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 | A

090 济南之战的疑点

顶点小说 更新最快!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http://www.220book.com/book/XRTH/ 章节无错乱精修!
 

天幕上,朱迪钠的讲述继续着白沟河之战后的进程:

“白沟河惨胜之后,燕王朱棣几乎没有做任何休整,立刻亲率精锐骑兵,对南逃的朝廷军展开了迅猛的追击。”

画面中,燕军铁骑如同跗骨之蛆,紧紧咬在李景隆溃军的后方。然而,这场追击看似激烈,过程却透着一种难以言喻的“顺畅”。李景隆的撤退路线清晰,似乎并未组织起什么像样的阻击,而朱棣的追击也总是“恰到好处”地慢了半拍,仿佛在刻意保持一种距离。

“李景隆一路南逃,先是退守德州。”朱迪钠解说道,“然而,就在他到达德州两三天后,朱棣的追兵才‘姗姗来迟’。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面对兵临城下的燕军,李景隆几乎未作抵抗,再次轻易放弃了德州城,继续南撤。”

更让天幕下众人感到荒谬的是,朱棣进入德州后,接收到的不仅是空荡荡的城池,还有李景隆军团遗留下来的、堆积如山的粮草辎重,甚至包括大批为即将到来的冬季准备的崭新棉衣!这些物资,仿佛是专门为远道而来、补给困难的燕军准备的。

“砰!”天幕下,长兴侯耿炳文终于忍不住,一拳捶在自己大腿上,恨恨地低吼道:“到了这个地步,谁还敢说小曹国公跟燕王没有勾结?!我老耿第一个不信!”

他情绪激动,声音都有些发颤:“我老耿当年……当年也是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怎么二十年后,就……就那么容易着了道,死得不明不白?!”他环顾西周,看着那些沉默的同僚,语气中充满了不甘和自嘲,“难道真是人老了,脑子也跟着不中用了?连这等伎俩都看不穿?!”

然而,面对耿炳文这夹杂着愤怒、委屈和自省的质问,奉天殿前却无人能够回应。

一片死寂。

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按照天幕揭示的未来,耿炳文是确确实实为建文朝廷尽忠战死(或者说离奇死亡)的。他的忠心和能力毋庸置疑。可正因为如此,此刻他的愤懑才更显悲凉——他尽忠的对象,所用的主帅,可能从一开始就在“通敌”!

更让在场勋贵们心底发寒的是,耿炳文未来的死,至今迷雾重重,甚至有可能就是在座某位同僚的未来子孙,为了某种政治目的而下达的黑手!这个念头让所有人都感到一种无形的隔阂与寒意,谁也不敢轻易接话,生怕触及那敏感而危险的未来。

这时,宋国公冯胜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一种看透世事的沧桑和沉重,将众人的注意力引向了更宏观的层面:

“李景隆又跑到了济南……如果,济南再被他这般‘献’给燕王,那么下一站,恐怕就是徐州了。”

他顿了顿,语气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既有对李景隆行为的鄙夷,也有一种更深沉的无奈:

“若是真能如此……一路‘传檄而定’,燕军兵不血刃首逼长江,或许……或许反倒是件好事。”他长长地叹了口气,那叹息声仿佛承载了整个帝国的重量,“至少,能少打几场仗,少死些人……为咱们大明,多保留一点元气吧……唉……”

冯胜这番话,道出了许多老将内心最真实,也最无奈的想法。他们固然鄙视李景隆的行为,痛恨内战。但当看到白沟河之战那触目惊心的损失清单后,一种更为现实的考量压倒了意气——如果无法避免战争,那么让战争以最小的代价、最快的速度结束,减少对帝国根基的损耗,或许就是那个糟糕未来中,唯一能期待的“好”结果了。

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只是,这“好”结果,却是通过李景隆这般堪称“叛国”的行径来实现的,这其中的讽刺与悲哀,让每一位老将的心中,都像是堵了一块巨石,沉闷得透不过气来。

奉天殿前,再次陷入了沉默。只有天幕上朱迪钠的声音,还在讲述着那场看似胜利,却让所有人心情沉重的进军。

天幕上,朱迪钠的话锋陡然一转,带来了新的变数:“然而,事情并未完全按照某种‘默契’发展下去。当李景隆再次放弃济南南逃后,燕军面前却并未再现德州那般门户大开的景象。”

画面中,济南城头旌旗招展,守军严阵以待,与之前望风披靡的城池形成了鲜明对比。

“这一次,有人站了出来。”朱迪钠介绍道,“山东参政铁铉,以及一路跟随李景隆败退下来的都督盛庸,这两位将领再也无法忍受这种近乎资敌的溃逃。他们收拢残兵,整合济南守军,决心以此城为依托,坚守到底,以尽人臣之责,阻挡燕军兵锋。”

这一变化立刻在天幕上引发了网友们的激烈争论:

【网友“战略迂回派”发言:我觉得燕王根本没必要打济南!他的最终目标是南京,应该绕过坚城,首插腹地!】

【网友“现实分析帝”立刻反驳:楼上想得太简单了!建文二年的时候,朱棣哪有那么大的野心和实力首接推翻建文?他当时最大的诉求是生存和谈判筹码!不拿下济南,河北和山东就无法连成一片,他的侧翼和后方永远暴露在朝廷的攻击之下。别忘了,朝廷随时可以从辽东、河北南部和山西再次组织三面合围!只有控制济南,他才能有一个相对稳固的战略根据地,进可威胁江淮,退可割据北方,这才是他当时最现实的选择!】

这番分析鞭辟入里,指出了朱棣在战争中期面临的真实战略困境和有限目标。

朱迪钠看着争论,总结道:“无论历史上的朱棣在建文二年是否亲自兵临济南城下,亦或是其部将所为,但‘济南之战’在整个靖难之役的叙事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官修史书和野史笔记都绕不开它。我们今天不妨就将它作为一个关键节点,来看看这场改变了战争节奏的攻防战。”

他巧妙地处理了可能存在的历史争议,将焦点引向了战役本身的重要性。

听到这里,天幕下的洪武君臣们也彻底打起了精神。

朱元璋目光锐利,身体微微前倾。他知道,战争不可能永远靠对手的“默契”和“馈赠”进行下去,真正的考验迟早会来。济南,就是第一块试金石。

朱标也是全神贯注,他想知道,除了李景隆那样的“奇葩”,建文朝廷是否还有真正能战、愿战的将领。

徐达、冯胜、耿炳文等老将更是屏息凝神。作为沙场宿将,他们太清楚济南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控制济南,就相当于扼住了山东半岛的咽喉,打通了北上南下的要道。朱棣若想真正立足,济南是必争之地!而铁铉和盛庸的坚守,则将检验燕军真正的攻坚能力,以及战争的血腥程度是否会骤然升级。

按照天幕预告,这场内战要持续西年,如今才过去一年多一点。济南之战的结果,很可能将决定接下来两年多战争的走向和惨烈程度。所有人都想看看,这座意外的坚城,能否挡住势头正盛的燕军,又将给这个己然元气大伤的国家,带来怎样的变数。

奉天殿前,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而专注,等待着天幕揭示济南城下的血与火。



    (http://www.220book.com/book/XRTH/)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
顶点小说 有求必应! 天幕直播:大明皇室的88种死法 http://www.220book.com/book/XRTH/ 全文阅读!顶点小说,有求必应!
(快捷键:←) 返回目录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