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五的尸体被草草拖到山谷角落掩埋,血迹被雨水和泥土渐渐覆盖,空气中弥漫的淡淡血腥气却挥之不去。谷内的气氛凝重而压抑,没有人说话,只有粗重的喘息和雨水敲打岩石的声响。
李铮拄着马刀,站在那块染血的巨石旁,目光再次扫过这片绝地。生与死的界限刚刚被重新划定,现在,必须为“生”找到一条可持续的路。
“三叔,清点人数,还有多少能动的,多少口粮。”他的声音打破了沉寂,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李三叔应了一声,立刻行动起来。很快,结果出来了。算上李铮自己,总共五十三人。青壮男子,包括半大的小子,只有十一人。其余皆是老弱妇孺。至于口粮……几乎等于无。几个妇人颤抖着拿出藏得最深的、巴掌大的麸糠饼子,还有一小袋刮下来的树皮粉。
绝望再次浮现在众人脸上。打退了溃兵又如何?饥饿和寒冷,是比刀剑更残忍的敌人。
李铮沉默着,走到山谷内侧的小溪边。溪水浑浊,带着泥土的黄色。他蹲下身,仔细观察着溪流两岸。突然,他的目光定格在泥泞的岸边几处模糊的印记上。那不是人的脚印,更像是……蹄印?夹杂着一些散落的、未被雨水完全冲走的颗粒状粪便。
他伸出手指,捻起一点粪便,凑近闻了闻,又仔细观察了一下那些蹄印的大小和深浅。
“三叔,你来看。”李铮招呼道。
李三叔凑过来,疑惑地看着那些印记。
“这是……羊粪?还有蹄印,像是山羊的。”李三叔毕竟是山里人,辨认这些比李铮在行。
“没错。”李铮眼中闪过一丝锐芒,“而且是不久前留下的。数量不多,可能只有几只。”他站起身,沿着溪流向上游望去,目光似乎要穿透雨幕和层叠的土丘。“这附近,很可能有野羊群活动,或者……有我们没发现的,能藏身和生存的地方。”
这个消息,像是一点火星,落入了干涸的草原。所有人的眼睛都亮了起来。羊!意味着肉,意味着皮毛,意味着活下去的希望!
“可是……铮娃子,这兵荒马乱的,野羊也精得很,不好抓啊。而且,就凭我们……”李三叔兴奋之余,又感到无力。他们连弓都没有一张,怎么猎羊?
“事在人为。”李铮简短地说了一句。他没有解释,猎杀的手段在他脑子里有无数种,现在最关键的是找到目标,并评估风险。
他走回人群中央,看着那一张张重新燃起希冀的脸,知道士气可用。但他更需要让这些人明白,他们为何而战,为何必须团结在他周围。
他缓缓举起手中的马刀,刀身上的泥水混合着尚未擦净的血迹,在灰暗的天光下泛着冷冽的光。
“乡亲们。”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们刚刚杀了溃兵,抢了这把刀。从那一刻起,我们就不再是任人宰割的流民了。在那些兵匪眼里,我们是需要剿灭的‘匪’,在那些高高在上的节度使眼里,我们是可以随意践踏的草芥。”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李三叔、陈老郎中,以及那几个刚刚参与了搏杀的后生。
“想活下去,我们就得抱成团,就得有自己的规矩,有自己的力量!不能再像以前那样,一盘散沙,听天由命!”
他的话,像锤子一样敲在每个人心上。是啊,刚才若不是铮娃子带头,若不是大家最后听了他的命令,现在谷地里恐怕己经是尸横遍野。
“可是……铮哥儿,我们……我们凭什么啊?”一个刚才扔石头很卖力的后生,忍不住问道,他脸上还带着搏命后的潮红和一丝迷茫。
李铮看着他,又看向其他人,缓缓说道:“就凭我们不想死!就凭我们想活下去!就凭我们手里,现在有了刀!”
他扬了扬手中的马刀,继续道:“而且,别忘了,我们姓什么!”
他目光转向一首沉默地坐在岩石上,裹着破旧单衣的李云娘。根据融合的记忆,这位姐姐,似乎知道一些关于家族渊源的事情,也是原主记忆中除了父母姐姐外,最为珍视的亲人。
“云娘。”李铮看向她,“阿爷在世时,是不是常说起,我们陇西李氏的这一支,祖上也曾阔过?”
李云娘抬起头,苍白的脸上露出一丝追忆和苦涩。她看了看弟弟,又看了看周围疑惑的乡亲,轻轻点了点头,声音微弱却清晰:“阿爷说过……我们这一支,是西汉飞将军李广的后裔,到了前朝隋末,祖上也曾随……随太武皇帝(李渊)起兵晋阳,立过功勋的。只是后来家族败落,才迁回这陇西故地,成了农户……”
飞将军李广!太武皇帝李渊!
这两个名字,如同惊雷一般在山谷中炸响!所有村民,包括李三叔和陈老郎中,都瞪大了眼睛,难以置信地看着李云娘,又看看李铮。
他们知道村里姓李的多,也知道似乎祖上有点来历,却从未想过,来历如此惊人!那是流淌着皇族血液,出过千古名将的家族啊!
虽然如今落魄至此,与皇族天差地别,但这血脉,这名头,在这讲究出身门第的时代,依然有着无与伦比的冲击力!
李铮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需要一面旗帜,一个能凝聚人心,赋予他们某种“正当性”和自豪感的象征。还有什么比“李唐宗室之后”(哪怕是远支)、“名将血脉”更好的借口?
他上前一步,站在姐姐身边,目光灼灼地扫视众人,声音陡然提高:“你们都听到了!我们身上,流着的是名将和帝族的血!这大唐天下,本就有我们先祖的一份!如今社稷倾颓,藩镇作乱,民不聊生,正是我李氏子孙,挺身而出,匡扶天下,庇护乡梓之时!”
他举起马刀,首指苍天,声音铿锵,带着一种与他年龄和虚弱身体不符的磅礴气势:“从今日起,我们不再是无根的浮萍!这里,就是我们的根基!我们不仅要活下去,还要活得像个人!让那些视我们如草芥的藩镇看看,陇西李家的骨头,还没断!血,还没冷!”
这一番话,如同烈酒,烧得每个人心头滚烫!尤其是那些李姓的村民,更是激动得浑身发抖。他们不再是卑贱的、随时可能死去的流民,他们是高贵的、负有使命的李氏子孙!
就连外姓的村民,也被这股气势所感染。跟着一位有如此显赫出身(哪怕是曾经的)的首领,总比漫无目的地逃亡要强!
李三叔第一个反应过来,他猛地将手中的柴刀顿在地上,单膝跪地,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嘶哑:“我李三!愿追随铮哥儿!重整家业,在这乱世,杀出一条活路!”
“愿追随铮哥儿!”
“跟着铮哥儿干!”
另外几个参与了搏杀的后生也热血上涌,纷纷跪倒在地。紧接着,越来越多的男人,甚至一些妇人,都激动地表示愿意听从李铮的号令。
陈老郎中抚着胡须,浑浊的老眼里也闪动着光芒,喃喃道:“名将之后,临危不乱……或许,真是天不亡我李氏一脉……”
李铮看着眼前群情激昂的场面,心中稍稍安定。第一步,凝聚人心,算是初步达成了。用血与火验证了勇气,用生存的希望激发了动力,再用辉煌的家史赋予了精神内核和凝聚力。
他伸手,将李三叔扶起,沉声道:“好!既然大家信我,我李铮在此立誓,必带领大家,在这乱世觅得一线生机,让我陇西李氏,不再任人欺凌!”
他目光再次投向溪流的上游,那里,可能有他们急需的食物。
“现在,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肚子问题。三叔,挑三个手脚利索的,带上家伙,跟我沿着溪流往上走,去找那群羊!”
血泪交织的家史,成为了他们团结的号角。而接下来,将是更为残酷,也更为实际的生存之战。
念尘兮说:欢迎到顶点小说220book.com阅读本书!(http://www.220book.com/book/XVHE/)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