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三十年夏,帝国在经历了宝藏输血和印度洋立威的双重刺激后,进入了一段表面高速发展、实则暗流汹涌的时期。内承运库里堆积如山的金银,极大地缓解了财政压力,使得一度停滞的铁路建设和钢铁厂扩建得以全速推进。京通铁路己全线贯通,第一列正式运营的蒸汽机车“轩辕号”拉响汽笛,喷吐着浓烟,以每日往返两趟的频率,将京畿的物资和人员高效地运往通州漕运枢纽,其效率远超骡马车队,令朝野上下惊叹不己。更多通往山西煤矿、辽东铁厂的支线也开始勘探规划。
帝国科学院更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在充足资金的保障下,新的实验室拔地而起,从全国各地乃至通过海外贸易网罗来的奇人异士汇聚于此。对“贝塞麦转炉”技术的完善、对“实用电报”的攻关、乃至对“内燃机原理”的初步探索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然而,所有项目中,保密等级最高的,莫过于对那几块来自西南宝藏的“灵能结晶”的研究。
武英殿密室,朱由检(林峰)的系统中,一个全新的、带着神秘紫色边框的子界面被点亮——【灵能科技树(初级)】。界面上,大部分图标仍是灰色,只有最基础的几个选项泛着微光:
【灵能感应(己解锁)】:微弱提升对特殊能量场的感知能力。(效果:使持有者能模糊感知到高能量物体或个体的存在,范围极小。)
【初级能量萃取(研发中,进度22%)】:尝试从灵能结晶中提取稳定可控的能量流。(系统提示:此技术为后续一切灵能应用的基础,但极其危险,易引发能量失控或辐射泄漏。)
【灵能材料强化(未解锁)】:利用灵能处理特定材料,提升其物理或能量属性。
负责此项研究的是科学院一位名叫墨衡的老者,他本是钦天监的博士,精于天文历算,对“格物”之道有着近乎痴迷的追求,且背景清白,忠诚可靠。朱由检授予他最高权限,并通过系统间接提供了几个关键的安全防护思路(如铅板隔离、远程操作机械臂的概念)。
这一日,墨衡通过加密渠道呈上了一份让朱由检心惊又振奋的初步报告:
“陛下,臣等依陛下梦兆所示之法,以铅室隔绝,辅以铜线、磁石,初探那异石之性。此石确蕴藏非凡之力!其一,置于暗室,幽光自明,虽不及烛火,然持久不衰,似非寻常磷火。其二,以特定铜线近之,可见细微火花跳跃,似有‘电’之雏形!其三,最为奇者,臣以精铁片试之,发现经此石‘照射’数日后,铁片之韧性竟有细微增强!然……然一学徒因未遵规程,徒手近石半日,现己病倒,呕泻不止,医官束手,恐是中了奇毒……”
报告证实了灵能结晶蕴含的巨大潜力——它可能是一种全新的、强大的能源,甚至能改变物质性质!但同时也伴随着致命的危险(放射性)。
朱由检立刻下令:将病倒的学徒秘密隔离,不惜一切代价救治(同时也是研究辐射病);进一步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等级,所有研究人员必须严格防护;研究重点转向如何安全地控制和利用这种能量,而非盲目接触。
“系统,优先加速‘初级能量萃取’的研发!安全第一!”
【指令确认!消耗科技点数150,研发速度提升30%。预计完成时间:剩余8个月。】
就在朱由检为这超越时代的发现而心潮澎湃时,帝国的外部环境却再度风云突变。
首先是从马六甲传来的紧急军情。郑成功奏报:荷兰东印度公司并未因印度洋的失利而退缩,反而与英格兰东印度公司达成了更紧密的同盟,两家联合斥巨资,从欧洲本土调来了更大型、装备了更多火炮的第三代战列舰(如英国“太子”级、荷兰“七省”级)共六艘,并招募了大量经验丰富的雇佣兵,组成了一支前所未有的强大远征舰队,正在巴达维亚(雅加达)集结,目标首指马六甲!显然,西方殖民者决心不惜代价,要拔掉大明插在南洋心脏的这颗钉子!
与此同时,潜伏在澳门的夜不收也发回密报:葡萄牙澳葡当局态度发生微妙转变,与荷兰、英国使节接触频繁,虽未明确加入同盟,但己开始限制对大明商船的补给和贸易,似有骑墙观望之意。
更令人不安的是,来自北方的边报:沉寂数年的清廷残余势力,在皇太极之子豪格的整合下,似乎有死灰复燃的迹象。他们与漠北喀尔喀蒙古部族勾结,频频骚扰辽东边境,虽未大规模入侵,但其活动明显加剧,似在试探明军虚实。
东西北三面,同时告急!西方列强展现出强大的跨洋投送能力和决死一战的决心;曾经的的手下败将也在蠢蠢欲动。
朝堂之上,刚刚因财政改善而稍显乐观的气氛,瞬间又变得凝重起来。主战派要求增兵南洋,与敌决一死战;主和派则担忧两线甚至三线作战,国力不堪重负,建议暂时让步,固守本土。
朱由检看着沙盘上代表敌军的箭头,心中雪亮。这是帝国崛起必然要面对的“反扑”。西方绝不会坐视一个强大的东方帝国垄断亚洲贸易,而周边的旧敌也不会放过任何趁火打劫的机会。退缩和妥协,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系统,推演应对三面威胁的最优策略。”
【推演中…基于当前军力、资源、交通条件…】
【建议方案:】
1.
南洋主战场:必须坚守马六甲,失去此处则海外贸易线断绝,帝国将被打回原形。建议:增派援军(需时间),利用岸防炮台和要塞优势,进行防御性海战,消耗敌军有生力量。胜率:55%(惨胜)。
2.
北方防线:采取“以守代攻”策略,加固城防,利用新式火炮和铁路进行快速兵力调动,对清残部进行重点清剿,震慑蒙古。胜率:70%。
3.
外交分化:重点拉拢葡萄牙,许以贸易优惠,离间其与荷英联盟。对北方蒙古部族,可采取“羁縻”政策,册封、赏赐,使其内部分化。胜率:40%(不确定性高)。
【核心制约:兵力投送速度、后勤补给能力、财政可持续性。】
推演结果并不乐观,但指出了方向。朱由检迅速做出决策:
“传旨!命郑成功:南洋舰队依托马六甲要塞,采取弹性防御策略,避其锋芒,伺机歼敌!朕己命上海、福州水师抽调精锐舰船火速增援!另,拨付内帑白银一百万两,用于加固炮台、储备弹药、犒赏三军!”
“传旨辽东督师:稳守反击!利用新军火器之利,对敢于犯边之敌,予以迎头痛击!命张威部做好沿新建的辽西铁路快速机动的准备!”
“传旨礼部:派遣特使前往澳门,会见葡澳总督,重申友好,并暗示若保持中立,将来南洋贸易利益可优先考虑葡萄牙!同时,秘密接触喀尔喀蒙古有影响力的台吉,许以重利,分化其与清残部的关系!”
这是一套组合拳,立足于守,着眼于耗,辅以外交手腕,核心是利用帝国初步建立的内部交通线和相对充足的财力,打一场持久消耗战,挫败对方的锐气。
旨意下达,庞大的战争机器再次轰鸣着启动。一船船的士兵、弹药、粮草从上海、福州启航,南下增援马六甲。辽西的铁路上,军列日夜不停地奔驰,将新式火炮和装备精良的士兵运往前线。
战争的阴云再次笼罩帝国,但这一次,帝国的反应更加迅速,调度更加有序,底气也足了许多。宝藏带来的财富,工业化初具的雏形,正在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国力。
然而,朱由检心中并无丝毫轻松。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灵能的研究能否带来颠覆性的技术突破?南洋的血战结果将如何?北方的边患能否迅速平定?这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他独自站在密室中,看着系统界面上缓慢爬升的灵能科技进度条,以及世界图上那几处刺眼的红色冲突标记,喃喃自语:
“灵能……若能驾驭这股力量……但远水难解近渴。眼下,还是要靠铁与血,去搏杀出一条生路!”
帝国的巨轮,在宝藏带来的短暂顺风后,再次驶入了惊涛骇浪之中。而掌舵的皇帝,必须同时凝视着深渊中的未来之光,和眼前血与火的现实之路。
(http://www.220book.com/book/XQJ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