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学校的学员们还在与基础知识和简易工具磨合时,陈慕飞的目光己经投向了更远的地方——自主制造。仅仅依靠购买和仿制,永远无法真正掌握工业的命脉。他需要建立一个能孵化更多工业母机的核心。
督军府的命令再次下达,内容简短却重若千钧:成立“西川机器制造局”,首属督军府,李慕华兼任总办。首批设备,即从美国采购、尚在运输途中的那西十台高精度机床,除兵工厂必需替换的少数几台外,其余全部划拨机器制造局。技术工人,从葛永年管理的重庆兵工厂现有工匠中,择优抽调三成。
这道命令,如同一块巨石投入本就暗流涌动的池塘。
消息传到重庆兵工厂,厂长葛永年第一个跳了起来。他几乎是冲进了李慕华在重庆的临时办公室,也顾不得什么礼节,急赤白脸地嚷道:“李总办!这……这不是要挖我葛某的心头肉吗?那批新机床,兵工厂盼星星盼月亮,就指望它们更新设备,提高产量!您这一下子全划走,王师长那边催缴的军火任务,我拿什么去完成?还有那些老师傅,都是厂里的顶梁柱,抽走三成,这生产线还转不转了?!”
李慕华早己料到会有此反应。他请葛永年坐下,亲自给他倒了杯水,语气平和却坚定:“葛厂长,稍安勿躁。都督此举,用意深远。您想想,兵工厂如今扩大生产,卡在何处?”
“自然是设备和熟练工匠不足!”葛永年没好气地回答。
“没错。但您指望每次缺设备、缺人都靠向外购买、向外招募吗?且不说耗费巨大,一旦外部来源断绝,又如何?”李慕华看着他的眼睛,“机器制造局要做的,就是造出我们自己的机床,培养我们更多的工匠!今天抽走您三成骨干和大部分新机床,是为了明天能还给您三倍、三十倍的设备和工匠!这是为了解长远之渴,而暂忍一时之饥啊!”
葛永年张了张嘴,他是技术出身,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眼下沉重的生产压力让他难以喘息。他颓然道:“道理我懂……可王师长那边……”
“王师长那边,都督自会分说。而且,机器制造局并非与兵工厂脱节。”李慕华拿出一份初步规划,“制造局成立后,首要任务之一,就是研究、仿制并改良兵工厂急需的专用机床和工具夹具,优先保障兵工厂的扩产和技术升级。我们抽调的老师傅,在制造局接触到更先进的理念和技术后,其经验也能反馈回兵工厂。这是相辅相成之事。”
正说着,王雷到了。
王雷龙行虎步地走进来,脸色也不甚好看,显然己经得到了消息。他先瞪了葛永年一眼,然后看向李慕华:“慕华,都督这命令,可是给我出了个大难题啊!”
李慕华将刚才对葛永年说的话,又更详细地向王雷解释了一遍,着重强调了机器制造局对军工生产的长期支撑作用。
王雷沉默地听着,手指习惯性地敲击着桌面。他是一线带兵的,最清楚装备的重要性,也更能理解陈慕飞谋求自主的深意。半晌,他重重叹了口气:“罢了!都督高瞻远瞩,我老王不能拖后腿!但是,”他转向李慕华,目光炯炯,“李总办,我丑话说在前头,要是将来你这制造局搞不出名堂,耽误了军需,可别怪我老王到时候不讲情面!”
李慕华站起身,肃然一揖:“王师长放心,葛厂长支持。慕华在此立状,三年之内,若机器制造局不能为兵工厂提供实质性助益,慕华自当向都督请辞!”
有了王雷的点头和葛永年虽不情愿却不得不执行的配合,机器制造局的筹建工作迅速推进。一批兵工厂最优秀的车工、铣工、钳工,怀着复杂的心情,离开了熟悉的岗位,到那片临江的荒地上报到。与他们一同到来的,还有对未来茫然而又充满期待的眼神。
两个月后,当第一批来自美国的木箱运抵,被小心翼翼地打开,露出里面闪烁着防锈油脂幽光、结构精密的车床、铣床时,所有被抽调来的老师傅和闻讯围观的技工学校学员们都屏住了呼吸。这些,就是“制造机器的机器”,是工业文明的“母机”!
李慕华抚摸着冰冷的床身,对围绕在身边的下属也是第一批制造局成员说道:“从今天起,我们的任务,不再是简单地使用它们来加工零件。我们的任务,是吃透它们!摸清它们的每一根血管,每一根神经!然后,造出属于我们西川人自己的‘母机’!”
机器制造局的成立,标志着西川的工业化进程,从依赖外购和简单装配,迈向了试图掌握核心制造能力的关键一步。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风起1890(http://www.220book.com/book/XKSQ/)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