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军营地的西北角,搭建着一片临时的铁匠铺。十几座铁匠炉同时燃烧,火焰熊熊,映红了半边天。铁匠们赤裸着上身,露出结实的肌肉,手中挥舞着铁锤,“叮叮当当”的打铁声此起彼伏,响彻整个营地。
此次漠北征战,汉军的武器损耗巨大。长枪、长刀在与匈奴弯刀的碰撞中,许多都出现了卷刃、断裂的情况;弓箭的箭杆和弓弦也有不少损坏;盔甲更是被匈奴兵的兵器划得伤痕累累。为了保证后续作战的需要,霍去病下令召集营中的铁匠,立刻对损坏的武器和盔甲进行修补。
负责铁匠铺的是军中的老铁匠王师傅,他己有西十余年的打铁经验,手艺精湛,是营中公认的“铁匠第一人”。此刻,他正站在一座铁匠炉前,亲自指导几名年轻铁匠修补一把断裂的长枪。他左手拿着铁钳,夹住长枪的断裂处,将其放入火炉中加热,右手则不时添加木炭,控制着火候。
“火候一定要掌握好,不能太旺,也不能太弱。太旺了会把枪杆烧脆,太弱了又无法将断裂处熔接在一起。”王师傅一边操作,一边耐心地向年轻铁匠讲解着。
年轻铁匠们认真地听着,不时点头表示理解。其中一名年轻铁匠问道:“王师傅,这长枪的枪头是用精铁打造的,断裂处比较坚硬,我们该如何才能将它完美地熔接在一起呢?”
王师傅笑了笑,说道:“这就要看你的手艺了。待枪头加热到通红时,迅速将其取出,用铁锤快速敲打断裂处,使其紧密结合。敲打时要注意力度和角度,既要保证熔接牢固,又不能损坏枪头的形状。”
说着,他将加热好的长枪从火炉中取出,只见枪头通红,散发着灼热的气息。他将枪头放在铁砧上,拿起铁锤,快速而有力地敲打起来。“叮叮当当”的声响中,枪头的断裂处渐渐融合在一起,形状也慢慢恢复了原样。
年轻铁匠们看得目瞪口呆,纷纷赞叹王师傅的手艺高超。王师傅放下铁锤,擦了擦脸上的汗水,说道:“打铁看似简单,实则需要长时间的练习和积累。只有不断地摸索和实践,才能掌握其中的诀窍。”
在另一座铁匠炉前,几名铁匠正在修补损坏的盔甲。盔甲的甲片大多是用铁制成的,有些被匈奴兵的弯刀砍出了缺口,有些则因为受到剧烈撞击而变形。铁匠们先用铁锤将变形的甲片敲打平整,然后用铁丝将断裂的甲片连接起来,最后再在甲片的表面涂上一层防锈的油脂。
一名铁匠正在修补一副将军甲,这副盔甲的主人是赵破奴。在此次战役中,赵破奴身先士卒,盔甲被匈奴兵的长枪刺出了好几个洞。铁匠小心翼翼地将破损的甲片取下,换上新的甲片,然后用铆钉将其固定好。他一边修补,一边说道:“这副盔甲可是将军的性命符,我们一定要修补好,不能有丝毫马虎。”
旁边的铁匠笑着说:“放心吧,我们一定会用心修补,保证将军穿上后,依旧能在战场上冲锋陷阵。”
除了修补武器和盔甲,铁匠们还要打造一些新的兵器和器具。由于火弹在此次战役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霍去病下令让铁匠们多打造一些制作火弹的陶罐和引信。铁匠们用黏土制作陶罐,然后将其放入窑中烧制,制成后的陶罐坚硬耐用,非常适合制作火弹。
陈武拿着自己损坏的长枪,来到铁匠铺。他的长枪在与匈奴兵的战斗中,枪头出现了卷刃,枪杆也有些弯曲。他走到王师傅面前,恭敬地说道:“王师傅,麻烦您帮我修补一下这把长枪。”
王师傅接过长枪,仔细检查了一番,说道:“问题不大,枪头卷刃了,我帮你重新锻打一下;枪杆弯曲了,我帮你校首。稍等片刻就能修好。”
陈武连忙道谢,站在一旁等待。他看着铁匠们忙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敬佩。正是因为有这些默默付出的铁匠,将士们才能在战场上拥有称手的兵器,才能更好地杀敌报国。
约莫半个时辰后,王师傅将修补好的长枪递给陈武。陈武接过长枪,只见枪头锋利如初,枪杆笔首,与新的几乎没有区别。他试着挥舞了一下,感觉非常顺手,心中大喜,再次向王师傅道谢。
王师傅笑着说:“不用谢,这是我们应该做的。好好保管你的兵器,它可是你在战场上的好伙伴。”
陈武点点头,拿着长枪走出铁匠铺。他看着手中的长枪,心中暗暗发誓,一定要好好使用它,在未来的战斗中,斩杀更多的匈奴兵,为家国争光。
铁匠铺里的打铁声依旧在继续,火焰依旧在燃烧。铁匠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手艺,为汉军将士们打造着称手的兵器和坚固的盔甲,为平定漠北的大业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知道,只有武器精良,将士们才能在战场上所向披靡,才能早日实现天下一统的目标。
(http://www.220book.com/book/XQET/)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