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终于拖着它沉重的步伐,不情不愿地开始退却。虽然早晚依旧春寒料峭,屋檐下的冰溜子白天化了晚上又冻上,但吹在脸上的风,到底少了几分刺骨的凌厉,多了些许不易察觉的、属于生命的润意。墙角背阴处的残雪变得灰暗、疏松,最终化作一滩泥泞的雪水,悄然渗入大地。偶尔,甚至能在院墙根下,发现几株迫不及待钻出泥土的、鹅黄色的草芽。
这万物复苏的征兆,在刘家那个曾经被病痛和愁云笼罩的大杂院里,体现得尤为明显。
最大的变化,来自于刘父。
开春后,吃了何方根据脉象调整的最后一副巩固汤药,刘父仿佛彻底挣脱了病魔的枷锁。他蜡黄了数年的脸色,渐渐透出健康的红润;原本浑浊无神的眼睛,重新变得清亮有神;最重要的是,他那副被病痛掏空、连翻身都困难的身体里,似乎重新注入了久违的气力。
他开始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炕上坐着,或者被搀扶着在屋里走上几步。一个阳光明媚的午后,他竟然自己慢慢挪下炕,扶着墙壁,一步步挪到了门口,倚着门框,贪婪地呼吸着外面带着泥土气息的、微凉的空气。
那一刻,站在院子里洗衣服的刘母,抬头看见倚在门口、迎着阳光微微眯起眼睛的丈夫,手里的棒槌“哐当”一声掉进了洗衣盆里,溅起一片水花。她愣愣地看着,嘴唇哆嗦着,眼泪毫无预兆地就涌了出来,不是悲伤,而是巨大的、几乎要将她淹没的喜悦和难以置信。
“他爹……你……你能自己走出来了?”刘母的声音带着颤抖。
刘父转过头,看着泪流满面的老伴,脸上露出了一个有些虚弱、却无比真实的笑容:“嗯,感觉……身上有点劲儿了。老是躺着,骨头都僵了。”
从那天起,刘父的活动范围越来越大。起初只是在屋里慢慢踱步,后来能走到院子里晒太阳,再后来,他甚至能拿起扫帚,慢慢地、一下一下地清扫自家门前那一小片地方。
这看似微不足道的举动,对于刘家而言,却不啻于一场革命。
它首先意味着,那个需要人寸步不离伺候、如同无底洞般消耗着家庭资源和精力的病人,正在逐渐消失。刘母肩上的千斤重担,终于可以稍稍卸下一些。她不必再时时刻刻提心吊胆,担心丈夫摔下炕,担心他咳嗽不止,担心他夜里需要起夜自己无力搀扶。她可以稍微从容地去做饭、洗衣、操持家务,甚至能抽出一点时间,和邻居聊上几句闲天。
精神的放松,远比身体的劳累更让人感到轻松。
其次,它意味着这个家庭,重新有了一个名义上的“男主心骨”。哪怕刘父暂时还做不了重活,甚至很多事还需要刘母拿主意,但只要他能站在那里,能发出声音,能参与家庭事务的讨论,这个家就仿佛有了定盘星,不再像过去那样飘摇无助。刘母和刘闯说话做事,似乎都多了几分底气。
这天周末,刘岚和何方照例回娘家。刚一进大院门,就看到刘父正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前放着一个簸箕,里面是挑拣到一半的黄豆,他正慢悠悠地将里面的坏豆子和石子拣出来。阳光照在他花白的头发上,神情专注而平和。
“爹!”刘岚惊喜地叫了一声,快步走过去,“您怎么干上活了?快歇着,我来!”
刘父抬起头,看到女儿和女婿,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摆摆手:“不累,就这么点轻省活,活动活动筋骨挺好。老是闲着,反倒难受。”
何方也走上前,仔细观察了一下刘父的气色和神态,点了点头:“岳父说的是,适度活动有利于恢复。不过也要量力而行,感觉累了就休息。”
“哎,我知道,姑爷放心。”刘父笑着应道,眼神里充满了对新生活的渴望和活力。
四合院,开局和刘岚结婚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四合院,开局和刘岚结婚最新章节随便看!刘母从屋里出来,看到这一幕,眼角眉梢都带着笑意,对何方说:“姑爷,你瞅瞅,他现在可能耐了!不光能拣豆子,昨天还帮我剥了半碗花生米呢!我这心里啊,一下子就亮堂了!”
这话语里的如释重负和喜悦,是那么的真切。家庭的负担,因为刘父身体的持续好转,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轻。
中午吃饭的时候,气氛也与以往截然不同。过去,饭桌上总难免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沉重,话题也多是围绕着病情和家里的困难。而现在,刘父竟然能主动问起刘闯在废品站的工作情况。
“小闯,在站里怎么样?没给你姐夫丢人吧?”刘父语气温和,却带着一家之主的关切。
刘闯立刻放下筷子,挺首腰板回答:“爹,我好着呢!站长前天还表扬我,说我把那堆废铜烂铁分类整理得清楚!姐夫给我的书,我晚上也在看呢!”他说着,看了何方一眼,带着感激和汇报成绩般的自豪。
“好,好!那就好!”刘父满意地点点头,又看向何方,“姑爷,多亏了你啊。要不是你,我这个家……就散了。”老人的语气有些哽咽,但更多的是感激和庆幸。
“岳父,您言重了。都是一家人,应该的。”何方平静地回应,给刘父夹了一筷子菜,“您现在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把身体彻底养好。”
“对,他爹,姑爷说得对!你现在可是咱们家的宝!”刘母笑着接话,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了。
看着父母脸上久违的、发自内心的笑容,看着弟弟眼中对未来的憧憬,刘岚低下头,悄悄抹了抹眼角。她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个家是如何从绝望的深渊边缘,被她的丈夫一点点拉回来的。这份恩情,她铭刻在心。
饭后,刘母拉着刘岚在屋里说体己话,声音里充满了希望:“岚儿,你爹这身子骨一好,我这心里就踏实多了。等他再好利索点,说不定也能找点零活干干,哪怕就是看看大门呢,也能贴补点家用。这日子,总算是有盼头了!”
刘岚握着母亲粗糙的手,用力点头:“嗯,妈,会越来越好的。”
院子里,何方正和刘闯站在一起说话。刘闯指着角落里一堆他收集来的、看似破烂的自行车零件,兴奋地跟何方讲解着他打算如何拼凑修理。何方耐心地听着,偶尔提出一两个问题,或者给出一点建议。阳光洒在两人身上,一个沉稳睿智,一个朝气蓬勃,构成一幅充满希望的画面。
刘父坐在门口的小马扎上,眯着眼睛看着这一幕,脸上带着满足而安详的笑容。他能从事轻微劳动,不仅仅减轻了家庭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让他重新找回了作为一个男人、一个父亲的价值和尊严。这个家,因为他的“复苏”,而焕发出了新的生机。
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那个站在院中、沉静如水的年轻人——他的女婿,何方。
回程的路上,刘岚的心情明显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轻快,嘴角始终带着浅浅的笑意。
“当家的,”她轻声说,“我爹能好起来,真是……太好了。”
“嗯,”何方推着车,感受着扑面而来的、带着暖意的春风,“春天来了,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他知道,刘父身体的持续好转,不仅仅是一个病人的康复,更是一个家庭的“脱贫”信号。它极大地减轻了刘岚的心理压力,也使得刘家从一个纯粹的“受助者”,开始向一个能够自主运转、甚至未来可能产生微弱输出的正常家庭转变。这对他和刘岚的小家庭而言,意味着更少的后顾之忧和更稳固的后方。
那破土而出的,不仅仅是墙角的草芽,更是刘家,乃至他与刘岚这个小家庭,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这生命的韧性和家庭的韧性,在春风的吹拂下,正展现出无比动人的力量。
(http://www.220book.com/book/XUI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