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北决战的日期越来越近,汉军主营的铁匠营里,一片忙碌的景象。周铁山带领两百个铁匠,日夜不停地锻打“破匈刀”和连弩,为决战做最后的武器准备。这天清晨,霍去病带着李敢、卫伉和几位将领,来到铁匠营,验收新打造的武器。
铁匠营的空地上,一百柄“破匈刀”整齐地排列成阵,刀身泛着冷光,在阳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连弩则摆放在旁边的木架上,青铜弩臂上刻着精美的花纹,可拆卸的箭匣插在弩身右侧,看起来威风凛凛。
“校尉,这一百柄‘破匈刀’,都是按照您的要求锻打的,折叠锻打十七次,用炒钢打造,刀刃锋利,刀身坚硬,能劈断匈奴的弯刀!”周铁山兴奋地说,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和煤灰,却依旧精神。
霍去病走到“破匈刀”阵前,拿起一把刀,拔出刀鞘。刀身泛着淡淡的青白色,折叠的纹路像水波般清晰,刀刃锋利得能映出人的影子。他用手指轻轻摸了摸刀刃,又用刀背敲了敲旁边的铁砧——“当”的一声,声音清脆,没有丝毫杂音。
“好刀!”霍去病赞叹道,他举起刀,对准旁边的木桩,猛地劈下。“咔嚓!”木桩应声断裂,刀刃却完好无损。“这刀的硬度和锋利度,都达到了要求!”
将领们也纷纷拿起“破匈刀”,试刀的试刀,看纹路的看纹路,一个个都赞不绝口。李敢拿起一把刀,挥舞着,对周铁山说:“老周,你这手艺越来越好了!这刀比之前的更锋利,更顺手!”
周铁山笑着说:“都是校尉的方法好!折叠锻打十七次,炒钢技术,还有火候控制,这些都是校尉教的,俺们只是照做而己。”
霍去病摇摇头:“是你们的手艺好,要是没有你们,再好的方法也没用。”他转向连弩,拿起一把,仔细查看。连弩的青铜齿轮泛着寒光,箭匣里装着十支弩箭,箭杆是用柘木做的,箭头是三棱形,用炒钢打造。
“赵小三,你来演示一下连弩的射程和射速。”霍去病对旁边的年轻铁匠说。赵小三是铁匠营最年轻的铁匠,却最擅长制作连弩,之前的第一把连弩就是他打造的。
赵小三接过连弩,走到空地上,双脚蹬住弩臂,双手拉动弓弦,“咔嚓”一声,箭匣中的第一支弩箭上膛。他对准三百步外的铁甲靶,扣动扳机,弩箭破空而出,精准地射穿了铁甲靶的中心。紧接着,第二支、第三支……十支弩箭在五秒内全部发射完毕,都射中了铁甲靶。
“太好了!射程三百八十步,射速五秒十支,都达到了要求!”霍去病兴奋地说,“有了这些连弩,咱们在决战中,就能压制匈奴的弓箭!”
卫伉走到连弩旁,仔细查看弩箭的箭头:“这个三棱形箭头很锋利,穿透力很强,能射穿匈奴的皮甲。而且箭杆用柘木做的,很坚韧,不容易折断。”
周铁山点点头:“卫医吏说得对!这箭头是用炒钢打造的,比普通的铁箭头更锋利;箭杆用柘木,是因为柘木在漠北的寒冷天气里,不容易开裂,比其他木材更耐用。”
霍去病看着眼前的“破匈刀”阵和连弩,心中满是底气。他知道,武器是打赢战争的基础,有了这些锋利的“破匈刀”和威力强大的连弩,汉军在漠北决战中,就能占据绝对的优势。
“周铁山,还有多少‘破匈刀’和连弩没打造完成?”霍去病问道。
周铁山回答:“还有西百柄‘破匈刀’和两百张强弩,预计三天内就能完成。到时候,每个骑兵都能配备一把‘破匈刀’和一把连弩,还有足够的箭支和火弹。”
“好!”霍去病点点头,“三天后,咱们再进行一次全面的武器验收,确保所有武器都符合要求。决战前,一定要让每个士兵都拿到趁手的武器!”
“是!”周铁山和铁匠们齐声应道。
接下来的三天,铁匠营的铁匠们更加忙碌了。卫伉经常来铁匠营,为铁匠们送去解暑的汤药和治疗烫伤的蜂蜜药膏。看到铁匠们因为长时间锻打,手上磨出了厚厚的茧子,有的甚至磨破了皮,卫伉心疼地说:“大家歇会儿再干,别伤了手。我这里有特制的药膏,涂了能止痛消炎。”
赵小三接过药膏,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多谢卫医吏,俺们不碍事!这武器要是造好了,弟兄们上战场就能少流血,俺们多受点累算啥!”
三天后,所有的武器都打造完成。铁匠营的空地上,五千柄“破匈刀”排列成整齐的方阵,五百张强弩摆放在旁边,还有十万支弩箭和五万枚火弹,堆成了小山。霍去病带领将领们,逐一验收,所有武器都符合要求,没有一件不合格。
“太好了!”霍去病兴奋地说,“有了这些武器,再加上咱们的战术和训练,漠北决战,咱们一定能赢!”
将领们也都兴奋地欢呼起来。李敢挥舞着“破匈刀”,对士兵们喊道:“弟兄们!咱们有这么好的武器,还怕什么匈奴人!决战的时候,咱们杀他们个片甲不留!”
士兵们也纷纷欢呼起来,营地中充满了斗志。卫伉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欣慰。她知道,武器验收的成功,不仅意味着漠北决战的准备又迈出了关键的一步,更意味着士兵们的生命多了一份保障。
夕阳下,汉军的旗帜迎风飘扬,“破匈刀”和连弩在阳光下泛着冷光,像一道钢铁的屏障,守护着汉军的营地,也守护着大汉的希望。
(http://www.220book.com/book/XQE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