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雁过留声,人过留名
因为戏台停电又室内闷热,一伙人只好在广场上紧锣密鼓的排练着过段时间要演出的戏。
此时正是戏剧主人公们你追我赶的关键时候。
忽然,两道黑影一前一后卷起一阵风来带走了众人的一丝躁意。
原本还觉得“大中午的加班排练,吃枣药丸。”的众人,耳旁隐约听到风中传来什么夹杂着怒火的声音。
戏台上排练的众人先是一脸懵逼。
其中有人最先反应过来,一脸兴奋的追了上去,口中还连连喊着:“有瓜,有瓜”。
“有瓜,快追,快追。”有人丢下手中的活跟着追去。
随后反应过来的在场众人也跟着吃瓜去了。
“吃瓜去了,这逼班爱上不上。”
“加班人的怨气比鬼深,咱要休息去”
“啊对对对,休息去,休息去。
……”
等到排练的人都走光了,组织的领头人才后知后觉的回过神来:“……”。
“好啊!有戏看,居然不叫我 ”说完,领头人准备整理下工具再去追瓜。
这时忽然听到狗叫声,然后又是两道黑影闪过,卷起一阵风,风拂过脸庞,也吹走心头一丝燥意。
一时间,领头人有些懵懵然,随后听到排练的众人脚步声巨响,也跟着他们一起吃瓜去:“等等我…”
时间来到之后的下午。
来福被救助过的溺水的孩子的长辈们上门感谢,之后来福顺利喜提被写入族谱。
既要把名字写入族谱,那自然要有一个正式的名字。
——“陈林宝”三个字应运而生。
大名陈林宝,字灵宝,小名来福。
“谱谍身之本也,正所谓“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族谱之用,寻根、留本。
前者可以表后者孝心,不忘先人……
朴籽粿有驱邪纳吉寓意,寄托对先人的念想…
后者留本,正所谓历史洪流滚滚又有多少前者能被后来者记得?
人生不过百年,红尘滚滚下,青史留名者甚少,能留名于族谱之上,也算是自己曾经来过世上一遭的足迹。
且后来者追根溯源,亦可落叶归根。”
要取族谱,将来福写入其中,陈林老爷子正好借此给孩子们讲解族谱的作用。
陈林老爷子佐以文献和故事,讲得趣味盎然。
正所谓“夫子循循然善,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孩子们在下方听得兴致勃勃,同样“欲罢不能”。
尤其安安又想吃了,风味独特又美味的朴籽粿,今天又是想念先祖们的一天。
“凝聚力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无论身处何处,寻根溯源,落叶归根,集聚一堂,血脉和历史文化传承,生生不息……
增知和育人,谱书是很好的教材,家训族规中规范了本族后人的言行。
谱书中收录了历代经典案例,如立志、敬业、治学。
又是如何治家?学做人等等。
诸多在学校里学不到的…
人身在外,机遇与风险并存,他乡遇血亲,以血亲联情相互提携、帮助…
通过修谱,为先辈立传,承前启后,传承和发扬英雄先辈们的精神……
纂修族谱意义如此重大,高度概括为“敬宗收族”。
凝聚全族向心力,团结众人,柴多火焰大……”
台下孩子们,虽然还有些不是很理解,但是都记了下来,用大人们常说的话“现在不明白,长大后总会明白”。
己至傍晚时分,别处人家炊烟袅袅。
归巢的金丝燕喂养着叽叽喳喳叫唤不停的候鸟。
陈林家的小孩们也饿了,你一句我一句的说个不停。
“肚子好饿啊
我也饿了哎!
我也肚子饿了。
肚子饿的呱呱叫
谁去煮饭呐
那要不煮面也行呀
我煮面呐!
……”
最后自告奋勇的来福前去煮面,留下众人面面相觑。
“来福会煮面吗?
之前怎么没有看过啊?
他会吗?
不知道啊!作者“爱吃糖的瓜”推荐阅读《来福今天上岸了吗?》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话说来福都会煮面啦!
他知道什么是煮面吗?
……”
在座众人,你一语我一言的,没个肯定的结论。
这时二康想到什么:“之前爷爷和我煮面的时候,来福在旁观”
“哦,这样啊!那他会?
他这算是会煮面了吗?
我也不知道?
不知道呀?
……”
最后汤面上来的时候,爷爷总结道:“味精放太多了。”
二康看了看来福,想着它爱吃甜的偏好,补充说道:“这又没有放什么菜,来福应该是要煮甜面,但是把糖放成味精了”。
是的,第一次煮甜面的来福,不小心把味精当糖放了,还加了盐和其他瓶罐罐里的调味料。
来福之前看爷爷他们做菜、煮面经常会用到架子上的瓶瓶罐罐。
来福不懂那些是什么,只是一味的模仿,结果弄成如今这西不像。
不过此事过后,二康教来福分别哪一个是糖,哪一个是味精?什么时候该放糖,什么时候该放味精,连同盐和其他调料二康也大致跟它讲。
最后看着来福点点头,二康也不明白它这副可可爱爱没有脑袋的模样究竟是听不听得懂。
来福平日里头听孩子们回来讲授学到的知识,期间又得到了爷爷的开蒙,智力随着知识和经验的积累也有了质的变化。
悟道,领悟人性的开端。
晚间,爷爷跟孩子们讲书法理论知识,来福在旁,也听着爷爷讲书法和学做人。
这一刻的岁月静好,恨时光荏苒,光阴止不住的流过指缝间。
书屋内,孩子们都静静的聆听爷爷讲课。
“书法…无言的诗,无形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
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我们是这样握笔……
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
说到这里,陈林老爷子开始拿出不同字体的书,把它们一一展示对比道:“书法的五种主要书体,这是篆书,包含大篆、小篆。
这个是隶书,包含古隶、今隶。
这是楷书,我们书法基础先学的就是它,打基础用,楷书包含魏碑、正楷……
行书体(包含行楷、行草)、草书体(包含章草、小草、大草、标准草书)……
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创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
……万事万物的‘对立统一’这个基本规律又反映了人作为主体的精神、气质、学识和修养…
学书法,学做人……”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夜色如水,星星像泼开的钻石撒在黑夜的幕布上。
庭院内,泉眼无声惜细流,月影自阵阵涟漪中荡漾开来。
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大树荫底下,陈林老爷子坐在竹制摇椅上,一手扇子一晃一晃的扇动着,另一手茶香西溢,一泡有机炒带着生态茶的荒野味和独特炒茶香入口甘醇。
不远处,两个孩子在压水井打水准备洗西瓜。
西瓜是从泉眼口流出的水汇聚成的小池里拿出来的。
西瓜在泉水冰镇后口感更佳,吃起来更爽快。
二康和安安从厨房内回来,一个刷大菜板,一个洗刀具。
阿健抱起小邦洗好的大西瓜,小心又平稳的放在案板上。
爷爷走过来拿起刀具,为大家切瓜。
小兴兴这时候去拿盆碗过来,来福则去帮忙。
大黄吐着舌头,尾巴晃个不停,连母鸡也围在一旁。
小红警视门外周遭环境,时不时低头吃口盆里的西瓜…
月亮:真甜!我是说这瓜真甜。
月梢枝头,品着一派岁月静好的景象,月亮也稍微有点醉意盎然。
越发圆润的身躯,散发着明亮的月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魂魄归来!闲以静只。
自恣荆楚,安以定只。
逞志究欲,心意安只。
穷身永乐,年寿延只。
魂乎归来!乐不可言只。”
(本章己完结,请看下一节!)
下节预告:吃水不忘挖井人与戏台,因为中秋节将至,替换成后面的篇章——仲秋与瓦塔
(http://www.220book.com/book/XNGS/)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