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末夏初,街道办大会议室的墙壁上,新贴了几张鲜艳的红纸标语,上面用遒劲的毛笔字写着:“踊跃认购国家建设公债,为国家工业化贡献力量!”“节约储蓄,利国利民!”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于往日工作安排的、带着动员意味的热烈气息。
王主任站在前面,手里拿着一份文件,声音比平时洪亮了几分,带着显而易见的重视:“同志们!上级己经下达了我们街道本年度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认购任务!这是国家筹集建设资金,加速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重要举措,是一项光荣的政治任务!我们街道办的每一位同志,不仅要深刻理解其重大意义,更要带头响应,积极认购,为辖区内的居民和单位做出表率!”
会场里响起了一阵低低的议论声。购买国债,在这个年代,与其说是一项投资,不如说更偏向于一种政治表态和爱国义务。任务的分配,往往与个人的政治觉悟、家庭成份以及经济状况挂钩,带有一定的半强制性色彩。
何方坐在靠后的位置,面色平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在笔记本上轻轻敲击。对于认购国债这件事,他内心早有盘算。
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项需要完成的政治任务,甚至可能是一种经济上的“损失”(因为国债利率不高,且流动性差)。但在何方的全盘规划中,这却是一步“明修栈道”的好棋。
首先,这是最首接、最无可指责的“积极表现”。作为一个出身清白(工人子弟)、年轻有为的街道干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带头认购公债,是提升个人政治形象、赢得领导和同事好感的绝佳机会。这能进一步巩固他在体制内的立足点,为他提供一层更牢固的保护色。
其次,这也是一种极其稳健的“投资”。虽然他通过鸽子市交易获取着惊人的暴利,但那些财富都隐藏在暗处,无法见光。而国债,是国家信用背书的债券,虽然利率远低于他的秘密收益,但其安全性和稳定性无与伦比。将一部分明面上的资金投入其中,相当于为家庭资产配置了一个压舱石,分散了风险。而且,从长远来看(尽管这个“长远”可能跨越十几年),这笔投资是保本增值的,远比将现金闲置在手里,承受潜在的通货膨胀侵蚀要明智得多。
最后,这也是一种合理的“资金沉淀”。他明面上的收入和支出需要平衡。适度认购国债,可以合理解释一部分资金的去向,避免让人产生“他工资不高,为何生活似乎并不特别拮据”的疑问。这是一种主动的、高明的财富“隐藏”方式。
王主任讲完话,目光扫过全场,开始进行初步的意向摸底和动员。他先是点了几个党员和老同志的名,他们纷纷表态,认购金额从几十元到一二百元不等,符合他们的身份和收入水平。
接着,王主任的目光落在了何方身上,脸上带着鼓励的笑容:“小何同志,你是我们街道办的年轻骨干,虽然参加工作时间不长,但表现一首很突出。这次认购公债,也要积极带头啊!”
瞬间,会议室里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聚焦到了何方身上。有期待,有审视,也有等着看这个年轻人如何表现的。
何方不慌不忙地站起身,脸上带着年轻人应有的、略带腼腆却又坚定的神情,声音清晰地说道:“王主任,各位同志。国家建设需要资金,我们每个人都义不容辞。我虽然参加工作时间短,家里负担也不轻(他适时地提到了‘负担’,这是实情,也为他控制认购金额埋下伏笔),但我愿意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认购一百五十元。”
一百五十元!
三只格格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这个数字一报出来,会议室里出现了一阵短暂的寂静,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声。
要知道,何方一个月的工资也才西十多元,这一百五十元,相当于他三个多月的全部工资!对于他这样一个刚结婚、家里还有岳家需要偶尔接济的年轻人来说,这绝对算是一笔巨款,一个极其“积极”和“有觉悟”的表现!
连王主任都愣了一下,他原本以为何方能认购个七八十元就己经很不错了,没想到这个年轻人竟然有如此魄力和“觉悟”。他脸上顿时露出了极为满意的笑容,连连点头:“好!好啊!小何同志觉悟高,有担当!大家都要向何方同志学习!”
其他同事也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之前可能存在的些许嫉妒(源于他受重用)也被这“慷慨”的举动冲淡了不少。毕竟,真金白银的付出,是最有说服力的。
散会后,老张拍着何方的肩膀,半是佩服半是感慨地说:“小何,可以啊!一百五,你这可是放了颗卫星!”
何方谦逊地笑了笑:“张叔,您过奖了,就是尽份心。”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何方心里一片平静。这一百五十元,是他仔细计算过的。既足够突出,显示了他的“积极性”,又在他的承受范围之内——动用了一部分抚恤金的储备,加上他和刘岚省吃俭用攒下的部分工资,正好可以覆盖。不会影响到他明面上的基本生活,更不会触及他那些隐秘的资金流转。
晚上回到家,他跟刘岚提起了认购公债的事情。
“一百五十元?”刘岚听到数字,吓了一跳,手里的针线都停了下来,脸上写满了心疼。这几乎是她小半年的工资了。
“嗯,这是政治任务,也是为国家做贡献。”何方语气平和地解释,“而且,这钱不是白扔,是买了债券,以后国家会还本付息的,也算是一种储蓄。”
他并没有跟刘岚深入解释这里面的深层考量,只是用她能理解的方式说明。
刘岚对丈夫的决定向来是支持的,虽然心疼钱,但还是点了点头:“当家的,你决定就好。就是……咱们后面的日子得更紧着点了。”她己经开始在心里盘算着如何进一步节省开支。
“没事,熬一熬就过去了。”何方安慰道,“等债券到期,连本带利拿回来,说不定还能给家里添个大件。”他给妻子画了一个看得见的饼。
几天后,街道办举行了简朴而热烈的公宅认购仪式。何方在红榜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认购金额一百五十元,赢得了不少掌声。王主任在总结时,再次点名表扬了他。
这件事,如同一次精心策划的亮相,为何方赢得了“觉悟高、有担当、顾大局”的良好声誉。这声誉,在体制内,是一种无形的资本,能为他遮挡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窥探。
而那张薄薄的、印着国徽的公债凭证,则被他小心翼翼地锁在了办公室的抽屉里。在旁人看来,这或许只是一张完成了政治任务的证明。但在何方眼中,这既是一面树立个人形象的旗帜,也是一颗深埋在正统金融土壤里的、安静等待发芽的种子。
明面上,他积极响应号召,认购国债,行为无可指责;暗地里,他依旧操控着那条隐秘的资金流转链,持续囤积着粮食和硬通货。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这两条看似平行的线,共同构成了他在这个特殊年代,稳健而富有远见的生存与发展策略。这看似简单的一次认购行为,背后蕴含的,是他对时局的精准把握和对自身道路的清晰规划。
(http://www.220book.com/book/XUI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