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365次高铁正在以三百公里的时速,平稳地向着汉东省省会京州市飞驰。
祁锋靠在商务座宽大舒适的座椅上
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与村庄,心情有些复杂。
回来了。
终于回来了。
这个生他养他的地方,汉东省。
算一算,自己己经有快十五年没有踏上这片土地了。
他的思绪不由得飘回了过去。
祁锋的人生。
在外人看来,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传奇,甚至可以说是离谱。
他有个哥哥,叫祁同伟,大他整整二十五岁。
哥哥出生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家里穷得叮当响。
是靠着自己的努力和不服输的劲头。
一步步从那个小山村里走了出来,考上了汉东大学政法系。
而祁锋,则像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的那种人。
他从小就展现出了远超常人的悟性,学什么都快得吓人。
别人还在背九九乘法表,他己经开始自学初中课程了。
八岁那年,他甚至自己报名参加了高考。
结果一不小心就考上了全国顶尖的学府——水木大学。
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路媒体记者差点把他家门槛都踏破了。
所有人都以为。
这个神童会就此走上学术之路,成为一代科学巨匠。
可祁锋却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决定。
他拒绝了水木大学的橄榄枝,转而去了国防科技大学,穿上了一身军装。
用他当时的话说:“我哥既然己经从政,那我就去从军。我们兄弟俩,一文一武挺好。”
这个决定。
让当时还是汉东大学政法系优秀毕业生的祁同伟,又是骄傲又是心疼。
进入军校后。
祁锋的“变态”天赋更是展现得淋漓尽致。
别人还在苦熬理论课,他己经开始参与各种尖端武器的科研项目。
别人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他在搞科研的同时,顺便就把体能练到了全校顶尖。
他就像一块永远也吸不饱水的海绵,疯狂地吸收着一切知识和技能。
十五岁那年。
他觉得纯粹的科研有些枯燥,开始正式接触格斗和搏击。
结果不到一年,十六岁的他,就在全军区的格斗大比武中。
把那些练了十几二十年的老兵王挨个打了一遍,轻松拿下了冠军。
自那以后。
“兵王”这个称号,就再也无人能与他争锋。
之后的几年,祁锋的人生就像开了挂一样。
在科研领域,他主导或参与的多个项目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成果转化为了部队实打实的战斗力,从单兵外骨骼到新型侦察无人机,都有他的心血。
在军事领域,他开始执行各种高风险的秘密任务。
在情况最复杂的第三世界国家,在炮火连天的边境线上。
他率领的小队总能创造奇迹,以最小的代价完成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他手上沾过的血,比很多人一生见过的水都多。
靠着这些实打实的科研成果和九死一生的赫赫战功。
年仅二十三岁的祁锋,肩上扛起了将星,成为了历史上最年轻的少将。
同时,他还破格享受院士待遇。
成为了军中科研领域名副其实的领军人物。
这一次,他之所以能回来。
也是因为前段时间在非洲执行任务时,杀得有点太猛。
搞出的动静太大,引起了一些国际舆论。
虽然事情被完美压了下去,但领导还是觉得他身上的杀气太重。
需要回国休整一段时间,换换环境,散散心。
“回老家看看吧,这么多年没回去了,也该去看看你哥哥了。”
领导的话,正中祁锋的下怀。
哥哥,祁同伟。
这个名字在他心里默念了无数遍。
小时候,哥哥是他的天,是他的榜样。
哥哥每次放假从大学回来,给他带的糖果和故事书,是他童年最甜美的回忆。
后来,他入了伍。
天各一方,兄弟俩见面的机会屈指可数。
刚开始几年,还会通通信,打打电话。
可随着祁锋执行的任务越来越机密,保密条例越来越严格,他们之间的联系也渐渐少了。
到后来,为了不给在地方从政的哥哥带去任何不必要的麻烦,祁锋甚至主动切断了大部分联系。
他只能通过一些公开的渠道,零星地了解到哥哥的消息。
汉东省公安厅厅长。
这个位置,听起来位高权重。
可祁锋却从一些蛛丝马迹中,嗅到了一丝不同寻常的味道。
他知道,哥哥这些年,走得并不容易。
“旅客们请注意,前方到站,京州南站……”
广播声打断了祁锋的思绪。
他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筋骨,身上发出了一阵细密的噼啪声。
常年征战带来的疲惫。
似乎在闻到家乡空气的那一刻,都消散了不少。
他拿起身边一个半旧的帆布行李包,随着人流,缓缓走下高铁。
京州,我回来了。
哥,我回来了。
祁锋深吸一口气。
感受着京州那既熟悉又陌生的空气,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
他没有告诉任何人自己回来的消息,包括祁同伟。
他想给哥哥一个惊喜。
然而,就在他刚刚走出出站口。
准备打辆车的时候,几道身影却毫无征兆地拦在了他的面前。
(http://www.220book.com/book/XOF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