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片令人窒息的沉默,在太极殿内持续了足足有十几个呼吸的时间。它像一块巨大的、无形的铅块,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就在这压抑的寂静即将被绝望吞噬之际,一个苍老却坚定的声音,打破了僵局。
御史大夫萧瑀,身着那身仿佛穿了一辈子的深青色官袍,从队列中缓缓走出。他先是向御座躬身一揖,随即首起身,声音平稳而清晰,带着一种历经风雨后的沉稳。
“陛下,”他开口道,“臣以为,薛延陀部势大,其骑兵来去如风,剽悍异常。我大唐若要强行出兵讨伐,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苦战。届时,粮草转运耗费巨大,兵力征调牵动全国,国库为之空虚,百姓为之劳顿。即便最终能胜,恐怕也是一场惨胜,得不偿失。为今之计,不如暂避其锋芒,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重金与丝绸,前往薛延陀部,许以和亲之名,行安抚之实。如此,则能兵不血刃,换取边境的暂时安宁,让我大唐获得宝贵的休养生息之机。”
这番“和亲”之论,立刻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骚动。许多素来保守、不愿轻启战端的官员,眼中都露出了赞同的神色。这无疑是最稳妥、风险最小的选择。
“萧御史此言差矣!”
一声如洪钟般的怒喝,几乎在萧瑀话音刚落的同时响起。长孙无忌从队列中跨步而出,他脸色铁青,眼中满是怒火,仿佛听到了什么最荒谬、最屈辱的言论。
“陛下!”他先是向李世民躬身,随即猛地转过身,目光如剑,首刺萧瑀!“薛延陀乃化外之邦,豺狼本性,反复无常!当年颉利可汗便是前车之鉴!我大唐与之盟誓,他们转眼便背信弃义;我大唐赐予财富,他们转眼便挥兵来犯!萧大人,你所谓的‘和亲’,不过是饮鸩止渴!所谓的‘暂时安宁’,不过是自欺欺人!”
他的声音越来越高亢,充满了不容置疑的激情:“此次若退让,便是向天下宣告,我大唐软弱可欺!日后,薛延陀定会更加嚣张,其他部落也会纷纷效仿,到那时,我大唐千里边境,将永无宁日!臣,长孙无忌,主张出兵讨伐!集结全国之力,一战而定乾坤,将薛延陀部彻底击溃,以绝后患,永保我大唐北疆百年安宁!”
长孙无忌的这番话,充满了血性与霸气,瞬间点燃了朝堂上另一部分主战派官员的激情。
“出兵!血债血偿!”
“支持赵国公!荡平薛延陀!”
“长孙大人,出兵谈何容易?”萧瑀毫不退让,也提高了声音,针锋相对地反驳道,“你只知一战定乾坤,可知这一战的代价有多大?侯君集伏诛,朝中能独当一面、深入大漠作战的大将,还有几人?我府库之钱粮,经得起多少场这样的豪赌?我大唐的士兵,自平定高昌后,己有数年未经历大战,疏于战阵,若贸然出击,一旦战败,动摇的可是我大唐的国本!这个责任,你担得起吗?”
“战败?我长孙无忌愿以项上人头担保,只要陛下信我,此战必胜!”
“你担保?你拿什么担保?拿你那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吗?”
两位当朝重臣,一位主和,一位主战,在太极殿之上,如同两头被激怒的雄狮,各执一词,互不相让,争论不休。其他大臣也迅速分成了两派,有的站在萧瑀身后,强调“休养生息”的重要性;有的则附和长孙无忌,高呼“扬我国威”的必要性。整个大殿,瞬间乱作一团,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嘈杂的菜市场,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却没有任何一个声音能提出一个真正两全其美的方案。
李世民高坐于龙椅之上,看着眼前这混乱的景象,心中的烦躁与怒火,如同沸水般翻腾。
他用力地一拍龙椅扶手,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
“都给朕闭嘴!”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帝王的威严与被激怒的雷霆,瞬间压下了所有的争吵。大殿再次恢复了死寂,只剩下大臣们粗重的喘息声。
李世民站起身,目光如冰冷的刀锋,扫过下面每一个噤若寒蝉的臣子。他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无力感。他知道,萧瑀说的是实话,国力、将才,都是摆在眼前的现实问题;但他更明白,长孙无忌说的是真理,帝国的尊严,不容用金钱和女人去交换。
和亲,不是长久之计;出兵,又风险重重。他仿佛站在一个十字路口,一条路通往暂时的和平却可能埋下更大的祸根,另一条路通往彻底的胜利却可能伴随着万劫不复的风险。
这一刻,这位开创了贞观盛世的千古一帝,第一次发现,自己竟不知该如何抉择。他看着阶下那些曾经为他出谋划策、开疆拓土的臣子们,此刻却只能在这里进行着毫无意义的争吵,一种深深的孤独感,油然而生。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化学博士的女相之路》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http://www.220book.com/book/XMPR/)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