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101章 戏曲协会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章节无错乱精修!
 

“那段念白!‘手持丈二枪 北战关外南过江’!鸡皮疙瘩起来了!这比那些口水Rap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既有节奏感,又有文化底蕴,还特么这么霸气!单曲循环一百遍!” (点赞8.1万)

“以前我奶奶拉我去看戏,我每次都睡着。今天我把《回马枪》放给奶奶听,她戴着老花镜盯着MV里的凌云看了半天,然后一拍大腿说:

‘这娃子身段好!唱得也有味儿!这歌挺好!’ 破天荒地没骂我听的歌是‘鬼哭狼嚎’……” (点赞7.3万)

“这才是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喊口号,是把我们老祖宗留下来的好东西,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玩出了新花样,还玩得这么牛逼!给问徵和凌云跪了!” (点赞6.9万)

“听完《回马枪》,我居然想去了解一下京剧了……有没有懂行的推荐一出好看的武戏或者旦角戏啊?” (点赞5.5万)

斯语一条条评论看下去,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他看到了震惊,看到了好奇,看到了被打破认知后的兴奋,更看到了传统文化借此契机,在年轻一代心中悄然播下种子的希望。

这正是他拿出这首歌时,内心所隐约期盼看到的景象。

他退出歌曲页面,重新回到围博热搜榜。

看着那一个个与《回马枪》相关的、热度依旧在不断攀升的词条,看着网友们各种或惊叹、或调侃、或认真探讨的发言,斯语心中了然。

《回马枪》的成功,并非偶然。

它精准地击中了这个时代对于新鲜感、对于文化认同感的渴求,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古老”与“新潮”完美缝合,从而引爆了这场波及全网的狂欢。

这不仅仅是是一首歌的胜利,更是一种文化创新模式的成功验证。

斯语带着一丝好奇,又点开了华音网的新歌月榜。

当他看到榜单排名的瞬间,即便是以他的淡定,眼中也不由得掠过一丝讶异。

第一名:《回马枪》 - 凌云 (下载量:8,750,000+)

这个数据,赫然是断层式第一!

仅仅上线不到十二个小时,下载量己经逼近九百万大关,将后面那些由天王天后演唱、投入了巨额宣传资源的歌曲远远甩开。

更令人咋舌的是,这可是在十月一号,在这个以主旋律、家国情怀歌曲为主流的特殊节日里!

它甚至将那些立意崇高、制作精良的“红歌”都压了下去,以一种无可匹敌的姿态,登顶王座。

这还仅仅是个开始,以目前这种恐怖的上升趋势和讨论热度,谁也无法预料,这首歌在接下来的假期里,会火成什么样子。

斯语放下手机,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明媚的秋日阳光。

他心中明了,《回马枪》的成功,不仅仅是因为它是一首好听的歌。

更重要的是,它在这个文娱创新乏力的时代,代表了一种“新事物”的诞生。

一种真正将传统文化内核与现代流行形式深度融合,并产生强大化学反应和广泛吸引力的新模式。

新事物的诞生,总是伴随着巨大的关注和争议,也总是显得格外特殊,其爆发出的能量,也往往超乎想象。

而这股由《回马枪》引发的巨大能量,其最首接、最猛烈的冲击,首先落在了帝都那家名为“清音阁”的百年老戏楼上。

几乎是在《回马枪》登顶热搜和榜单的同时,凌云的背景就被万能的网友“扒”了出来——

国家剧院青年京剧演员,师承梅永年,并经常在“清音阁”戏楼登台演出!

一时间,原本门可罗雀的清音阁,仿佛瞬间变成了朝圣之地。

帝都本地的年轻人、好奇的游客、闻风而动的自媒体、乃至一些音乐圈、文化圈的人士,从西面八方向着那条原本僻静的胡同涌来!

地铁口出来的人流明显增加了方向性,出租车、网约车在胡同口排起了长队。

甚至能看到一些拉着行李箱、明显是刚从火车站或机场赶来的外地游客,脸上带着急切和兴奋,一边看着手机导航,一边快步穿梭在胡同里。

“就是这里吗?清音阁?”

“快走快走,听说地方小,去晚了就没位置了!”

“我是专门从沪上飞过来的,就为了亲眼看看凌云真人!”

“能听到他唱《回马枪》吗?”

“希望能买到票!”

人群如同潮水般汇聚,小小的清音阁门口被围得水泄不通,韩班主和几个老服务员根本应付不过来,焦急地维持着秩序,嗓子都快喊哑了。

眼看着人越聚越多,狭窄的胡同交通几近瘫痪,安全隐患极大。

凌云、梅永年以及闻讯赶来的梅若鸿大师,在戏楼二楼看着楼下黑压压的人头,又是激动,又是担忧。

“这……这怎么得了!”

梅永年又喜又急,“再这样下去,非出事故不可!戏楼就这么大,根本装不下啊!”

就在这混乱之际,帝都戏曲协会的几位年轻干事,在会长的指示下,带着设备火速赶到了现场。

他们早就关注到了《回马枪》的爆火,预见到了可能带来的影响。

在协会年轻人和戏班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迅速架设起临时设备。

开通了清音阁的线上预约通道,并通过扩音器向人群解释,引导大家通过手机预约后续场次的演出,避免了现场失控。

汹涌的人潮暂时被疏导开来,但所有人都明白,这股因《回马枪》而来的巨大流量,己经实实在在地冲击到了这个古老的行业。

没有人知道这批因为好奇和热度而来的观众能坚持多久,是昙花一现,还是能真正沉淀下来。

但无论如何,这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契机!

当天下午,帝都戏曲协会的会议室内,一场紧急且重要的会议召开了。

参会者除了协会的领导和干事,还包括了梅若鸿、梅永年、凌云,以及被紧急邀请来的各个剧种、各大戏班有分量的老前辈和部分优秀的年轻弟子。

会议室里济济一堂,气氛热烈中带着一丝紧张的凝重。

协会的会长,是一位年近七旬、精神矍铄、目光睿智的老者,名叫沈墨池。

他主持过无数次协会会议,但像今天这样,因为一首流行歌曲而召开紧急会议,还是头一遭。

会议一开始,气氛就有些微妙地热烈过了头。

莜茏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

    (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