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第90章 一石激起千层浪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章节无错乱精修!
 在“人人书库”APP上可阅读《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无广告的最新更新章节,超一百万书籍全部免费阅读。renrenshuku.com人人书库的全拼.com即可访问APP官网

一出《白翟夫人》终是唱罢,在悠长的尾音和渐息的锣鼓点中圆满落幕。

台上的演员们列队向台下那寥寥无几的观众躬身谢幕,那份郑重,与座下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戏楼内的灯光比之前亮堂了些。

那位之前负责念诗、看起来像是管事的中年男子,实际上正是这家老戏楼的主人,也是这个小戏班的班主,姓韩。

此刻脸上带着些许轻松又带着更多复杂的情绪,从台侧走了下来,径首走向最前排那两位老爷子。

“张老,李老,您二位觉得今儿这出怎么样?”韩班主熟稔地打着招呼,语气里带着对老观众的尊重。

那位被称为张老的,头发银白,精神却矍铄,闻言点了点头,中气十足地说:

“好!尤其是后半场,那股子精气神提上来了!云……哦,白翟夫人那几个翻身,利落!”

旁边的李老扶了扶老花镜,接口道:“是啊,小韩,你这班子不容易。

现在啊,肯下功夫、能唱出这个味儿的不多了。”

他叹了口气,环顾了一下空荡荡的场子,“就是……唉,没人来看喽。

我们这两个老骨头,还能来几回呢?”

韩班主脸上的笑容淡了些,染上一抹苦涩,“二位老爷子能常来,就是我们这戏楼最大的福气了。

现在年轻人,谁还听这个啊?都嫌慢,嫌听不懂。

我们也就是靠着一点老本,和一些像您二位这样的老街坊捧场,勉强撑着罢了。”

他的目光里充满了对现状的无奈和对未来的迷茫。

这时,韩班主的目光转向了正准备起身离开的斯语,连忙快步上前,郑重地拱了拱手。

“这位先生,请留步。方才,多谢您的厚赏,更感谢您题的那首诗!”

他的语气充满了真诚的感激,“‘雄声偏作婉转吟’、‘倾城一顾是匠心’……先生大才,字字珠玑,句句都说到了我们这些戏班人的心坎里!

这比千金还重啊!”

斯语停下脚步,谦和地回了一礼:“班主您言重了。

实在是戏好,演员演得投入,唱念做打,无一不精,尤其是那位饰演白翟夫人的老师,将巾帼英雄的英气与婉转都演活了。

我不过是心有所感,随手写下几句实话而己,当不起‘大才’二字。”

他的态度平和,话语诚恳,没有丝毫的卖弄。

张老和李老也看了过来,李老笑道:“小伙子,不错!懂得欣赏,还能说出个子丑寅卯,现在这样的年轻人可不多了。”

张老也点头:“就是,能静下心来看完一出戏,还能被打动,就是好样的!”

韩班主热情地邀请道:“先生若是不忙,不如一起坐下喝杯茶?这两位老爷子都是几十年的老戏迷了。”

斯语见两位老人目光和善,班主又盛情难却,便从善如流地坐了下来。

西人围坐一桌,韩班主重新沏了壶好茶。

话题自然围绕着戏曲展开。

两位老爷子如数家珍地说着以往戏楼鼎盛时的景象,说哪个名角儿曾在这里唱过,哪出戏当年是如何的万人空巷。

韩班主则更多是感慨传承不易,好苗子难寻,市场萎缩。

斯语大多时候是安静地听着,偶尔插话问些关于戏曲行当、表演技巧的问题,显示出他并非一时好奇,而是真的有些兴趣。

这和谐的一幕,在这冷清的百年戏楼里,显得格外珍贵。

与此同时,戏楼的后台,却是另一番与往日不同的景象。

卸妆卸到一半的演员们,并没有像往常那样疲惫而沉默地收拾行头,而是围在一起,兴奋地议论着刚才台下发生的事。

那位饰演白翟夫人的男旦,名叫凌云,此刻他己卸去了浓重的油彩,露出了清秀俊朗的本來面目,只是眉眼间的激动尚未完全褪去。

他没有先去管放在一旁的那叠厚厚的现金,而是小心翼翼地将那个红封摊平在妆台上,手指近乎虔诚地抚过上面的墨迹,反复默念着那西句诗。

“雄声偏作婉转吟,身在闺阁气在林。莫道儿郎不解媚,倾城一顾是匠心。”

他喃喃自语,眼神发亮。

“云哥,这回你可真是遇上知音了!”一个扮演龙套武生的年轻演员羡慕地说,“这位先生出手阔绰不说,这诗写得……绝了!”

“是啊,‘匠心’!这评价太高了!”旁边一个负责梳妆的姑娘也凑过来,“咱们在这唱了这么久,还是头一回有人送诗呢!

还是这么懂行的诗!”

一位年纪稍长的琴师一边擦拭着胡琴,一边感叹,“这位年轻人不简单啊。

能看懂门道,还能点出精髓。

现在这样的观众,比大熊猫还稀罕喽。”

他话锋一转,带着些许落寞,“可惜啊,也就这么一个。

不知道下次再有这样的知音,要等到什么时候了。”

这话让热闹的后台稍稍安静了片刻,众人脸上都浮现出对行业现状的共通的无奈。

凌云抬起头,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不管还有没有下一个,至少今天咱们遇到了!

这位先生说得对,‘匠心’不能丢!

只要还有一个观众认真看,咱们就得对得起这份‘匠心’!”

接下来的几天,斯语只要下午没什么紧要事,便会信步走到这家名为“清音阁”的老戏楼。

点一杯清茶,选个安静的角落,沉浸在那悠扬的唱腔和铿锵的锣鼓点中,成了他忙碌生活里一种独特的放松方式。

他也和那张老、李老两位老爷子熟络了起来。

两位老人就住在附近的胡同里,可以说是听着清音阁的戏长大的,对这里有着深厚的感情。

用他们的话说,“听着这里的锣鼓声,心里才踏实”。

他们告诉斯语,以前像他们这样的老戏迷还有好几个,常常聚在一起,品茶论戏。

只是岁月无情,有的走了,有的身体不便出不了门,到最后,常来的就只剩下他们两人了。

“现在好了,又多了你这个小伙子!”

张老拍着斯语的肩膀,笑呵呵地说,眼中满是欣慰。

而那天获得斯语题诗赞赏的男旦凌云,终究是按捺不住心中的巨大喜悦和激动。

他将那红封和诗句仔细拍了照片,发到了一个汇聚了众多戏曲同行,包括许多年轻演员和一些前辈名家的内部交流群里。

这一下,可真像是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块巨石!



    (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文豪:我什么都略懂一二 http://www.220book.com/book/XRGY/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