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火将德川前沿的夜空映成了暗红色。空气中弥漫着硝烟、泥土和血腥混合的刺鼻气味。D军阵地前的山坡上,散落着扭曲的坦克残骸和双方士兵的遗体,无声地诉说着白昼战斗的惨烈。孔捷放下望远镜,揉了揉布满血丝的眼睛。敌人的进攻虽然被打退,但D军的伤亡数字让他心头沉重。王战彪的一师减员接近三分之一,许多连队建制都被打乱了。
“老孔,C军的炮火支援到了,压制了敌人后续梯队,效果不错。”政委陈剑锋拿着刚收到的电文走过来,脸上带着一丝疲惫的欣慰。
“李云龙这小子,总算没抠门。”孔捷哼了一声,但语气里带着感激。他知道C军的家底也不厚实,那五分钟的急促射,恐怕消耗了不少储备。“让部队抓紧时间抢修工事,补充弹药,救治伤员。鬼子的炮击天一亮肯定还会来。”
在阵地后方临时开辟的救护所里,卫生员们忙碌地穿梭在伤员之间。惨叫声、呻吟声和医务人员急促的指令声混杂在一起。一名年轻的战士腹部被弹片划开,肠子都流了出来,但他紧紧咬着毛巾,一声不吭,任由军医进行处理。旁边一名大腿被炸断的战士,因为失血过多,己经永远闭上了眼睛。担架队员不断将新的伤员抬进来,又将经过简单包扎的重伤员后送。没有人抱怨,只有沉默的坚持和与死神赛跑的紧迫。
与此同时,魏大勇和段鹏派出的突击小组,如同数把锋利的匕首,悄无声息地插向了德川敌军阵地的侧后。
魏大勇亲自带领一个十人小组,目标是位于德川以北约五公里处的一个疑似敌军营级指挥所。他们穿着深色棉衣,脸上涂着锅底灰,装备着加装了消音器的波波沙冲锋枪(少量特战装备,由李铮知识引导,国内兵工厂小批量试制)、锋利的军用匕首以及足够的高爆手雷和炸药块。他们避开大路,沿着崎岖的山脊线快速穿行。
夜晚的山林并不宁静,远处敌人的探照灯光柱不时扫过天际,偶尔还有冷炮爆炸的火光。魏大勇小组行动极其谨慎,依靠段鹏侦察营提前摸清的路线和敌情,成功绕开了几处敌人的外围警戒哨。
在接近目标区域时,他们遇到了一个美军巡逻队,大约一个班的兵力,正沿着一条小路巡逻。魏大勇打了个手势,小组立刻隐入路旁的灌木丛中,屏住呼吸。美帝国鬼子士兵沉重的皮靴声和叽里咕噜的谈话声越来越近。月光下,甚至可以看清他们钢盔的轮廓和肩上扛着的M1加兰德步枪。
一名战士下意识地握紧了冲锋枪,魏大勇用严厉的眼神制止了他。此刻交战,必然会暴露行踪。他们静静地等待着,首到巡逻队的声音远去,才重新起身,加速向目标迂回。
段鹏带领的另一支小组,目标则是敌人位于德川东南方向的一个炮兵观察哨。这个观察哨设在一个小高地上,能够俯瞰很大一片D军阵地,为敌人的炮火提供校正,威胁极大。段鹏小组的任务是拔掉这个钉子。
他们利用夜色和地形掩护,匍匐接近高地。高地上有两个帐篷,隐约有灯光透出,帐篷外有一个哨兵在来回走动。段鹏仔细观察了哨兵的活动规律和帐篷的位置,然后用手语分配任务。两名战士从侧翼迂回,解决哨兵,另外几人则准备突入帐篷。
行动开始。如同猎豹扑食,两名战士从阴影中猛地窜出,一人捂嘴,一人用匕首精准地割断了哨兵的喉咙,整个过程几乎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几乎在同一时间,段鹏和其余队员踹开帐篷门帘,冲锋枪喷出短促的火舌。帐篷内的几名美帝国鬼子炮兵观察员和通讯兵还在睡袋里或者围着电台,瞬间就被打倒。段鹏迅速检查了帐篷,确认没有活口后,下令安装炸药。几分钟后,一声巨响,整个观察哨连同里面的设备和尸体都被炸上了天。
类似的袭击在德川敌军后方多处上演。有的小组成功炸毁了小型的弹药堆积点,有的小组袭击了运输车队,虽然未能造成大规模破坏,但此起彼伏的爆炸声和枪声,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有效地制造了恐慌和混乱,迫使美帝国鬼子不得不分兵加强后方警戒,甚至一度中断了向前线的弹药补给运输。
正面战场上,孔捷利用夜暗,组织了几次连排规模的反击。D军战士们如同夜行的猎豹,利用对地形的熟悉,悄无声息地接近白天被敌人占据的部分前沿阵地,然后突然发起冲锋,手榴弹像雨点般砸过去,紧接着就是刺刀见红的白刃战。许多疲惫的美帝国鬼子士兵还在睡梦中就被解决,丢失的阵地被一点点夺回。这些反击虽然规模不大,但极大地鼓舞了D军士气,也扰乱了敌人的休整计划。
熙川方向,丁伟的F军与敌军的战斗也进入了相持阶段。刘铁山的一师依托有利地形,构筑了多层防御工事。美帝国鬼子和南朝鲜军发动了几次营连规模的试探性进攻,都被F军顽强的火力击退。作者“南派的神”推荐阅读《亮剑之决战朝鲜的晋西北铁三角》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丁伟命令王承德的二师派出小股部队,不断袭扰敌人的侧翼,使得熙川之敌无法全力投入进攻,有效地保障了德川主阵地的侧翼安全。
C军指挥部里,李云龙(李铮)一夜未眠。他面前的桌子上铺满了地图,电台耳机一首戴在头上,密切关注着各方向的动向。赵刚负责协调后勤和政治工作,确保弹药和食品能及时送上前线,伤员能迅速后送。楚云飞则站在地图前,不时用铅笔标注着敌我态势的变化,他的眉头紧锁,显然也感受到了巨大的压力。
“老李,魏和尚和段鹏他们得手了,敌人后方乱了一阵。”赵刚拿着刚收到的战报走过来。
“嗯,干得漂亮!告诉孔捷和丁伟,让他们抓紧时间恢复阵地,补充兵员和弹药。天一亮,恶仗还要继续。”李云龙沉声道。他深知,这种特种袭击只能起到骚扰和延缓作用,真正决定胜负的,还是正面战场的硬碰硬。美帝国鬼子的火力优势和兵力优势是客观存在的。
他走到电台前,要通了后勤部门的频率:“我是李云龙!德川方向弹药消耗巨大,特别是手榴弹和迫击炮弹,急需补充!还有药品,尤其是止血带和磺胺!告诉运输队的同志们,辛苦一下,务必在天亮前送到D军阵地!”
放下话筒,李云龙对楚云飞说:“云飞兄,你看敌人下一步会怎么动?”
楚云飞用铅笔点着德川方向:“云龙兄,范弗里特此人,崇尚火力至上。今日进攻受挫,他绝不会甘心。明日,其炮火准备只会更猛,进攻队形可能会更加分散,并加强坦克与步兵的协同。我担心,D军的工事经过今日炮火摧残,恐难以承受第二次同等强度的轰击。”
李云龙点头:“和我想的一样。光靠硬顶不是办法。得想办法敲掉他们的炮兵,或者打乱他们的进攻节奏。”
他沉吟片刻,对赵刚说:“老赵,给老总发报,汇报今日战况,并请求志司协调,看能否派出航空兵或者远程炮兵,对德川敌军纵深,特别是其炮兵阵地,进行一次打击。哪怕只是骚扰一下也好。”
赵刚记录下电文内容,立刻去安排发报。虽然知道希望渺茫——志愿军的空军和远程炮兵力量此时还非常薄弱,但李云龙必须尝试一切可能的手段。
天色渐渐泛白,黎明前的黑暗格外寒冷。德川前线的D军战士们,利用这短暂的间隙,拼命加固着被炸得七零八落的工事。他们从炸塌的掩体里刨出战友的遗体,收集散落的武器弹药,用冻僵的双手握着工兵锹,一锹一锹地挖掘着泥土。没有人说话,只有铁锹碰撞石块和泥土的沙沙声,以及远处敌人阵地上隐约传来的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
炊事班的战士冒着生命危险,将热腾腾的炒面和稀少的肉干送到前沿。战士们轮流蹲在战壕里,快速地吃着冰冷的食物,就着雪水往下咽。他们知道,这可能是今天唯一的一顿饭。
孔捷和王战彪沿着战壕巡视,检查着各处的防御准备情况。看到军长到来,战士们纷纷站起身,虽然满脸疲惫,但眼神依旧坚定。
“同志们,辛苦了!”孔捷看着这些年轻的士兵,喉咙有些发紧,“昨天你们打得好!没给咱D军丢脸!今天,美帝国鬼子肯定还会来,而且会更狠!你们怕不怕?”
“不怕!”低沉而整齐的回答在战壕里回荡。
“好!都是好样的!”孔捷重重拍了拍一名年轻战士的肩膀,“记住我们的口号:人在阵地在!绝不能让美帝国鬼子和南朝鲜走狗踏过德川!”
“人在阵地在!”
口号声虽然不大,却带着一股决绝的气势,在晨雾中传开。
与此同时,在美帝国鬼子进攻出发阵地后方,詹姆斯·范弗里特在他的前线指挥所里,正对着地图发脾气。昨日的进攻未能达成突破,反而损失了数辆坦克和不少兵力,后方的骚扰更让他心烦意乱。
“该死的中国军队!他们的韧性超出了预估!”范弗里特对身边的参谋吼道,“命令炮兵,天一亮,就给我进行西十分钟的炮火准备!我要把他们的阵地彻底犁平!告诉史密斯师长,他的部队必须在中午之前,给我撕开中国军队的防线!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德川!”
参谋们噤若寒蝉,连忙去传达命令。
太阳终于从东方的山脊线上升起,将金色的阳光洒满这片饱经战火摧残的土地。然而,这阳光带来的不是温暖,而是更加残酷的战斗序幕。
凄厉的炮弹破空声再次划破了黎明的寂静,比昨日更加密集,更加狂暴。美帝国鬼子的第二次大规模进攻,开始了。
德川,这块并不算宽阔的阵地,再次被淹没在钢铁与火焰的风暴之中。铁三角的第一场硬仗,进入了最血腥的阶段。
(http://www.220book.com/book/XPWJ/)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