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的阳光暖暖地照在西合院里,何方搬了把小凳子坐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本《家常菜谱》,看似在认真阅读,实则是在等待合适的时机。
这些日子,他越发体会到"投其所好"的重要性。与不同的人交往,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对傻柱要聊厨艺,对许大茂要聊电影,这样才能真正打开他们的话匣子。
最先回来的是傻柱。今天他提着一个布袋子,看样子又从哪里弄来了好食材。
"柱哥!"何方合上书,笑着迎上去,"今天又有什么好货色?"
傻柱得意地扬了扬布袋:"厂里今天来了批新鲜猪肉,我特意留了块五花肉。晚上做红烧肉!"
"正好!"何方举起手中的菜谱,"我刚看到个红烧肉的新做法,正要请教您呢。"
一听要讨论厨艺,傻柱立即来了兴致。他把布袋往石凳上一放,凑过来看菜谱:"什么新做法?"
"这里说可以加点山楂,肉质会更软烂。"何方指着书上一行字。
"瞎扯!"傻柱摆摆手,"红烧肉最重要的是火候!得慢火细炖,让油脂慢慢化进肉里..."
他滔滔不绝地讲起自己的心得,从选肉到切块,从焯水到炖煮,每一个细节都如数家珍。何方认真听着,不时提出一些专业的问题。
"柱哥,您说这糖色该怎么炒才正好?"
"问得好!"傻柱眼睛一亮,"这糖色啊,得用冰糖,小火慢炒。看到冒小泡了就得赶紧下肉,早了不上色,晚了就苦了..."
两人越聊越投机,傻柱甚至当场演示起切肉的技巧。看着他熟练的刀工,何方由衷赞叹:"柱哥这手艺,真是绝了!"
"那是!"傻柱得意地说,"不是吹,就这红烧肉,杨厂长吃了都说比饭店的强!"
一支烟的功夫,傻柱己经把何方当成了知音。临走时,他还热情地邀请:"小何,晚上来尝尝我做的红烧肉!"
"那怎么好意思..."
"客气什么!就这么说定了!"
送走傻柱,何方回到凳子上,继续等待下一个目标。
傍晚时分,许大茂推着自行车回来了。今天他心情似乎特别好,嘴里还哼着电影插曲。
"大茂哥!"何方起身打招呼,"今天这么高兴,是不是又放新片子了?"
许大茂停下脚步,神秘地笑了笑:"猜对了!今天给领导放内部片,苏联的!"
"苏联电影?"何方适时露出羡慕的表情,"听说他们的电影技术特别先进?"
"那可不!"许大茂把自行车支好,掏出一包烟,"他们的放映机都是特制的,胶片质量也好..."
他点燃烟,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苏联电影的种种优点。从摄影技术到叙事手法,从演员表演到配乐运用,讲得头头是道。
何方发现,许大茂在谈论电影时,完全像是变了个人。平时的虚荣和浮躁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专业和热情。
"大茂哥懂得真多!"他由衷赞叹,"听您讲电影,比看电影还有意思!"
这话让许大茂十分受用。他压低声音说:"小何,跟你说个秘密。下个月要放一部法国片子,你要是感兴趣..."
"真的?"何方配合地露出惊喜的表情,"那太感谢了!"
"不过这事得保密。"许大茂做了个噤声的手势,"内部放映,知道的人越少越好。"
"明白!"何方郑重地点点头。
一支烟的功夫,许大茂己经把何方当成了可以分享秘密的朋友。
晚上,何方如约来到傻柱家品尝红烧肉。果然名不虚传,肉质软烂,肥而不腻,确实是顶级水准。
"柱哥,您这手艺,不开饭店真是可惜了!"何方由衷赞叹。
傻柱哈哈大笑:"以后有机会,一定开一个!"
正吃着,许大茂也闻着香味过来了。看到何方在,他愣了一下,但很快就恢复了常态。
"傻柱,又做什么好吃的呢?"
"红烧肉!"傻柱得意地说,"小何正夸我呢!"
许大茂撇撇嘴:"红烧肉有什么了不起..."
眼看两人又要抬杠,何方赶紧打圆场:"柱哥的红烧肉是一绝,大茂哥放电影也是一绝。你们都是能人!"
这话让两人都很受用。傻柱给许大茂也盛了一碗:"尝尝!"
许大茂尝了一口,不得不承认:"嗯...确实不错。"
一顿饭下来,三人的关系融洽了许多。傻柱和许大茂虽然还是互相看不顺眼,但至少能在何方的调和下和平共处。
事后,刘岚好奇地问:"你怎么能让傻柱和许大茂坐在一起吃饭?"
"找到共同点就行了。"何方微笑道,"他们都喜欢被认可,被赞美。"
随着时间的推移,何方这种"精准迎合"的策略越来越熟练。
他发现傻柱除了厨艺,还特别喜欢聊厂里的事。于是每次遇到,他都会问问厂里的新鲜事。傻柱总是很乐意分享,从领导视察到同事八卦,无所不谈。
而许大茂除了电影,还特别关注时政消息。何方就经常跟他讨论报纸上的新闻,听他分析形势。许大茂在这方面确实有些见解,经常能说出一些内幕消息。
这种各取所需的交往,让何方在院子里的人脉越来越广。
这天,街道办要统计辖区内的特殊技能人才。何方第一个就想到了傻柱。
"柱哥,街道办要登记特殊技能人才,我把您报上去了。"他对傻柱说。
"特殊技能人才?"傻柱有些不好意思,"我就是个做饭的..."
"民以食为天嘛!"何方认真地说,"您这手艺,多少人想学都学不会呢!"
结果在街道办的表彰会上,傻柱被评为"优秀技能人才",还得了奖状。这可把他乐坏了,逢人就说:"多亏了小何!"
另一边,许大茂想要调动工作,去文化系统发展。何方通过街道办的关系,帮他打听消息,提供建议。
"小何,你这朋友我交定了!"许大茂感动地说。
然而,何方始终保持着清醒。他知道,这种关系建立在各取所需的基础上,必须把握好分寸。
有次许大茂想通过他走街道办的后门,被他婉言拒绝了。
"大茂哥,不是我不帮忙。这种事,还是按规矩来比较好。"
许大茂虽然有些不满,但反而更尊重他了:"小何,你这个人正派!"
春深时节,院子里的海棠花开得正盛。何方站在花下,看着这个他慢慢融入的世界。
通过精准的迎合,他不仅赢得了傻柱和许大茂的友谊,更重要的是,建立了一个可靠的信息网络。
从傻柱那里,他能了解到厂里的动态;从许大茂那里,他能获取最新的时政消息。这些信息在工作和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更重要的是,他学会了如何与不同性格的人相处。首爽的如何交往,精明的如何应对,虚荣的如何奉承...这些经验,在这个人际关系至上的年代,是无价的财富。
这天傍晚,他同时遇到了傻柱和许大茂。两人正在为一件小事争执,眼看又要吵起来。
"柱哥,大茂哥!"他笑着迎上去,"正好找你们有事。"
他先对傻柱说:"柱哥,厂里下周要接待重要客人,食堂肯定要忙了。"
又对许大茂说:"大茂哥,听说要放一部新电影,是您负责放映吗?"
成功地转移了两人的注意力。傻柱开始盘算接待菜单,许大茂则炫耀起新电影的种种优点。
一场可怕的冲突,就这样消弭于无形。
晚上,他在笔记本上写道:
"精准迎合的关键在于理解对方的真实需求。傻柱需要认可,许大茂需要尊重。投其所好,不是讨好,而是理解和尊重。"
合上笔记本,他望向窗外的月色。在这个复杂的年代,他正在用自己的智慧,编织着一张属于自己的人际网络。
这条路还很长,但他己经找到了正确的方法。
(http://www.220book.com/book/XUI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