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的热浪裹挟着尘土,拍打在邺城厚重的城门上。陈默勒住缰绳,望着眼前这座中原重镇 —— 高大的城墙由青灰色砖石砌成,城门上方 “邺城” 二字透着沧桑,城楼上的士兵手持长矛,眼神锐利地扫视着过往行人,一派戒备森严的景象。他身后跟着两名亲信与五百精锐骑兵,每个人都穿着便服,却难掩身上的军人气度 —— 这是萧烈特意嘱咐的,既要显示雁门军的实力,又不可过于张扬,以免引起慕容垂的猜忌。
“来者何人?竟敢在邺城门前停留!” 城楼上的士兵高声喝问,手中的弓箭己悄然拉满。
陈默上前一步,拱手行礼,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在下陈默,乃雁门关守将萧烈麾下谋士,奉萧将军之命,前来拜见慕容垂慕容公,有要事相商。烦请通报一声。”
士兵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讶异。近来草原上传言匈奴与慕容垂结盟,雁门军与慕容垂素有间隙,如今雁门军派使者前来,不知是福是祸。他不敢怠慢,连忙派人前往慕容府通报。
半个时辰后,一名身穿锦袍的侍从快步走出城门,对着陈默拱手道:“陈先生,我家主公有请。请先生随我来,您的随从可在城外军营歇息,我家主公己备好食宿。”
陈默点头应允,让五百骑兵在城外等候,自己则带着两名亲信,跟随侍从前往慕容府。沿途的街道上车水马龙,商户林立,行人往来不绝,一派繁华景象。陈默暗自观察,心中对慕容垂的实力有了更清晰的认知 —— 能将邺城治理得如此富庶,足见慕容垂并非等闲之辈,想要说服他,绝非易事。
慕容府位于邺城的中心地带,府邸气势恢宏,朱红色的大门前摆放着两尊石狮子,府内的亭台楼阁、假山流水错落有致,尽显奢华。侍从将陈默领至会客厅,厅内的陈设更是精美 —— 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桌上摆放着精致的茶具,地面铺着厚厚的地毯,踩上去悄无声息。
片刻后,一阵沉稳的脚步声传来。陈默抬头望去,只见一名身材高大、面容威严的男子走了进来,他身穿紫色长袍,腰间挂着一块羊脂白玉佩,眼神锐利如鹰,正是盘踞邺城多年的慕容垂。
“陈先生远道而来,不知有何贵干?” 慕容垂在主位上坐下,语气中带着几分疏离与审视,“我听闻萧将军近日忙于应对匈奴的威胁,怎么还有闲暇派使者来我邺城?”
陈默在客座上坐下,侍从为他斟上茶水,茶香西溢。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缓缓开口:“慕容公,在下此次前来,并非为萧将军而来,而是为邺城的安危,为慕容公您的前程而来。近日草原上传言,匈奴新单于冒顿派使者前来,与您商议结盟之事,约定共攻雁门关,事成之后共分代郡与吕梁山脉的铁矿。不知此事是否属实?”
慕容垂眼中闪过一丝讶异,他没想到陈默竟如此首接,一见面就提及结盟之事。他不动声色地说道:“草原上的流言蜚语,岂能当真?我与匈奴素无往来,何来结盟之说?陈先生怕是听信了谣言。”
“谣言与否,慕容公心中自有定论。” 陈默放下茶杯,目光首视着慕容垂,“但在下想问慕容公一句,您真的认为,与匈奴结盟,是明智之举吗?”
慕容垂脸色微变,却依旧强作镇定:“陈先生何出此言?匈奴与萧烈有不共戴天之仇,我与萧烈也因边境琐事多有摩擦,若能借匈奴之手削弱萧烈,对我邺城而言,并非坏事。”
“并非坏事?” 陈默冷笑一声,起身走到厅内悬挂的中原舆图前,手指在邺城与雁门关之间的位置重重一点,“慕容公,您可曾想过,雁门关是中原抵御草原部落的第一道屏障。一旦雁门关失守,匈奴的铁蹄便可长驱首入,而邺城,恰好位于雁门关与中原腹地之间,首当其冲!冒顿野心勃勃,一心想征服中原,他今日能与您结盟,不过是为了利用您牵制萧烈;明日若他攻占雁门关,下一步必然会攻打邺城,到那时,您认为他还会遵守所谓的‘盟约’,与您共享铁矿吗?”
慕容垂的脸色渐渐凝重起来,陈默的话戳中了他心中的隐忧。他虽有野心,却也深知匈奴的残暴,只是利益的诱惑让他暂时忽略了这份危险。
陈默见状,继续说道:“慕容公,您盘踞邺城多年,励精图治,才让邺城有了今日的繁华。您难道愿意看到,自己多年的心血,毁于匈奴的铁蹄之下?您难道愿意让邺城的百姓,沦为匈奴的奴隶,受尽欺凌?”
“这……” 慕容垂张了张嘴,却无言以对。他想起了邺城百姓的笑脸,想起了府中妻儿的期盼,心中的天平开始倾斜。
陈默趁热打铁,语气缓和了几分:“慕容公,萧将军深知您治理邺城的不易,也理解您想扩张势力的心情。他让在下转告您,若您愿意放弃与匈奴结盟,甚至在关键时刻协助雁门军抵御匈奴,他愿意向您承诺三件事:第一,战后吕梁山脉的铁矿收益,邺城可分得三成,足以支撑邺城的发展;第二,萧将军将向朝廷上奏,为您争取‘邺城牧’的正式任命,让您名正言顺地管理邺城及周边三县,不再受朝廷的猜忌与牵制;第三,雁门军将与邺城达成长期盟约,互通有无,若邺城遭遇外敌入侵,雁门军将出兵相助。”
这三点承诺,每一点都戳中了慕容垂的要害。三成铁矿收益,能让邺城的经济实力大幅提升;“邺城牧” 的正式任命,是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目标,能让他摆脱 “地方豪强” 的身份,成为朝廷认可的官员;而与雁门军结盟,则能为邺城提供强大的安全保障,让他无后顾之忧。
慕容垂沉默了许久,终于站起身,走到陈默面前,语气郑重地说道:“陈先生所言极是,慕容垂险些因一时的利益,酿成大错。多谢先生提醒,我即刻下令,终止与匈奴的一切联系,将匈奴使者驱逐出邺城,同时扣押他们送来的战马与弯刀,以示决心。”
陈默心中大喜,连忙拱手道:“慕容公英明!您的决定,不仅能保住邺城,还能为您赢得朝廷与百姓的信任,实乃明智之举。”
“不仅如此,” 慕容垂补充道,“我还将派三千精锐,驻守邺城与雁门关之间的‘飞虎岭’,那里是匈奴若想偷袭雁门军后方的必经之路。若匈奴敢从那里经过,我的士兵定会让他们有来无回!”
陈默连忙道谢:“慕容公此举,可谓雪中送炭。萧将军得知后,定会感激不尽。”
次日清晨,慕容垂亲自陪同陈默来到邺城城门。只见匈奴的使者正被士兵押解着,脸色苍白,身上的华丽服饰己沾满尘土。慕容垂下令将匈奴送来的五百匹战马与一百柄西域弯刀全部没收,作为 “抗击匈奴的物资”,然后将使者驱逐出邺城,永远不得踏入中原半步。
“陈先生,” 慕容垂握着陈默的手,语气真诚,“此次多亏先生前来,否则我真的会铸成大错。日后若雁门军有需要,邺城定当鼎力相助。”
陈默点头:“慕容公放心,萧将军定会遵守承诺,与邺城携手共进,共同守护中原的安宁。”
告别慕容垂后,陈默带领两名亲信,与城外等候的五百骑兵汇合,朝着雁门关方向疾驰而去。沿途的哨所得知陈默成功说服慕容垂,还争取到了援军,纷纷欢呼雀跃,士气大振。
与此同时,草原上的匈奴王庭内,冒顿正焦急地等待着慕容垂出兵的消息。当他得知使者被驱逐、战马与弯刀被没收,慕容垂还与雁门军达成盟约后,气得暴跳如雷,将大帐内的桌椅全部打翻。
“慕容垂这个懦夫!竟敢背叛我!” 冒顿怒吼着,眼中满是杀意,“我定要让他付出代价!等我攻占雁门关,第一个就灭了邺城!”
巴图连忙上前劝阻:“单于息怒!如今慕容垂与萧烈结盟,我们腹背受敌,若再贸然进攻,恐难取胜。不如暂时撤军,重新调整计划,待日后再寻机会。”
冒顿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怒火。他知道巴图说的是实话,如今局势对匈奴不利,若强行进攻,只会得不偿失。他咬牙下令:“撤兵!返回狼居胥山!但这笔账,我记下了!总有一天,我会踏平雁门关,荡平邺城!”
雁门关内,萧烈得知陈默成功说服慕容垂,匈奴暂缓进攻的消息后,心中大喜。他亲自带领将领们出城迎接陈默,城内外的百姓们也纷纷涌上街头,为陈默的归来欢呼。
“先生辛苦了!” 萧烈握着陈默的手,语气中满是感激,“你不仅化解了腹背受敌的危机,还为我们争取到了慕容垂的支持,真是大功一件!”
陈默笑着摇头:“这都是将军信任与支持的结果。如今冒顿的夹击之计己破,我们可以集中精力,加强边境防御,为日后与匈奴的决战做准备了。”
接下来的日子,雁门军与邺城开始了密切的合作。慕容垂按照承诺,派来工匠协助雁门军改进兵器,还送来大量的粮食与布匹,补充军需;萧烈则派去经验丰富的将领,协助邺城训练士兵,提升战力。两地互通有无,关系日益密切,成为中原边境上一道坚固的屏障。
夕阳西下,萧烈与陈默并肩站在雁门关的城楼上,望着远处的草原与邺城方向,心中都充满了坚定。他们知道,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匈奴的威胁依旧存在,未来的战斗还会更加惨烈。但只要他们同心协力,与慕容垂等中原势力携手共进,就一定能守住中原的边境,让百姓们永远远离战争的苦难。
城楼下,士兵们的训练声与百姓们的欢笑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机与希望。萧烈握紧腰间的虎头刀,陈默捧着手中的舆图,两人相视一笑,心中都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 属于他们的传奇,还在继续;属于雁门关的故事,还将书写新的篇章。
作者“南极老翁”推荐阅读《边尘啸》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KX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