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咱们重建家园!”
瑶瑶还没开口,萧野就先一步站了出来,声音沉稳有力,瞬间稳住了众人的心。他走到高地边缘,指着不远处一块地势平缓、高于旧村的开阔地,语气笃定:“旧村地势太低,容易遭山洪,新村就建在那里——地势高,能避洪水;靠近后山,取水方便;而且那片地土层厚,适合盖房,还能留出自家的菜园子。”
村民们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那片地确实好,比旧村高了近两丈,后面靠着缓坡,前面视野开阔,连里正都点头称赞:“萧野说得对!那片地以前是荒坡,没人用,用来建新村正好,再也不怕山洪了!”
“可……我们不会规划啊,盖房也没经验……”有村民小声说,灾后大家心里没底,连盖房的头绪都没有。
“我来规划。”萧野拿出一块木炭,在平整的石头上画出简易的图纸,“大家看,这是主干道,宽两丈,方便进出;两边是宅基地,每家一间,大小差不多,按户数分;村东留一块空地当晒谷场,村西挖排水沟,避免下雨积水;家家户户的地基要垫高三尺,用石头砌底,防潮又结实。”
图纸画得简单明了,连没读过书的村民都能看懂,大家顿时有了方向。瑶瑶也凑过来,补充道:“爹爹,我知道后山有好多结实的青竹和硬木,用来当房梁和椽子特别好!还有,盖房的时候,墙根可以涂一层混合了草木灰的泥巴,能防虫蛀;屋顶铺茅草之前,先铺一层松针,下雨不漏!”
这些都是她从系统【陷阱精通】延伸的生存知识里学到的,对付灾后建房正好用。村民们听得连连点头,王大叔一拍大腿:“好!就按萧野和瑶丫头说的来!我们有的是力气,伐木、砌墙、盖房,啥活都能干!”
重建的号角一吹响,村民们立刻动了起来——年轻力壮的跟着萧野去后山伐木、采石,萧野教他们选笔首的楠木当房梁,用坚硬的青石板当地基;妇女们跟着瑶瑶整理建材,分拣茅草、松针,还按瑶瑶说的,和着草木灰和泥巴,提前备好防潮的涂料;连年纪大的老人,都坐在高地边,帮忙削竹片、捆木柴,连之前总偷懒的张二狗,都扛着斧头冲在最前面,憋着力气想赎罪。
萧野全程指挥,哪里该挖排水沟,哪家的宅基地该留多大,房梁该架多高,他都算得清清楚楚,连丈量土地用的绳子,都是他用后山的藤蔓搓的,量得丝毫不差。有村民看不懂图纸,他就蹲在地上,手把手教他们放线、打桩,耐心得很,完全没了平时的冷峻,多了几分让人信赖的温和。
瑶瑶也没闲着,她带着几个半大的孩子,在后山找能当建材的竹木,还不忘用系统扫描——遇到韧性好的青竹,就标记下来让大人来砍;发现适合当房柱的硬木,就叮嘱大家小心砍伐,别伤了周围的植被。团子也跟着忙前忙后,一会儿叼着瑶瑶掉落的小篮子送过来,一会儿跑到工地边,对着偷懒的村民“嗷呜”叫两声,像个小小的监工,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瑶丫头,你看这样砌墙行不行?”张二狗扛着几块石头过来,小心翼翼地问——之前他不服萧野,现在却打心底里佩服,连说话都客气了不少。
瑶瑶凑过去,看了看墙根的石头,点头笑道:“二狗叔,石头要摆整齐,缝隙用泥巴填上,这样墙才结实,下雨也不漏水!”
“哎!好嘞!”张二狗立刻照做,干活更卖力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新村的轮廓渐渐清晰——一条条整齐的小路铺好了,一间间结实的土坯房拔地而起,屋顶铺着厚厚的茅草,墙根涂着防虫的草木灰,家家户户门前都留了小块菜园,村东的晒谷场平整开阔,村西的排水沟蜿蜒通向远处的小溪。
半个月后,当最后一间房的茅草铺好,新村彻底建成了。
村民们站在新村前,看着整齐排列的房屋、宽敞的道路、通畅的排水沟,都激动得说不出话来——这新村,比旧村整齐多了,也结实多了,阳光洒在土坯墙上,暖烘烘的,让人心里踏实。
“太好了!我们有家了!”
“这新村比旧村好多了,再也不怕山洪了!”
“多亏了萧野和瑶丫头,不然我们哪能建成这么好的村子!”
瑶瑶拉着萧野的手,站在新村口,看着眼前的景象,小脸上满是笑容——这是大家一起建的家,比以前更温暖,更安全。萧野低头看着她亮晶晶的眼睛,伸手摸了摸她的头,眼神温柔:“以后,这就是我们的新家了。”
夕阳西下,余晖洒在新村庄的屋顶上,镀上了一层金边。家家户户的烟囱里冒出袅袅炊烟,孩子们在村道上追逐打闹,大人们坐在门口整理农具,连团子都懒洋洋地趴在瑶瑶脚边,晒着太阳打盹。
新的村庄,不仅比旧村更整齐、更安全,还充满了生机和希望——这是属于他们的,用双手重建起来的家园。
(http://www.220book.com/book/XSB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