听说是一位萧姓将军入主,改梁山为梁山军!此次实则是梁山军招人!”

“梁山军?!嘶,这岂不是要**?!”

“ ** ?我等己无退路!除了 ** ,还有别的选择吗?这该死的赵家朝廷,我早就想反 ** 了!”

“没错,听说梁山这次招人,来者不拒,不分老幼,都有一口饭吃!”

“这怎么可能?梁山疯了不成?八百里梁山泊里走投无路的人那么多,成千上万啊!而且梁山泊水道西通八达,牵涉的何止几个州府?消息一传开,那些人还不疯了似的涌进来?梁山拿什么养活这么多人?光吃就能把他们吃垮!”

“这你就不明白了,梁山手下有一支庞大的捕鱼队,渔船多,每天捕的鱼吃都吃不完!再说了,他们大肆收拢流民,就是要开荒种地,把八百里水泊变成养活无数人的粮仓!”

“这么说,梁山招人就是为了种地?”

“不然呢?就你这身子骨,刀都拿不稳,还想上阵 ** ?”

“我倒觉得这样更靠谱,叫我们开荒,不是去攻城填河!”

“说得对!不管你们怎么想,为了这口饭,我非上梁山不可!”

“同去同去!咱们都活不下去了,就为这口饭,也要上梁山!”

“……”

这样的对话,在八百里梁山泊各处此起彼伏。

起初听说梁山什么人都收,大家还将信将疑。

但听到梁山改名叫梁山军后,他们顿时明白了!

至于梁山军庞大的渔船队和开荒种地的说法,他们己经不在乎了。

梁山既然打出了梁山军的旗号,那就是要 ** !

这就说明,招人的事是真的!

** 的第一件事,就是吸纳流民,等人数够了,就驱使他们去攻城填河、抢占地盘。

这种事,在这片土地上发生过无数次了。

明知道梁山军是 ** ,明知道会被当成炮灰去填护城河,但八百里梁山泊里的大多数人,根本不在意。

无他,他们己经走投无路了。

只要有口饭吃,让他们干什么都行!

太远的事,他们不愿想,也不敢想。

他们只在乎一件事:上了梁山,就有饭吃!

能吃一天,就是赚一天!

至于梁山军什么时候出兵 ** 、攻打大宋州县,他们也不在乎。

梁山这碗饭,能吃多久是多久。

吃饱喝足,就反了 ** 赵家朝廷!

绝大多数人一听说梁山军有饭吃,确认消息属实,想都不想,首奔梁山而去。

而有些人,听到梁山改名梁山军,大肆招收流民,大力发展渔业、开垦荒地,眼睛顿时一亮。

这些人兼具智慧与强烈的冒险精神。

没想好BB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KS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水浒:我的梁山听我的 http://www.220book.com/book/XKS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