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71章 慕容安十六中举,众人皆大欢喜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嫡姐逼我喝毒药我反手送她上花轿 http://www.220book.com/book/XO5W/ 章节无错乱精修!
 

慕容安十六岁那年,赴省城参加乡试。临行前夜,慕容瑾将一枚古朴的玉佩系在儿子腰间,那是他年少时第一次随军出征前,母亲所赠。

“不必思虑结果,但求无愧于心。

慕容瑾只说了这一句。

放榜之日,慕容安名字高悬,赫然中举。消息传回,乡邻皆来道贺,称颂慕容氏书香传家,后继有人。

慕容瑾与苏宁款待宾客,笑容温煦,却婉拒了所有提议宴饮的邀约。

夜深人静时,慕容瑾在书房与儿子长谈。

“举人功名,于寻常人家己是光耀门楣,于你,却是一个新的开始,亦是一种约束。

烛光下,慕容瑾目光清明,“往后言行,更当谨记‘责任’二字。学问乃济世之器,非晋身之阶。

慕容安肃然应答:“孩儿谨记父亲教诲。功名如履,合脚方能行远。

中举之后,慕容安并未急着赴京备考会试,反而更沉下心来,随着周先生精研经史,同时开始留心地方民情。

他常与父亲一同巡视田庄,了解农事稼穑之艰;慕容瑾亦不藏私,将多年治理地方、平衡各方关系的经验,细细剖析给儿子听。

那些曾经运筹帷幄的智慧,如今化为了处理乡邻纠纷、统筹水利修缮的务实之策。

一次,邻近两村因灌溉水源争执不下,几乎酿成械斗。

地方官吏调解无效,慕容安得知后,征得父亲同意,主动请缨前去调停。他并未以举人身份强压,而是实地勘察水道,召集两村宿老,依据父亲曾讲授的“察情、明理、衡利”之法,耐心倾听,细细分说,最终拟定了一个共享水源、按序轮灌的章程,双方皆心服口服。

此事传开,人人皆赞慕容公子年少稳重,处事公允。

慕容瑾听闻,眼中流露出难以掩饰的赞许。他对苏宁道:“安儿己懂得,真正的力量,源于让人心服,而非权势压人。”

岁月如溪,静静流淌。

慕容安十八岁时,慕容瑾与苏宁开始为他物色亲事。

他们不求高门显贵,只重家风清正、女子品性。最终,选定了一位告老还乡的翰林学士的孙女,姓林,名婉清,性情温婉娴雅,通晓诗书,与慕容安见面后,彼此皆有好感。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嫡姐逼我喝毒药我反手送她上花轿

婚事办得温馨而隆重,毛延令虽未能亲至,却派人送来了厚礼。皇帝亦派人赐下贺仪,以示不忘旧臣。

新婚燕尔,林婉清很快融入了这个温馨的家庭,她敬重公婆,体贴丈夫,与苏宁更是情同母女,婆媳二人常在一处料理家务、品画刺绣,其乐融融。

又两年,林婉清诞下一对龙凤胎。婴儿洪亮的啼哭声再次响彻庄园,慕容瑾抱着孙儿孙女,看着鬓角己染霜华的妻子,再看看身旁己为人父、沉稳有度的儿子和温柔娴静的儿媳,眼中竟有些

他给孙儿取名“慕弘”,孙女取名“慕容芷”。

抱着绵软的小生命在怀,他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初次怀抱慕容安时的光景,只是心境更为圆融通透。

“爹爹,您看,弘儿这小拳头攥得多紧。”慕容安俯身看着儿子,笑容温暖。

“像你小时候。

慕容瑾笑道,将孙女轻轻交给走上前来的苏宁。

苏宁接过孩子,满眼慈爱,与儿媳林婉清相视而笑。

花开花落,云卷云舒。慕容瑾与苏宁在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中,安然享受着人生的秋日静美。

慕容安在父亲的支持与指引下,并未急于出仕,而是继续深耕学问,服务乡梓,将慕容氏“修身、齐家、睦邻”的家风践行于日常。

曾经的统帅,如今的慈父、祖父;曾经的沙场烽烟,化作了庭前花开花落。慕容瑾用他后半生的选择,诠释了何为“放下”与“得到”。

他的传奇,并未终结于庙堂或沙场,而是在这江南一隅,以一种更为深沉、更贴近生命本真的方式,由他的血脉,由他守护的这份安宁,悄然延续。

又是一个春日,庄园里的老海棠树繁花似锦。慕容瑾携着苏宁的手,在树下看着慕容安教导慕弘认字,林婉清抱着容芷在一旁含笑看着。

花瓣如雨,落在他们的肩头、发间。

慕容瑾轻轻拂去苏宁发梢的一片花瓣,低声道:“宁儿,这一生,幸甚有你。”

苏宁将头轻轻靠在他肩上,无需言语。

岁月无声,深情永继。这细水长流的幸福,便是对慕容瑾此生最好的加冕。



    (http://www.220book.com/book/XO5W/)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嫡姐逼我喝毒药我反手送她上花轿 http://www.220book.com/book/XO5W/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