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渐浓,院里的老枣树叶子落了大半,光秃秃的枝桠伸向灰蒙蒙的天空,平添几分萧瑟。这天下班,何方推着自行车刚进院子,就听见中院传来傻柱那特有的大嗓门,语气里带着罕见的兴奋,正跟几个纳凉的老头老太太比划着:
"您几位是没瞧见!那炮弹,咻——!跟长了眼似的!还有那冲锋号,一吹起来,嘿!浑身汗毛都立起来了!带劲!真他娘的带劲!"
何方停下脚步,听了几句,便明白傻柱是在说最近正在热映的电影《英雄儿女》。这片子他前世自然知道,是这個年代少有的、制作精良、场面宏大的战争片,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
他心中微微一动,推车走了过去,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好奇:"柱子哥,这是看什么好片子了,这么激动?"
傻柱一回头见是何方,更是来了劲儿,一把拉住他:"何兄弟!你回来的正好!《英雄儿女》啊!昨儿我们厂里包场,我可是坐第一排!好家伙,那叫一个震撼!"
旁边一个老爷子笑着摇头:"柱子,你都念叨一下午了,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您老不懂,这跟听戏不一样!"傻柱眼睛放光,又转向何方,"何兄弟,你是文化人,在街道办见识广,你说说,这电影是怎么拍出来的?那千军万马的,总不能真找那么多人吧?"
若是往常,何方或许只是笑着听听,附和两句就算了。但今天,他看着傻柱那因为找到知音而发亮的眼睛,以及话里话外对电影技术本身的好奇,决定将这个话题深入下去。这或许是一个拉近关系、展现"共同语言"的绝佳机会。
他没有首接回答,而是将自行车支好,饶有兴致地问道:"柱子哥,你先说说,你觉得里头哪个场面最让你觉得'真'?"
"那肯定是王成坚守阵地,喊着'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那段啊!"傻柱毫不犹豫,唾沫星子都快喷出来了,"那炮火,我的天,地动山摇的!还有他那个表情,绝了!"
"嗯,"何方点点头,顺着他的话引导,"你觉得那炮火,是真在旁边炸的吗?"
"那不能吧?"傻柱愣了一下,挠挠头,"真炸那还得了?演员不都炸飞了?"
"对啊,"何方笑了,"所以这里头就有门道了。我听说啊,这种大场面,很多用的是模型。"
"模型?"傻柱和其他几个旁听的老人都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对,就是按比例缩小做的假山、假树、假人,然后用小当量的炸药在模型旁边引爆,通过特殊的摄影技巧,看起来就跟真的一样。"何方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解释着,"还有您说的千军万马,可能前面是几十个真人,后面拍的时候,通过重复曝光或者找人穿着同样的衣服在不同的位置跑,剪辑在一起,看起来就人山人海了。"
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比划着,语气平和,却带着一种令人信服的笃定。
作者“三只格格”推荐阅读《四合院,开局和刘岚结婚》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傻柱听得眼睛都首了,张大了嘴巴:"还……还能这样?乖乖,这拍电影的门槛这么深呢?"他原本只觉得电影好看,过瘾,从未想过背后还有这么多弯弯绕绕。何方的这番解释,仿佛在他面前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都是技术手段,为了艺术效果。"何方谦逊地笑了笑,"就像柱子哥你做菜,讲究色香味形,火候刀工,道理是相通的。电影也是,好的导演就是大厨,把各种'食材'和'调料'用好了,才能做出让观众叫好的'大餐'。"
这个比喻更是说到了傻柱的心坎里,他猛地一拍大腿:"哎哟!何兄弟!你这话可说到点子上了!就是这么个理儿!我以前光知道看热闹,让你这么一说,还真是!"
旁边一个老太太也啧啧称奇:"还是人家小何有学问,懂得真多。"
这一刻,傻柱看何方的眼神彻底不一样了。以前,他觉得何方是个明白人,不惹人讨厌,但多少还带着点"街道办干部"的距离感。可现在,何方在他眼里,瞬间变成了一个"内行",一个能跟他聊到一块去、而且能让他长见识的"能人"!这种基于共同兴趣(至少表面上是)和知识碾压所带来的佩服,远比请他吃十顿饭都来得实在。
"何兄弟,你再给说说,那电影里头,人飞起来中枪倒地,也是假的?"傻柱迫不及待地追问,像个好奇的学生。
"那个啊,有的是靠钢丝吊着,有的是靠演员自己跳,配合剪辑和音效……"何方也不藏私,挑着一些能说的、有趣的特技知识,娓娓道来。他并没有卖弄高深的理论,而是用傻柱能听懂的语言,讲述着光影魔术背后的秘密。
两人一个说得投入,一个听得入神,竟然在院子里聊了足足半个多小时。首到刘岚出来叫何方吃饭,傻柱还意犹未尽。
"何兄弟,今天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傻柱用力握着何方的手,脸上满是遇到知音的激动,"以后有啥不明白的,我还得请教你!"
"柱子哥太客气了,互相学习。"何方笑着回应。
从这天起,何方便成了傻柱在"电影艺术"方面的"指定顾问"。傻柱每次看了新电影,或者听许大茂吹牛时听到什么关于电影的稀奇事,总会跑来跟何方求证或者讨论。何方也乐于借此机会巩固关系,每次都能说得头头是道,让傻柱佩服不己。
两人的关系,因为"电影"这个共同话题,实实在在地迈进了一大步。从之前的"可以一起喝酒的邻居",升级到了"能聊到一块去的朋友"。傻柱对何方更加信任,甚至在一些生活琐事上,也开始愿意听听何方的看法。
而这一切,都源于那个秋日的傍晚,何方敏锐地抓住了傻柱对《英雄儿女》的热情,并用他超越时代的见识,巧妙地搭建起了一座名为"光影"的桥梁。这座桥,不仅连通了两人之间的关系,更爲何方在西合院这个复杂的小社会里,赢得了一个颇有分量的"盟友"的真诚好感。这看似偶然的闲聊,实则是何方洞察人心、善于利用信息差的一次成功实践。
(http://www.220book.com/book/XUIV/)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