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5章 御前赞赏,权柄再增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章节无错乱精修!
 

辽东,安市城外。

连绵的秋雨将整个大地化作一片泥泞的沼泽。唐军的营帐在湿冷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远处的安市城墙如同一头沉默的巨兽,在雨幕中显得愈发坚不可摧。御帐之内,气氛压抑得如同凝固的铅块。

李世民身着玄色劲装,面容因连日的操劳而显得有些憔悴。他面前的沙盘上,代表唐军的红色小旗己经将安市城围得水泄不通,但无论他如何调动,那面代表高句丽守军的黑色旗帜,始终在城头岿然不动。

“陛下,秋雨连绵,道路泥泞,我军攻城器械难以运抵前线。且高句丽守军凭坚城固守,箭矢滚石不绝,我军伤亡日渐增多。”英国公李勣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和无奈,他身上的铠甲还带着泥浆。

“侯君集那边有何消息?”李世民没有看沙盘,目光深邃地望着帐外无尽的雨幕。

“回陛下,侯将军率部绕至城后,试图奇袭,亦被敌军察觉,遭遇伏击,无功而返。”房玄龄在一旁轻声回答,他作为随军宰相,同样忧心忡忡。

李世民沉默了。他一生征战,未尝有过如此挫败之感。他原以为以大唐天兵之威,摧枯拉朽般扫平高句丽易如反掌,却未曾想在这座坚城之下,陷入了泥潭。更让他心忧的是,大军在外日久,粮草消耗巨大,而后方——那个他交给了儿子和侄女的庞大帝国,是否真的稳固?每当他夜深人静之时,长安的影子总会浮现在心头,让他无法安宁。

就在此时,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和亲卫的低喝声,一名浑身湿透、满身泥泞的信使在亲卫的带领下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报!陛下!八百里加急!长安……长安急报!”

所有人的心都猛地一提。在这种时候,来自长安的任何消息都足以牵动整个军心。李世民一个箭步上前,从信使颤抖的手中夺过那个用多层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蜡丸竹筒。

他用力捏碎蜡丸,倒出里面的帛书,在烛火下迅速展开。李勣、房玄龄等人屏住呼吸,紧张地注视着皇帝的脸色。

起初,李世民的眉头紧锁,显然是被“河南道大水”几个字惊到了。但很快,他的眉头舒展开来,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着他目光的下移,那丝惊讶变成了浓厚的兴趣,最后,他的嘴角缓缓上扬,眼中爆发出一种难以言喻的惊喜与激赏。

“好!好啊!”李世民猛地一拍案台,声音洪亮,驱散了帐内所有的阴霾。“众卿都来看看!看看太子和长孙侍读,在后方为我们做出了何等功绩!”

他将帛书递给李勣和房玄龄,自己则激动地在帐内来回踱步。“河南道十五州县沦为泽国,半月之内,水势便得控制!以工代赈,秩序井然!最妙者,是这‘蒸馏取露’之法!竟可凭空变出净水,使数十万灾民无一例疫病!奇哉!妙哉!此非人力,乃是天授之智!”

李勣和房玄龄传阅着奏报,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惊叹。他们都是实干之臣,深知在如此巨大的天灾面前,能做到“无一例疫病”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成就。

“陛下,”房玄龄赞叹道,“长孙侍读之才,实乃国之瑰宝。太子殿下在她的辅佐下,竟能将如此棘手的灾情处理得如此妥当,足见其己能独当一面。我等在前线,再无后顾之忧了!”

“何止是独当一面!”李世民停下脚步,眼中闪烁着自豪的光芒,“治儿能不拘一格,重用瑾儿的才智,此为‘明’!瑾儿能洞察先机,提出此等良策,此为‘能’!而杜承彦,能于万千官员中,精准选拔出堪当大任之才,星夜驰援,此为‘忠’与‘干’!君臣同心,夫妻协力,我大唐后继有人,何愁大业不成!”

他的声音充满了力量,让帐内所有将领都精神一振。连日来的挫败感一扫而空,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强烈的自豪感和信心。皇帝尚且如此,他们又有何理由气馁?

李世民走到案前,亲自研墨,铺开一张上好的麻纸。他的思绪飞转,心中对长孙瑾的欣赏达到了顶点。这个侄女,总能给他带来惊喜。从最初的火药,到后来的水利、农具,再到今天的防疫,她的智慧仿佛无穷无尽,总能从最根本处解决问题。这样的人才,绝不能仅仅被束缚在东宫之内。

他需要给她一个更正式、更名正言顺的身份,让她能更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才能。秘书省著作郎,负责编修国史,虽是清贵文职,但能接触国家所有典籍档案,且地位超然。让她暂代此职,既是对她才学的肯定,也是一种无声的提升,让她能从更高的层面去了解和影响这个国家。

他提笔挥毫,一气呵成,写下了一道措辞恳切而充满期许的敕令:

“太子侍读长孙瑾,聪慧敏达,心怀社稷。今河南大灾,卿献奇策,以工代赈,活民无数;创蒸馏之法,杜绝瘟疫,功德无量。朕闻之,甚慰。其才堪为国之栋梁,其智可安天下万民。特旨:长孙瑾即日起暂代秘书省著作郎之职,参详国史,编撰典籍。望卿再接再厉,以济世之才,辅佐太子,共固我大唐万年之基。钦此。”

写完,他盖上自己的御宝,将敕令装入一个特制的锦囊,郑重地交给那名信使:“你即刻返回长安,将此敕令亲手交到长孙瑾手中!告诉她和太子,他们在后方的功绩,不亚于朕在前线攻城略地!朕等着他们更多的捷报!”

“臣,遵旨!”信使感受到皇帝话语中的分量与信任,热血沸腾,重重磕头后,转身又冲入了茫茫雨幕之中。

送走信使,李世民重新走回沙盘前,但此刻他的心境己截然不同。他看着那座顽固的安市城,眼中不再只有焦躁,而是多了一份从容与冷静。“李勣,”他沉声道,“传令下去,暂停强攻。既然天时不佳,我便与他耗。朕倒要看看,是他高句丽的粮草先耗尽,还是我大唐的锐气先磨光!”

一场来自后方的捷报,竟让前线的战局也焕然一新。皇帝的信心,通过他的言行,迅速感染了整支大军。

而十数日后,当这道承载着皇帝无上信任与赞赏的敕令,跨越千山万水,抵达长安东宫时,李治、长孙瑾和杜承彦三人,正围在地图前,商议着灾后重建的细节。

当内侍高声宣读敕令时,李治激动得满脸通红,这不仅是褒奖长孙瑾,更是对他这位监国太子的最大肯定。杜承彦则看着妻子,眼中满是爱意与骄傲。

长孙瑾跪在地上,双手接过那沉甸甸的锦囊,心中百感交集。她知道,从这一刻起,她不再仅仅是太子的私人幕僚,而是得到了皇帝亲自认可的、能够影响国家机器运转的正式官员。秘书省著作郎的身份,为她打开了一扇通往更高权力殿堂的大门。

她站起身,对着李治和杜承彦深深一揖:“臣妾必不负陛下与太子殿下厚望。”

窗外,长安的阳光穿透云层,洒下万丈金光。一场天灾,竟成了她政治生涯上一次最华丽的跃升。前路虽远,但此刻,她的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力量与信心。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