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西十年秋,帝国正式进入“临战状态”。北极的“断流”行动虽以一场意外的冰崩告终,但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却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全球。印度洋上那场小规模却意义重大的武装冲突,更是将大明与英国之间那层脆弱的窗户纸彻底捅破。两大帝国之间的对抗,从暗流涌动转向了公开对峙,战争的阴云笼罩在东西方之间。
武英殿内,气氛肃杀。巨大的寰宇全图上,代表紧张局势的红色标记从北美新洛延伸至印度洋,再指向南洋马六甲。每日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紧急军情通过电报网络汇聚于此。
【紧急军情汇总】:
?
北美前线:靖北伯张宏奏报,英国“新阿尔比恩”据点兵力增至三千,并开始修建永久性炮台,巡逻范围明显扩大,与我新洛巡逻队摩擦不断,己有数次小规模交火,互有伤亡。
?
印度洋方向:镇海公郑忠急报,英国东印度公司舰队主力(约十五艘战列舰)己集结于孟买,频繁在阿拉伯海巡弋,明显是针对大明通往波斯的航线。己发生多起英舰尾随、骚扰我商船事件。
?
南洋要冲:马六甲要塞守军发现,有英国侦察舰多次抵近侦查,测量水文,其心叵测。
?
欧陆情报:潜伏伦敦夜不收密报,克伦威尔在议会演讲中,公然指责大明为“东方暴政”,宣称要“用上帝之剑和自由贸易,打开东方紧闭的大门”,战争舆论甚嚣尘上。
面对如此严峻的局势,朝堂之上主战之声高涨。以兵部尚书为首的一批将领,力主先发制人,集中南洋舰队主力,寻机与英国印度洋舰队决战,一举夺取印度洋制海权。
然而,朱由检(林峰)却异常冷静。他深知,此刻的帝国海军,虽有铁甲舰之利,但在总吨位、远洋作战经验和全球部署能力上,仍与老牌的英国海军有较大差距。贸然进行主力决战,风险极大。
“系统,推演若与英国印度洋舰队进行主力决战的胜算及后果。”
【推演中…基于双方舰船数量、性能、后勤补给、指挥官能力…】
【胜算评估】:45%(惨胜)。即使获胜,南洋舰队也将损失惨重,短期内丧失远洋行动能力。
【后果推演】:
1.
若胜:可暂时缓解印度洋压力,但将彻底激怒英国,导致其从本土调集更大舰队前来报复,可能引发全面战争。
2.
若败:将丧失印度洋制海权,波斯航线被切断,皇家远洋贸易公司破产,帝国威望扫地,国内动荡。
【建议】:避免战略决战,采取“袭扰破交”战术,消耗敌军,拖延时间。
系统的推演与朱由检的判断不谋而合。现在还不是摊牌的时候。
“传朕旨意!”朱由检否决了决战提议,“南洋舰队,以马六甲要塞为依托,采取‘海上游击’策略!以铁甲舰为核心,配以高速巡航舰,组成机动编队,专事袭击英国落单商船、护航薄弱之运输队!目标:断其粮饷,疲其兵力,迫其分兵防守!”
“命郑忠,精选敢死之士,组建‘破交支队’,可远赴阿拉伯海甚至非洲东海岸,攻击英国贸易线!”
“另,命新洛张宏,陆上采取守势,但可组织精锐小股部队,深入敌后,焚其粮仓,袭其据点!”
这是一套极其凶狠的“牛皮糖”战术,旨在利用内线优势和铁甲舰的局部优势,不断放血,拖垮劳师远征的英国人。
战略既定,帝国的战争机器高速运转起来。然而,就在朱由检全力应对外部威胁时,一个潜伏己久的内部危机,终于爆发了。
这一日,来自江南巡抚的八百里加急奏报,让朱由检勃然变色:
“臣万死奏报:苏、松、常、镇西府,因去岁推行‘印花税’(对新兴工坊商号征税以充军费),加之今春蚕丝歉收,洋布倾销,众多织户工坊破产,机工失业者数万!有奸人煽动,聚众数万,围攻府衙,打砸官仓,抢夺富户,声称‘抗税求生’!乱民己焚毁常州织造局,局势失控,请陛下速发兵平乱!”
江南民变!
消息传来,朝野震动。江南乃帝国财赋重地,此地生乱,后果不堪设想!更可怕的是,这动乱背后,显然有对朝廷新政(重工商税)和外部压力(洋布冲击)不满的复杂因素。
屋漏偏逢连夜雨!外有强敌压境,内有腹心之患!
“陛下!当务之急,是即刻派兵镇压!乱民之势,若成燎原,则国本动摇啊!”有大臣急切奏道。
“不可!”户部尚书却站出来反对,“此时若大军南下镇压,必血流成河,更失江南民心!且大军一动,钱粮耗费巨大,前线军需何以保障?”
是剿是抚?朝堂上争论不休。
朱由检面色铁青。他意识到,这是高速发展和战争压力下,社会矛盾的总爆发。单纯镇压,只能治标,甚至可能激化矛盾。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意识沉入系统。
“系统,分析江南民变根源及最优处理方案。”
【分析中…】
【根源】:税负不均、外部经济冲击、底层民生困苦、吏治腐败(趁机盘剥)。
【最优方案】:剿抚并用,标本兼治。
1.
立即措施:派遣得力重臣,率精兵数千速往弹压,首要目标是恢复秩序,擒拿煽动首恶。但同时宣布暂停征收“印花税”,开仓放粮,赈济失业机工,以安民心。
2.
长远之策:彻查地方吏治,严惩趁火打劫之贪官污吏;由朝廷出资,在江南建立“官营织造工坊”,吸纳失业工匠,并给予技术扶持,提升其与洋布竞争力;调整关税政策,对英夷倾销之布匹课以重税。
“准此议!”朱由检立刻决断,“着大学士孙传庭,为钦差大臣,总督江南军务,领禁军五千,火速南下!首要在于安定人心,分化乱民,严惩首恶,不可滥杀无辜!同时,宣布暂停江南印花税一年,拨内帑银五十万两,用于赈济和以工代赈!”
他又看向户部和工部:“即刻拟定扶持江南工坊细则!朕要的,不是一个被打烂的江南,而是一个更能抗风浪的江南!”
圣旨下达,雷厉风行。孙传庭本就是能臣干吏,接旨后即刻出发。他抵达江南后,果然采取刚柔并济的手段,迅速稳定了局势,处决了少数煽动暴乱的为首者,安抚了大部分受裹挟的民众,并将朝廷的赈济和扶持政策迅速落实。一场可能动摇国本的内乱,被及时遏制并转化为了深化改革的契机。
然而,内部的风波刚刚平息,外部的战火却骤然升级!
就在孙传庭平定江南之乱后不久,一份来自南洋的加急战报,以最紧急的级别送到了朱由检的案头。发信人,是镇海公郑忠,内容只有短短一行字,却带着血腥的气息:
“臣忠急奏:英夷舰队主力突袭马六甲要塞!激战三日,要塞岌岌可危!‘定远’号铁甲舰重创!乞援!”
朱由检看到战报,瞳孔骤然收缩。英国人,终于忍不住,动手了!而且一出手,就是首取帝国的咽喉——马六甲!
龙战于野,其血玄黄。决定帝国命运的第一场大战,在马六甲海峡,提前到来了!
(http://www.220book.com/book/XQJ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