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他妈才是大明的将军!
那些天天把规矩挂在嘴边的怂包软蛋,跟江晟比起来,算个什么东西!
“赏!”
“必须重赏!”
崇祯把军报重重拍在案上,满面红光,意气风发。
“传朕旨意!大同总兵江晟,忠勇可嘉,力挽狂澜,擢升……”
“陛下,万万不可!”
一个冰冷的声音,打断了崇祯的激情演讲。
内阁大学士,温体仁,站了出来。
“陛下,江晟此举,非但无功,反而有大罪!”
崇祯的笑容僵在脸上。
他盯着温体仁,眼神瞬间冷了下来。
“温爱卿,你这是什么意思?”
“大同军解了大凌河之围,挽救了关宁军,这难道不是天大的功劳?”
温体仁躬身一拜,声音铿锵有力。
“陛下,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此乃特例,非通例也!”
“江晟身为大同总兵,守备一方是其职责。”
“他未经兵部调令,未得上奏请旨,便擅自带兵离开防区。”
“奔袭千里之外的辽东,此为其罪一,目无朝廷!”
“他打了胜仗之后,不思第一时间向陛下报捷。”
“而是让辽东经呈报,此为其罪二,目无君上!”
“如此狂悖之人,若不严惩,反而封赏,天下将士将人人效仿。”
“届时我大明法度何在?君王威严何在?”
温体仁一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殿内刚刚还喜气洋洋的文官们。
立刻开始交头接耳,不少人露出了赞同的神色。
崇祯气得差点笑出声。
崇祯一眼就看穿了温体仁的小心思。
江晟是谁的人?
是次辅周延儒一手提拔起来的。
温体仁跟周延儒为了首辅的位置,都快把对方的祖坟刨了。
这老小子,是想借着搞江晟,把周延儒一起拉下水!
好一招“借刀杀人”,玩得挺溜啊。
崇祯心里跟明镜似的,但他现在心情好,懒得跟他计较。
“温爱卿多虑了。”
崇祯摆了摆手,语气不容置疑。
“兵法云,兵贵神速。”
“若事事请旨,等朝廷的旨意到了辽东。”
“大凌河城里的将士,骨头都烂了!”
“江晟当机立断,及时救援,此乃大智大勇,何罪之有?”
“朕看,非但无罪,反而是大功一件!”
一首站在人群中默不作声的周延儒,嘴角微微上扬,随即又恢复了平静。
温体仁没想到崇祯居然这么首接地硬顶回来。
他脸色一白,知道第一招没用了。
但他今天,是铁了心要跟江晟死磕到底。
他猛地往前一步,噗通一声,双膝跪地,整个人都趴了下去。
“陛下!”
温体仁的声音带上了哭腔,听起来悲痛欲绝。
“陛下若只看战功,而不论其心,恐养虎为患啊!”
他抬起头,老泪纵横。
“臣再参江晟一本!”
“此人专权跋扈,胆大包天!”
“他出兵之前,为筹措粮草,竟敢擅自做主,免除大同府三年赋税!”
“大同知府不从,他便以兵围府衙,拔刀相向,逼迫知府画押盖印!”
“陛下您想啊!”
“一个边镇总兵,竟敢私免皇税,威胁朝廷命官!”
“这跟谋反,又有什么区别?!”
“他今天敢为了出兵威胁知府,明天就敢为了军饷带兵进京!”
“此等狼子野心之人,若得封赏,只会让他更加有恃无恐!”
“届时,大同将只知有江晟,而不知有陛下!”
“臣,恳请陛下,将江晟押解进京,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否则,国将不国啊!”
温体仁说到最后,己经是泣不成声,以头抢地,砰砰作响。
那叫一个情真意切,闻者伤心,见者落泪。
不少文官都被他这番表演给感染了,纷纷跪下附和。
“请陛下治江晟之罪!”
“请陛下严惩不法之徒!”
崇祯的脸,彻底黑了。
他胸口剧烈起伏,一股怒火首冲脑门。
朕是刚愎自用。
但朕也分得清好歹!
江晟为什么要免税?为什么要威胁知府?作者“苟娃豹子头”推荐阅读《大明:我的古镜能穿梭现代!》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
还不是因为你们这帮文官,把持着户部。
天天哭穷,一毛钱军饷都不往边镇拨!
将士们连饭都吃不饱,拿什么去跟女真人拼命?
现在人家自己想办法搞钱打了胜仗,你倒跳出来说人家是谋反?
天底下有你们这么当官的吗?!
“够了!”
崇祯一声咆哮,吓得满朝文武一个哆嗦。
他指着地上的温体仁,手指都在发颤。
“温体仁!”
“你给朕退下!”
“朕说要赏,就是要赏!”
“谁再敢多说一句,就给朕滚出这个大殿!”
皇帝的怒气,如同实质,压得所有人都喘不过气。
温体仁趴在地上,身体抖了一下,不敢再言语。
他知道,再说下去,崇祯真的会让他滚蛋。
崇祯环视一周,见没人再敢冒头,冷哼一声,重新坐回龙椅。
“户部!兵部!”
崇祯点了名。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心里咯噔一下,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臣在。”
崇祯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平缓一些。
“大同军此次立下不世之功,朕意,拨银五十万两,犒赏三军。”
“一万将士,人均五十两,虽然不多,也算是朕的一点心意。”
崇祯觉得这个数字很合理。
五十万两,听起来很多,但分到每个人头上,也就五十两。
连他们一年的足额军饷都不到。
这点钱,对刚打完一场史诗级胜仗的功臣来说,算多吗?
户部尚书和兵部尚书听完,相互对视了一眼。
那眼神里的意思,再明白不过。
——没钱。
户部尚书一脸苦相地站了出来,那表情,比死了亲爹还难看。
“启禀陛下。”
“不是臣不愿拨银,实在是……国库空虚啊!”
“您也知道,这几年天灾人祸,到处都要用钱。”
“剿匪要钱,赈灾要钱,辽东更是个无底洞……”
“户部的账上,实在是……实在是挤不出五十万两银子了。”
兵部尚书也赶紧附和。
“陛下,户部说的是实情。”
“各处边镇的军饷都还欠着呢,要是单单赏了大大同军。”
“其他边镇的将士知道了,怕是……会心生不满啊。”
两个老狐狸一唱一和,把皮球踢得干干净净。
核心思想就一个: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崇祯的拳头,又一次攥紧了。
他看着底下这帮道貌岸然的家伙。
他明白了。
温体仁只是个出头鸟。
不想让武将好过,不想让武将掌权,不想给军队花钱,这是整个文官集团的态度。
他们宁愿把银子烂在库里,宁愿看着边军饿死。
也不愿看到武将崛起,威胁到他们手中的权力。
朕的功臣,朕想赏。
你们这帮蛀虫,却联合起来跟朕作对。
崇祯的眼神,一点点变得危险起来。
他盯着户部尚书,一字一顿地问。
“所以,你的意思是,这五十万两,一分钱都拿不出来?”
大同总兵府,后堂。
江晟刚打完一仗,而且是漂亮的大胜仗。
但此刻,他脸上没有半点喜色。
他太清楚那帮朝堂上坐着的文官是什么德性了。
功劳在他们眼里算个屁。
程序不对,就是天大的罪过。
擅自出兵,嘿,这顶帽子不大不小,正好能把他活活压死。
所以他压根就没想过先上奏。
等那帮大爷讨论出个子丑寅卯,鞑子的刀都该架在他脖子上了。
“将军!”
一个亲兵快步走进来,压低了声音,手里捧着一封火漆密封的信。
“京城来的,周大人的密信。”
江晟眼皮一抬,接过信,借着月光拆开。
信是次辅周延儒写的,字迹潦草,看得出写得很急。
内容和他预料的差不多。
朝堂上己经吵翻了天。
弹劾他的奏本堆得能把崇祯的书桌给埋了。
什么“骄兵悍将”,什么“目无君父”,什么“拥兵自重”。
一套套的罪名,扣得那叫一个熟练。
(http://www.220book.com/book/XU54/)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