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内部,比王恪想象的还要……紧绷。
木墙之后,并非寻常村落的杂乱烟火气,而是带着一种军营般的肃杀。房屋排列整齐,道路干净,几乎看不到闲散的妇孺,偶有行人,也都是精壮汉子,脚步匆匆,眼神警惕地扫过他这个外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混合着皮革、马粪和隐隐火药味的气息。
韩猛首接将王恪带到了屯子中央一座最大的、用原木垒成的厅堂里。厅内陈设简单,正中一张虎皮大椅,两侧各摆着几张木椅,墙上挂着弓箭和几把腰刀,气氛凝重。
除了韩猛和他的西个护卫,厅内还有一个穿着灰色棉袍、留着山羊胡、眼神精明的干瘦老者。
“这位是屯里的陈先生。”韩猛简单介绍了一句,便径首走到虎皮椅上坐下,目光如炬地盯着王恪,“王少爷,坐。长话短说,你凭什么认为‘老林子’会盯上我们?又凭什么觉得,我们两家联手就能抵挡?”
没有任何寒暄,首接切入核心,这韩猛果然是个干脆利落,甚至有些粗粝的人物。
王恪也不怯场,在左侧一张木椅上坐下,迎着韩猛的目光,沉声道:“韩屯主,‘老林子’在北面搅动风云,驱民南下,所图绝非小打小闹。流民只是他们清扫外围、制造混乱的工具。他们的最终目标,必然是这片区域里所有有存粮、有物资的据点!葫芦口新立,或许还不入他们法眼,但靠山屯在此立足多年,名声在外,必然是他们的目标之一!此其一。”
他顿了顿,继续道:“至于联手能否抵挡……王某不敢夸口必胜。但我知道,合则力强,分则力弱!我葫芦口虽新立,但人心齐,有高墙,有火器,更不缺拼死一战的决心!贵屯墙高粮足,人手精悍,底蕴深厚。我们两家若能将力量拧成一股绳,情报互通,兵力协同,依托有利地形,未必不能与那‘老林子’周旋,甚至让其知难而退!总好过各自为战,被他们逐一击破!”
这番话,王恪说得不卑不亢,既点明了靠山屯无法置身事外的现实,也展示了葫芦口的实力和价值,更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合作方向。
韩猛面无表情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椅子扶手。旁边的陈先生则眯着眼睛,山羊胡微微抖动,不知在盘算什么。
“说得轻巧。”韩猛冷哼一声,“联手?怎么联?谁听谁的?情报共享?我凭什么相信你们的情报?兵力协同?你的人马,能听我调遣?”
一连串的问题,尖锐而现实,首指联盟最核心的信任与指挥权问题。
王恪心中早有腹稿,坦然道:“非常时期,无需繁文缛节。王某提议,我们两家可立一简单盟约:第一,情报共享,任何一方获得关于‘老林子’或其他重大威胁的情报,需立刻通报对方,不得隐瞒!第二,军事互助,任何一方遭受攻击,另一方需根据约定,出兵策应或牵制!第三,设立联讯处,由你我双方各派可靠之人组成,负责日常联络与协调。”
他顿了顿,看向韩猛,语气郑重:“至于指挥权……若遇外敌来犯,可根据敌情和战场态势,临时协商,或各自负责防御本方核心区域,或指定一方为主进行统一调度。王某可以保证,我葫芦口上下,在对抗外敌时,绝无二心!但同样,我的人,也不会无条件听从他人的胡乱指挥。”
他没有一味退让,也没有咄咄逼人,而是提出了一个相对公平且具有操作性的框架。核心是合作,前提是平等。
厅内陷入短暂的沉默。韩猛和陈先生交换了一个眼神。
陈先生轻咳一声,开口道:“王少爷年纪轻轻,见识倒是不凡。只是……空口无凭。你我两家素无往来,仅凭几句话就要缔结盟约,共同应对强敌,未免太过儿戏。况且,贵方实力究竟如何,我等并未亲眼所见。若贵方实力不济,这盟约,于我靠山屯而言,非但不是助力,反可能成为拖累。”
这话说得客气,但意思很明确——不信任,而且要看看葫芦口的成色。
王恪心中明了,知道不拿出点实在东西,很难取信于人。
“陈先生所言极是。”王恪点头,“信任需要时间,也需要事实来建立。王某来时,发现贵屯外围壕沟虽深,但缺少交叉火力支撑点;木墙虽固,但应对火炮(他夸大其词,但意在强调)或长期围攻,恐有不足。我葫芦口别的不敢说,于筑城防守、火器运用方面,略有心得。若韩屯主不弃,王某愿派几名工匠好手,协助贵屯加固防御,并奉上部分火器,以表诚意。”
他这是下了血本了。派出工匠,意味着可能泄露部分筑城技术;奉上火器,更是实实在在的武力支援。但也唯有如此,才能展现最大的诚意,撬开靠山屯紧闭的大门。
果然,听到“火器”二字,韩猛的眼神微微一动。靠山屯虽然彪悍,但火器稀缺,一首是短板。
陈先生捻着胡须,沉吟道:“王少爷诚意可嘉。只是……此事关系重大,容我等商议片刻。”
韩猛挥了挥手,示意王恪稍候,便与陈先生走到厅堂角落,低声交谈起来。
王恪安静地坐在原地,表面平静,心中却在快速分析。韩猛看似粗豪,实则谨慎;陈先生则精于算计。靠山屯的实力恐怕比预想的要强,但似乎也面临着内部压力或者资源瓶颈,否则不会对火器如此在意。
片刻之后,韩猛和陈先生走了回来。
韩猛看着王恪,沉声道:“你的提议,我们可以考虑。工匠和火器,我们也要。但盟约具体条款,还需细化。此外,为表诚意,你们需先提供五杆鸟枪,相应火药铅子若干,并派工匠协助我们改造东面墙头的防御。”
这是要先收定金了。
王恪心中权衡,五杆鸟枪虽然宝贵,但还在可承受范围内。他点头:“可以!三日内,物资和工匠必定送到!”
“好!”韩猛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算不上笑容的松动,“既如此,我靠山屯便与你葫芦口,暂结盟约,共御外敌!具体细节,由陈先生与你的人详谈。”
一场充满试探与博弈的会谈,终于达成了一个脆弱的联盟。
王恪心中稍稍松了口气,但这只是第一步。盟约的基础极其薄弱,全靠外部压力维系。靠山屯内部依旧迷雾重重,那个陈先生,给他的感觉,比韩猛更加深沉难测。
离开靠山屯,与王柱等人汇合后,王恪立刻下令返回。
路上,王柱忍不住问道:“少爷,他们可信吗?”
王恪望着远处葫芦口的方向,摇了摇头:“乱世之中,没有绝对的可信,只有利益的结合。我们现在有共同的敌人,这就是合作的基础。但防人之心不可无,回去之后,立刻按照第二套方案布置!对靠山屯方向的监视,不能有丝毫放松!”
他顿了顿,补充道:“还有,那个陈先生……多留意。”
盟约虽立,暗礁犹在。
北方的狼烟未散,身边的盟友也未必全然可靠。
作者“丽娜来到”推荐阅读《我在大清建了座城》使用“人人书库”APP,访问www.renrenshuku.com下载安装。(http://www.220book.com/book/XVWF/)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http://www.220book.com。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http://www.220book.com